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
小时候,家境贫寒,一盏如豆的油灯,是我和母亲在漫漫黑夜里的温暖依托。那昏黄的火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却始终坚定地散发着微光,照亮我们那间破旧却充满温情的小屋。
母亲常在这盏油灯下为我缝补衣服。她粗糙的双手,捏着细细的针线,一针一线,在破旧布料间穿梭。灯光映照着她专注的神情,额前几缕白发格外刺眼。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发誓,等长大后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记得有一回,学校组织绘画比赛,老师要求用彩色画笔完成作品。可家里哪有彩色画笔?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母亲见我失落,关切询问。我道出缘由,母亲沉默片刻后说:“孩子,别难过,妈有办法。”
晚上,等我睡熟,母亲借着油灯微光开始“创作”。她找来彩色碎布头,用剪刀剪成各种形状,再用针线缝在硬纸板上。那一夜,油灯长明,母亲的身影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随着她的动作不停晃动,似在跳一支无声的舞蹈。
次日清晨,我醒来看到书桌上精美的“布画”,泪水夺眶而出。母亲用智慧和双手为我解决难题,让我能自信参赛。
母亲为供我上学,每日都去田里劳作。家中几亩薄田,是全家生活的依靠。无论严寒酷暑,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身,扛着农具走向田间。
一个夏日午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放学回家路过自家田地,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穿着破旧雨衣,在雨中忙碌除草。雨水顺着她的脸颊流淌,湿透衣衫。
我大声呼喊:“妈,别干了,快回家!”母亲抬头看见我,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你先回去,妈把这点草除完就回。这雨下得急,草长得快,不除掉庄稼就长不好。”
我心疼地望着母亲,却无能为力。雨幕中,母亲的背影瘦小却坚强。她用瘦弱身躯为我撑起一片天,让我能安心坐在教室学习。
母亲为多挣些钱供我读书,农闲时会去附近工厂打零工。那是家制衣厂,工作环境不佳,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刺鼻的布料味。母亲每天在那工作十几个小时,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
有一次,母亲工作时不小心被机器划破手指,鲜血首流。她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工作。看到她缠着绷带的手指,我的心像被撕裂般疼痛。母亲却笑着说:“没事,孩子,不疼。这点伤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妈再苦再累也值得。”
随着我渐渐长大,学业愈发繁忙,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家总是匆匆,还没来得及和母亲好好说说话,又要赶回学校。
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在大学里,我被外面的精彩世界吸引,忙着参加社团活动、交朋友,忽略了远方母亲对我的思念。每次母亲打电话,我总是说几句就匆匆挂断,说自己很忙。
首到那天,我接到家里电话,说母亲病得很重。我心急如焚地赶回家,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心像被重重击中。曾经坚强的母亲,此刻如此虚弱,脸色苍白,眼神黯淡。
我守在母亲病床前,拉着她的手,轻声说:“妈,你会好起来的,等你好了,我天天陪着你。”母亲微微点头,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
然而,命运残酷,母亲病情日益严重,最终还是离我而去。那一刻,我的世界崩塌。我才意识到,再也没有机会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母亲走后,我常在深夜醒来,回忆和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此刻如电影般在脑海不断放映。我多希望时间倒流,能再为母亲做一顿饭、捶一次背、听她唠叨几句。
如今,母亲虽己离去,但她的爱永远留在我心中。每当遇到困难想放弃,就会想起母亲在雨中劳作的背影、她粗糙却温暖的双手、为我付出的一切。
母亲的爱,如那盏油灯,虽微弱却照亮我前行的路;如雨中的背影,虽瘦小却无比坚强,为我遮风挡雨。我深知,母亲的爱是我一生都报答不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下的母亲,何尝不是如此?她们含辛茹苦,默默付出,用爱为子女撑起一片天。她们不图回报,只盼子女健康快乐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像母亲一样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一生诠释母爱的真谛。岁月侵蚀下,她们渐渐老去,但爱永远年轻、温暖。
愿天下子女都能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在母亲有生之年多尽孝心,别等失去才追悔莫及。因为母亲的爱,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一旦失去,再难挽回。
每当仰望星空,我仿佛看到母亲在云端微笑着看我。我知道,母亲一首都在我身边,她的爱,将永远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