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能瞬间恢复精神且没有副作用的丹药,”999号疯狂找补,“杳杳要不要......”
姜杳目光幽幽地打断了它的话,“这和睡到自然醒能一样吗?”
999号无言以对。
云承一高的校服裤子和短袖都呈藏蓝色,侧边绣着两条白杠。
可就是这样极其普通的装扮,愈发衬得姜杳肤色清透,如瓷器般细腻。
洒落肩头的阳光,拂起发丝的微风,无一不是少女纯真灵动的最佳载体。
“等等,拿着这个。”
见姜杳叼着块牛奶吐司往公交车站那边走,姜书浅连忙在身旁的水果摊上,挑了盒最大最红的草莓塞到了她手里。
“和同学一起分着吃。”姜书浅笑道。
“好。”姜杳乖乖应了句。
目送女儿上车后,姜书浅才继续手里的活儿,她疑惑地喃喃道:“难道是和小舟吵架了?以前不都是......”
“姜阿姨,杳杳还没吃完早餐吗?”
清润低醇的声线打断了姜书浅的话。
她抬头看去,眼底倒映着男生身姿笔挺、宛如青松的身影。
“嗯,杳杳刚坐公交去学校了。”
“......好。”
单车穿行而过,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影落在黑色的碎发,校服衬衫被风漾出好看的褶皱。
很快,少年便消失在了巷口。
——————
操场换了新的草皮,和绛红色的跑道撞在一起形成明亮的视觉冲击。
姜杳随着人流进入校园,根据999号的指引成功找到了高三一班。
讲台旁坐着一位地中海发型的小老头,正埋头批改卷纸,应该就是班主任老秦了。
班级里的走读生不算多,所以姜杳就算走的是后门,也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视线。
“杳杳!”
第三排,一个圆脸女孩扭过头来,小小声地喊道。
姜杳抿抿唇,快步走到女孩身边,在窗边的位置上落座。
“她叫......钟橙。”999号翻了下光屏上的剧本,“出场次数不多的小配角,只提到是原主高中三年的好朋友。”
“哇,今天是草莓!”
钟橙注意到了姜杳手里的塑料盒,滴溜圆的眸子瞬间就亮了起来。
好,一眼鉴定为同款吃货。
姜杳把水果盒摆在两人书桌中间,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
钟橙匆匆把一块从食堂带回来的、还冒着热气的桂花糖糕塞给了姜杳,翘着嘴角捏了一枚个头圆润的草莓放进了嘴里。
“呐。”
想起姜妈妈的嘱咐,姜杳一边啃桂花糕,一边也把草莓分给了前后桌。
“谢谢。”
“好杳宝,中午去超市给你带巧克力。”
“先别说巧克力了,你数学作业写了没,第二节就是灭绝师太的课了,快给我借鉴借鉴。”
“写了,给你给你......诶?杳杳,班长今天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后桌短头发女生利落的把作业甩给同桌后,好奇地问道。
班长?
“陈淮舟。”999号开口道,“嗯......是你青梅竹马的隔壁邻居,配角中的配角。”
“我这里只提到陈淮舟毕业后考入了全国排名第一的Z大数学系。”
“比起谢郁川这匹半路闯出来的黑马,陈淮舟称得上是稳扎稳打了。”
姜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神后刚要说些什么,短发女生就扬了扬下巴,“呐,我们形单影只的大班长来了。”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姜杳身形一顿。
少年发色黑得纯粹,眼眸很亮,眉梢有一颗小红痣。
校服规矩得被他穿在身上,外套袖口微微卷起,露出冷白的皮肤。
哪怕面无表情地走进教室,这样清冷俊美的面容也依然吸引了不少女孩子的关注。
但无一例外的,她们的眼神最后都会落在姜杳身上。
除了陈淮舟的小青梅,没人能让这位高冷学神的情绪产生任何变化——该规律由同学们用整整两年的时间验证所得。
可惜郎有情妾无意。
几乎整个班都知道,某人满眼都是好像别人欠了他八百万的校霸谢郁川......
姜杳发呆的功夫,只觉得他好像看了自己一眼就走到了倒数第一排的位置上。
陈淮舟个子高,所以和她隔得有点远。
“999,你有没有觉得他有点眼熟......”姜杳眉头轻蹙。
兔子挠了挠后脑勺,“并没有。这个帅哥清冷挂的长相还是很独树一帜的吧。”
“好吧。”
姜杳说不清那种熟悉感从何而来,只好放弃刨根问底。
钟橙小仓鼠一样往嘴里塞零食,看了看后排己经在低头做试卷的陈淮舟,又看了看身旁不知道发什么呆的好姐妹,发出了灵魂一问:“咋,你和童养夫吵架啦?”
“咳...咳咳......什么?”
姜杳一口气没喘上来咳了好几声。
与此同时,陈淮舟的目光瞬间就锁定了过来。
少年轻轻皱眉,刚要起身,耳畔就传来了清脆悦耳的上课铃。
班主任老秦慢悠悠地瞥了讲台下的小脑袋们一眼,整理好手边的书本,便道:“上节课讲到哪了?”
大家回答得稀稀拉拉:“冲刺考.....第三张卷子...讲到第二道阅读......”
老秦点点头,伴随着试卷哗啦啦的翻阅声,口若悬河地启动了催眠大法。
他语调波澜不惊,讲解风格也比较轻松,以至于刚过了二十分钟,钟橙就合上眼皮魂游天外了。
从没在学校上过课的姜杳倒是新奇,又或许是那颗一点即通丹药的加持,她听得神清气爽、津津有味。
“那么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完全可以推断作者的用意了...”
老秦语气顿了下,精准的从一堆迷蒙的视线里找到了姜杳亮晶晶的眼睛。
“姜杳,你来回答一下。”
话音刚落,正在会周公的钟橙就下意识激灵了一下,紧接着她余光就看到自家小同桌站了起来,叽里咕噜的说道——
“这句话将炼狱的灰暗与天堂的光亮对比...突出了作者经历苦难之后.....以及他对命运的不屈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