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 第12章 系统增幅十八香

第12章 系统增幅十八香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作者:
王家有子是条龙
本章字数:
4558
更新时间:
2025-04-18

第二天清晨,到自留地准备育红薯苗,现在天渐渐冷了,实在不是好时机,但耽误一时就会耽误一季,那可是要命的。

清晨的雾气像一层薄纱笼罩着柳树湾村,秦宇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哈出一口白气。

十一月的晨风己经带着刺骨的寒意,他蹲在自留地边上,看着刚整理出来的两平方米苗床。

示范田准备用一分地,苗床两平方就足够了,找了点锯末和鸡粪做基质,红薯倒不缺。

秦宇从家里挑出两筐红薯,一个个挑选着。和柳芳菲两人一起将混合好的基质铺在苗床上。

"头朝上,间距要均匀。"

柳芳菲指点着,

"我以前在生产队,帮忙育过上百亩的红薯苗。"

“粗活还是我来干吧。”

秦宇阻止了她,他估计只有自己亲自干,才能获得系统增幅。

秦宇按照系统的指导,将红薯整齐排列。他的动作很小心,仿佛这些红薯是他全部的希望。

红薯挨个头朝上排好,浇上水,蒙上地膜,接着只有等待,急不来的。

系统虽然可以作弊,毕竟不能逆天,想过个老婆孩子热炕头咋这么难呢?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更是一个梦吧。

必须尽快赚取第一桶金,秦宇暗自握紧了拳头。

赚快钱这件事还是要着落小龙虾,最终也就是调料上,在这个经济发展逐步复苏的特殊时期,生活在中原小村的秦宇敏锐地察觉到了第一个商机——制作十三香。

家人都去上工了,秦宇在小智的指导下,对香料有了浓厚兴趣和了解。

他用心学习各种香料知识,对各种香料的特性、搭配很快了如指掌。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从未停止的年代,秦宇坚信,自己精心调配的十三香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他先是在家里的小厨房里,开始了最初的试验。从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多种常见香料入手,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搭配研磨。

每一次调配,他都亲自尝试味道,反复调整配方。

制作工艺也是关键。秦宇深知,只有保证香料研磨的细腻程度和混合的均匀度,才能让十三香的味道始终如一。

秦宇准备了简单的研磨设备,在自家小院里忙碌着。从香料的筛选,到研磨、混合,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丝毫不敢马虎。

秦宇将研磨好的香料粉末倒入小石臼,开始新一轮的混合。石杵与臼壁摩擦发出规律的"咯吱"声,在寂静的小院里格外清晰。

“唉,又失败了,咋总没那味呢?。”

秦宇盯着手中泛着古怪褐色的粉末,眉头拧成了疙瘩。这己经是今晚第七次尝试调配香料比例了,可味道还是不对——要么太麻,要么太甜,始终找不到那种令人惊艳的平衡。

"主人,建议减少丁香比例,增加陈皮。"

小智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数据分析显示,七十年代本地人口味偏好酸甜口感。"

秦宇叹了口气,用木勺从瓷碗里舀出一小撮丁香放在一旁。这些香料可都是他跑了一天县城才凑齐的,每一克都珍贵得很。

"小智,你说我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他一边重新称量香料,一边低声嘟囔,

"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谁会在意香料啊..."

"历史数据表明,人类对美味的追求从未因环境艰苦而停止。"

小智平静地回答,"1942年河南大饥荒期间,仍有地下香料交易记录。"

秦宇被这个冷知识逗笑了。他苦笑着摇摇头。

突然,一阵异香从石臼中升腾而起,秦宇的手顿住了。这气味...前所未有!馥郁中带着清新,辛辣中藏着甘甜,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增幅。增幅一点五倍。建议命名十八香。”

秦宇小心翼翼地沾了一点粉末放在舌尖,味蕾瞬间被唤醒——就是它!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味道!

"检测到香料分子结构发生优化变异。"

小智的声音带着少见的兴奋,

"有效成分浓度提升50%,香气持久度增加80%。主人,你创造了奇迹!"

秦宇捧着石臼的手微微发抖。他看到那些普通的棕色粉末此刻仿佛镀上了一层微光,美得不可思议。

十八香...比传统的十三香多出五种味道,再加上系统神秘的增幅效果,这绝对是1976年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美味!

"小智,记录下来配方!"

秦宇激动地压低声音,

"八角15克、桂皮12克、花椒..."

"己存档。"

小智迅速回应,

秦宇站在自家小院里,手里握着一把刚刚研磨好的香料,长舒了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借力增幅系统,他终于调配出了一种独特的香料配方,他正式给它取名为“十八香”。

这个名字不仅是因为它由十八种不同的香料混合而成,更因为它象征着一种全新的味道,一种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滋味。

然而,要把十三香从自家厨房推向市场,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是制作原料的采购。当时交通不便,物资流通不畅,一些香料在本地很难获取。

尽管“十八香”己经调制成功,秦宇却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将它卖出去。

现在是1976年,距离改革开放还有两年,私营经济在这个年代几乎是不存在的。

秦宇曾经想过把“十八香”卖给国营饭店,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那些饭店的原则是“禁止打骂顾客”。

至于服务?那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在国营饭店,你只要不被打,己经是福报,还要啥自行车?

国营饭店虽然较多,但它们的经营模式僵化,服务态度冷淡,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服务意识。

秦宇叹了口气,把手里的香料小心翼翼地装进一个玻璃瓶里。他知道,自己必须另辟蹊径。既然国营饭店行不通,那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他开始思考,或许可以通过熟人介绍,私下里卖给一些家庭主妇,或者那些喜欢自己下厨的人。虽然这样的销售方式规模小,但至少能让他积累一些经验和口碑。

他走到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来,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规划出一条可行的销售路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