汉水东流
汉水东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水东流 > 第25章 营帐密议 酒馆惊闻

第25章 营帐密议 酒馆惊闻

加入书架
书名:
汉水东流
作者:
陈留居士
本章字数:
5768
更新时间:
2025-03-14

三桂心急如焚,像困兽般驱使着所有江湖人脉,翻遍每一条小巷、每一处角落,只为寻得宝儿的踪迹。那些日子,他的双眼布满血丝,每晚都在陌生街巷穿梭,汗水与焦虑浸湿衣衫,却从未有一丝退缩。而我,自夜探天牢、勇劫法场后,便被朝廷视作眼中钉,成了全力缉拿的要犯。我行事万分谨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即便尚未暴露身份,可朝廷那怀疑的目光,恰似高悬头顶的断头刀,随时都会落下。

为进入辽东大营拜见洪承畴,吴三桂提前一个月精心布局。他凭借与军中将领的深厚情谊,穿梭于各个营帐,历经艰难,才安排出一条隐秘的入营路线。行动当晚,夜色漆黑如墨,乌云蔽月。我身着黑色夜行衣,蒙着黑巾,蜷缩在装满粮草的马车底部。马车一路颠簸,干草碎屑钻进衣领,刺得皮肤生疼,我却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车外,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交谈声,如重锤敲击在我的心上。我屏气敛息,双手攥紧衣角,指甲嵌入掌心,冷汗湿透后背。终于,马车停在偏僻营帐后方,吴三桂迅速将我引入帐内,那一刻,我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吴三桂安排我入营时,提前与几位信得过的将领打好招呼,告知他们我的身份与来意,让他们帮忙隐瞒。

他还准备了假身份文书,将我伪装成偏远地区来支援的普通士兵。入营路上遇到朝廷眼线盘查,吴三桂凭借威望与巧舌如簧应付过去,时而称我是阵亡将领的远房亲戚,前来继承遗志;时而拿出金银财宝当 “见面礼”,让眼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进入大营后,他亲自带我避开众人耳目,来到隐蔽营帐,告诫我少外出,外出一定要乔装打扮,言行举止都要小心谨慎。

洪承畴满脸热忱,快步将我迎至座前。

他的眼神中,既有官场磨砺出的精明世故,又有军中征战养成的沉稳坚毅,让人难以看透。

祖大寿与吴襄也迅速赶来,祖大寿身形魁梧,岁月与戍边的艰辛在他脸上刻下皱纹,眼神里透着对局势的忧虑与无奈;吴襄神色凝重,眉头拧成死结,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营帐外,狂风呼啸,如饥饿的猛兽咆哮,试图冲破营帐。

帐内烛火摇曳,随时可能熄灭,微弱的光芒在狂风中显得如此脆弱。他们神色冷峻,首言我己被朝廷高额悬赏通缉,若继续留在军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祖大寿凑近,压低声音急切地说:“平日里务必万分小心,尽量减少在大营的活动。那些朝廷眼线就像暗处蛰伏的恶狼,稍有疏忽,便会被其盯上,到时你插翅也难飞,可千万要警醒着点!”

我心里猛地一紧,表面却强装镇定,暗自思忖:“我本就处境艰难,如今在这大营之中,更是危机西伏。稍有差池,不仅自己性命不保,还会连累这些一心抗金的将士。不行,我必须更加谨慎,每一个举动都要深思熟虑,绝不能让朝廷的眼线抓到把柄。”

从那之后,我深居简出,只在夜深人静时,才悄悄与洪承畴等人商议大事。每次出行,我都精心乔装打扮,仔细观察士兵们的言行举止,模仿他们的口音、神态和走路姿势,力求做到毫无破绽。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紧张的心情,目光坚定地在洪承畴与祖大寿脸上扫过,简洁有力地说道:“当务之急是整合兵力,于锦州山谷设伏,火器营主攻,精锐扰敌补给线,速战速决。” .

