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吏事本末
长安吏事本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长安吏事本末 > 第62章 海路蜃楼幻

第62章 海路蜃楼幻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吏事本末
作者:
用户14628180
本章字数:
2600
更新时间:
2025-04-24

元和十三年西月初八,立夏。扬州漕运码头的新船正刷着触邪纹,李焕的八獬豸玉符在《海路通商牒》上投下的影子。自《漕运匠籍新制》颁布己过月余,易卜拉欣的波斯商船正运载首批按新制计税的漕粮出海,船身的耐火砖合纹在阳光下泛着虹光。

"副使大人," 波斯船长穆罕默德的头巾沾着海盐,"大食商船愿以三倍运价," 他指向甲板上的漕粮袋,"换取按唐廷新制计税。"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惊呼 —— 某艘漕船的水密舱里,竟漂出一具缠着北斗纹布条的尸体。

李焕的验毒针在尸体舌根轻点,针尖泛出与分银案相同的靛青色。更惊人的是死者手中攥着半片账册,残页上的 "丙三邸店" 暗记与江南 "水獬豸" 商号的密语完全吻合。"穆罕默德船长可知," 他的玉符划过尸体腕间的双环纹,"此人生前," 指向漕船改造图,"曾参与阻挠耐火砖上船。"

卯时初刻,李焕带着漕工潜入沉船旧址,却见水下暗礁群中藏着巨大的青铜闸门,门楣上的粟特文与汉字合刻着 "星槎海坞"—— 与碎叶城密道的标记如出一辙。春杏的银梭(通过平纹社分社传递)划破海藻,梭尖带出片染血的丝帛,上面用漕工暗语写着:"漕粮换锻模,海路通幽州。"

"他们想借海上商路," 李焕的声音混着浪花声,"延续分银案的暗网。" 他展开杜佑明新送来的《海运密档》,泛黄的纸页上,李林甫的批注与幽州锻模的暗纹形成跨海连线,"当年的 ' 水獬豸 ' 商号," 指尖停在 "丙三海船" 条目,"根本不是漕运商号,是分银的海上驿站。"

未时三刻,扬州盐铁院突然起火,李焕冲进火场时,看见陈少游的亲信正在焚烧《海路分银账》。他的验毒针在灰烬中找到半枚火漆印,印纽正是逆鹰与北斗合璧的图案 —— 这是旧势力在江南的终极标记。

"李副使好大的官威!" 淮南节度使的声音从火场后传来,官服绣着夸张的潮纹,袖口却藏着与李绛相同的逆鹰纹,"一把火毁了盐铁院," 他故意扭曲事实,"是想掩盖漕运新制的乱象?"

李焕却在此时展开从火场抢出的残账,账册末页的波斯文批注清晰可辨:"每千石漕粮,换锻模二十具,经海路运抵范阳。" "节度使大人可知," 他的玉符压在残账上,"这些锻模," 指向远处的波斯商船,"本是用来铸造匠人自由的," 声音陡然提高,"却被你们变成了分银的砝码!"

更鼓响过西通,李焕在漕工的协助下打开星槎海坞的闸门,却见坞内停着二十艘暗舱船,舱底码着的不是漕粮,而是刻着逆鹰纹的锻模。每具锻模的凹槽里,都嵌着漕工的断指 —— 这是分银案最血腥的证据。

五更钟响时,李焕站在海坞入口,看着易卜拉欣的商团用耐火砖封死暗门。砖面的獬豸合纹与波斯商神之眼交相辉映,就像他胸前的八獬豸玉符,虽然缺角,却依然能照亮海上的暗礁。淮南节度使被押解时,靴底的石国细沙落在耐火砖上,竟与幽州锻作坊的沙粒完全一致。

这一日的江南道衙署,李焕收到杜佑明的加急密信,信中夹着从长安翰林院偷出的《开元分银总册》残页:"海路分银,乃李林甫为复 ' 军匠世袭 ' 所设," 他的注疏用红笔圈着关键句,"如今旧党欲借海上通道,在江南重建断指税网。"

李焕望着波斯商船消失在海天交界处,船身的触邪纹渐渐幻化成蜃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