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的岐州王府,赵王府邸飘出诡异的药香。李福蜷缩在鎏金轮椅上,双眼浑浊无神, 口水顺着嘴角滴落在绣着金线的衣袍上。侍婢们私下议论:"王爷怕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然而深夜的密室里,这位"痴傻王爷"却猛然睁眼,指尖缠绕着泛着幽蓝的蛊虫——他用十年时间,将自己淬炼成了最致命的武器。
第一章 金笼毒雏:被蛊虫吞噬的少年岁月
贞观七年的掖庭宫,五岁的李福突然在宴席上发疯,掀翻了满桌珍馐。李世民皱着眉头命人将他拖走,却没注意到孩子脖颈后若隐若现的红斑。当夜,贴身太监偷偷往他的安神汤里倒入墨绿色粉末:"小主人莫怪,这是保您命的药..."
随着年岁增长,李福的痴傻愈发严重。他会突然在王府花园里啃食花瓣,也会对着空气喃喃自语。唯有负责熬药的老仆知晓真相——每日清晨,少年都会藏起半块掺着蛊虫幼虫的面饼,在无人处生吞。"蛊虫认主需要鲜血喂养..."他舔掉嘴角的残渣,眼神闪过一丝不属于痴儿的阴鸷。
第二章 双面迷局:白天疯癫夜里嗜血的暗面人生
成年就藩岐州后,李福将王府改建成巨大的蛊窟。白天,他坐着轮椅在街市撒钱,任由孩童们笑闹着扯他的胡须;夜晚,他戴着青铜面具潜入暗巷,用蛊虫操控恶徒自相残杀。"看到了吗?"他对跪在地上的江湖术士冷笑,指尖的蛊虫正钻入对方耳道,"这就是背叛本王的下场。"
最骇人听闻的是他的"活蛊池"。数十名囚犯被铁链锁在药池里,池水不断注入各种毒虫。李福手持银勺舀起泛着泡沫的毒水:"等你们骨肉尽化,就能炼出天下至毒的'千蛊王'。"池中的惨叫与他哼唱的童谣交织,在王府上空回荡。
第三章 血色真相:藏在疯癫表象下的惊天阴谋
显庆元年,太医令奉旨为李福诊治。掀开衣袖的瞬间,他瞳孔骤缩——少年手臂布满密密麻麻的蛊虫咬痕,却没有任何溃烂迹象。"王爷这是...以身为炉鼎?"太医令话音未落,李福突然掐住他的咽喉:"终于有人发现了。"
密室中,李福扯开衣领,心口盘踞着碗口大的血色蛊虫:"当年父皇以为我被蛊虫毁了心智,却不知从吃下第一只幼虫开始,我就在等这一天。"他将染血的诏书甩在案上,上面赫然写着当年构陷他的罪臣名单。
第西章 逆命终章:以毒攻毒的惨烈救赎
永徽五年,朝廷派人宣召李福回京。临行前,他将王府付之一炬,蛊虫漫天飞舞如同血色晚霞。太极殿上,面对满朝惊愕的目光,他猛然扯开衣襟,心口的蛊虫发出刺耳的嘶鸣:"诸位以为我是痴儿?"他的目光扫过曾经参与陷害他的大臣,"现在,该算总账了。"
一场蛊毒引发的混乱在皇宫蔓延,李福却独自走向玄武门。当禁军的长枪刺来,他张开双臂迎上,嘴角露出解脱的笑:"我这一生,既是蛊虫的囚徒,也是操控人心的蛊王..."血色浸染了他的衣袍,而他心口的千蛊王,正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此后,长安流传着诡异的传说:每逢雷雨夜,玄武门上空会浮现少年狂笑的虚影,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蛊虫嗡鸣。而史官笔下,赵王李福的记载永远停留在"疯癫而亡",却无人知晓,那个被权力与蛊毒扭曲的灵魂,曾以最惨烈的方式,向命运发起了最后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