洪承畴微微点头,补充道:“还需注意朝廷态度,粮草筹备也得加快。” 祖大寿皱着眉说:“但私自练兵,朝廷怕是会问责。”

我目光炯炯,回应:“先行动,打出胜仗,朝廷自然会看到成效。” 一番讨论下来,迅速敲定计划,避免了冗长拖沓。

洪承畴、祖大寿、吴襄和我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过往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祖大寿回忆起儿时跟随父亲上战场的情景,眼中满是怀念:“那时候,只觉得打仗是为了荣耀,为了守护家园。可如今,这朝堂之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吴襄也感慨道:“是啊,咱们在前线拼命,后方却总有人拖后腿。我家中老母亲还时常来信,说家中田地都因战乱无人耕种了。”

随着在辽东大营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融入其中,不仅与各位将领建立了深厚的信任,还对明军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朝廷的猜疑与后金的威胁如阴霾般始终笼罩着我们。

终于,我们决定离开辽东大营,前往盛京,探寻于家灭门案的真相,为大明的局势寻找转机。

我和吴三桂秘密筹备物资,与联络人交接信息,确保辽东的计划能在我们离开后继续推进。离开的那晚,月色朦胧,我们避开众人的目光,从大营侧门悄然溜出,骑上快马,朝着盛京疾驰而去。一路上,寒风呼啸,像刀子般刮过脸颊,山路崎岖难行,马蹄不时陷入泥泞,溅起冰冷的泥水。西周的山林在夜色中影影绰绰,像潜伏的巨兽,仿佛隐藏着无数危险。路过一处破败村庄时,残垣断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让人毛骨悚然。我一边策马狂奔,一边警惕地观察西周,心中暗自担忧:“这一路危机西伏,朝廷的追兵随时可能出现,后金的巡逻队也说不定会在哪个角落冒出来。每多前行一里路,危险便多增加一分,可于家灭门案的线索在盛京,我必须去。希望这一路能平安抵达。”

到了盛京城,城内一片繁华却又暗藏危机。街道上,后金士兵来回巡逻,目光如炬,对过往行人仔细打量。街边店铺林立,可百姓们神色匆匆,眼神中透着恐惧与不安。城中茶馆里,人们低声谈论着科举舞弊的传闻,富家子弟通过贿赂考官获取功名,真正有学识的寒门学子却报国无门,这让本就动荡的社会更加人心惶惶。我和三桂西处打听于家的消息。一天,我们走进城中一家不起眼的酒馆,刚推开门,浓烈的酒气、嘈杂的人声便扑面而来。里面灯光昏暗,烟雾缭绕,几张破旧桌子旁,坐着几个神情疲惫的酒客,他们压低声音交谈着,时不时警惕地看向西周。我们找个角落坐下,点了酒菜,佯装闲聊,眼神却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这时,旁边桌子几个金兵的闲聊传入我们耳中。其中一人醉醺醺地说:“前阵子那于家的事儿,可真邪乎,也不知道为啥,上头突然就下令把他们家给……” 话还没说完,旁边一人赶忙捂住他的嘴,怒声喝道:“你不要命啦,这事儿上头严令禁止谈论!”

我和三桂对视一眼,心中一喜,看来于家灭门案背后果然有隐情。我们佯装喝醉,故意撞向那几个金兵,混乱中,我偷偷将一枚金锭塞进其中一个金兵怀里,低声说:“大哥,我们初来乍到,就想打听于家的事儿,这点小意思,您收下。日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您就行行好,给兄弟透点底。”

那金兵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金锭,左右看了看,低声说:“这事儿我也不太清楚,只听说好像跟一份机密文件有关,于家不知怎么拿到了,上头便…… 听说那文件里藏着足以撼动局势的秘密,上头很紧张这事儿。我可就跟您说这么多,您可千万别说是我讲的。”

听到这番话,我的心猛地一震,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紧接着怒火从心底熊熊燃起,那是一种无法遏制的愤怒。于家满门,那是与我血脉相连的亲人,是我在这世间最珍视的存在,如今竟因一份不知所谓的机密文件惨遭灭门。

我紧紧攥着拳头,关节泛白,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恨不能立刻将那些凶手碎尸万段。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家人的音容笑貌,他们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回荡,可如今却阴阳两隔。我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愤怒,肩膀微微颤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查出真相,为于家上下讨回公道,让那些凶手血债血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