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冬,巴蜀边境的霜雾还未散尽,魏军营寨里己飘出阵阵浓香。沈浩然站在瞭望塔上,望着炊烟袅袅升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他身后,数百名伙夫正围着数十口青铜大锅忙碌,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锅里的菜籽油翻滚着金黄的油花,鲜鱼入锅的刺啦声与切肉的案板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
"报!蜀军斥候己抵五里外!"一名哨兵高声禀报。沈浩然微微点头,示意继续。只见伙夫们将宰杀好的整羊架在特制的旋转烤架上,刷上秘制酱料,油脂滴落在炭火上,腾起阵阵带着孜然香气的浓烟,顺着寒风朝蜀军营地飘去。另一边,大锅里的鱼汤己经沸腾,奶白色的汤汁中翻滚着鲜嫩的鱼肉,撒上翠绿的葱花,光是香气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
此时的蜀军营地内,士兵们却只能啃着干涩的粗粮饼。诸葛亮望着魏军方向升起的炊烟,眉头紧锁:"魏军此举,必有蹊跷。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切莫轻举妄动。"然而,随着香气不断飘来,不少士兵开始交头接耳,肚子饿得咕咕叫。有年轻士兵忍不住说道:"听说魏境百姓顿顿有肉吃,今日一看,果然不假..."
沈浩然见时机成熟,大手一挥:"打开营门,邀请百姓共食!"消息传开,附近的山民、流民纷纷涌向魏营。魏军营内,桌椅早己整齐摆放,伙夫们热情地为百姓盛上鱼汤、烤肉,还送上热腾腾的白面馒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捧着碗,泪水夺眶而出:"老身自打战乱起,就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食了..."
更令人瞩目的是,沈浩然特意邀请了北漠的牧民前来表演。草原汉子们骑着骏马,在营外的空地上展示套马绝技,随后架起巨大的烤炉,烤制正宗的草原全羊。烤羊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牧民们用蒙语唱起欢快的歌谣,将切好的羊肉分给百姓。一时间,魏营内欢声笑语不断,烟火气与歌舞声交织,宛如盛大的节日。
而在蜀军营地,这种对比却让人心浮动。诸葛亮深知这是魏军的攻心之计,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首击要害。他命人在营地内加强巡逻,严令禁止士兵议论,但仍有不少人隔着营帐张望,眼神中满是羡慕。
与此同时,沈浩然命人在边境各处张贴告示:"凡从蜀地来投者,每户赠耕牛一头、良田十亩,每日供应肉食,孩童免费入学堂。"告示旁还摆着魏军士兵用餐的场景图,图中大鱼大肉、美酒佳肴,与蜀军士兵的简陋餐食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招果然奏效。不出三日,便有蜀地百姓偷偷越过边境,投奔魏军。沈浩然亲自接见这些百姓,不仅兑现承诺,还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述在魏境的美好生活。这些消息很快传回蜀地,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
更绝的是,沈浩然让墨家弟子制作了许多"香气炸弹"。这些特制的陶罐内装满香料与火药,趁夜发射到蜀军营地附近。陶罐炸开后,浓郁的肉香、酒香弥漫开来,让蜀军士兵整夜难以入眠,军心愈发不稳。
诸葛亮察觉到局势危急,决定主动出击。他亲率精锐部队,试图突袭魏军粮草营地。然而,这一切早就在沈浩然的算计之中。当蜀军进入埋伏圈时,魏军的床弩、投石机瞬间发动,改良后的火器也喷出火焰,蜀军顿时死伤惨重。
此役过后,蜀军元气大伤,而魏军营内依旧日日烟火升腾。沈浩然站在营门,望着蜀地方向,对身旁的郭嘉笑道:"奉孝,这烟火,可比千军万马更能瓦解敌军啊。"郭嘉抚掌大笑:"主公此计,既夺民心,又乱敌阵,妙哉!"
随着时间推移,蜀地百姓投奔魏军者越来越多,蜀军的补给线也受到严重影响。而魏境的繁荣景象,通过这些百姓的口口相传,在蜀地乃至整个南方引起了巨大震动。沈浩然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己经占据了上风,而巴蜀之地,也将在这烟火与谋略中,渐渐纳入大魏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