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闽南某三线城市的清晨闷热潮湿,林婉如揉着发酸的肩膀走出医院值班室。连续36小时的值班让她疲惫不堪,白大褂上还沾着昨夜抢救患者时留下的药渍。作为一名主治医生,她每天面对繁重的工作,薪资却只够勉强维持生活,更别提偿还助学贷款了。
回到狭小的出租屋,林婉如瘫倒在沙发上,随手打开手机刷着医疗论坛。一条醒目的招聘帖突然映入眼帘——《星宁私人医院全球招募精英:底薪三万起,顶级医疗设备+梦幻福利!》。她揉了揉眼睛,仔细阅读着内容:医生底薪三万起步,护士月入一万八,护工月薪一万五,八小时工作制、丰厚的奖金年终奖,包吃包住,甚至生日当天休息并发放800元红包,还配送定制生日蛋糕。
“这怎么可能?”林婉如喃喃自语,继续往下滑动页面。当看到“工作一年后可参与150 - 400平公寓抽奖,免费获得70年使用权”时,她的心跳陡然加快。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医学生,在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曾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她立刻点开医院官网,宣传片里,星宁私人医院的现代化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3.0T磁共振成像仪、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顶尖设备一应俱全。专家团队介绍中,她看到了沈建国、沈舒等医学界权威的名字,不禁想起读书时曾拜读过他们发表的学术论文。
“或许,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林婉如握紧拳头,打开电脑开始修改简历。她将自己在急诊科处理过的复杂病例、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项一一罗列,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自我介绍视频,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
三天后,林婉如收到了星宁的面试通知。面试当天,她站在杭城星宁私人医院的大厅里,望着挑高的天花板和来往的医护人员,紧张得手心冒汗。“林医生,请跟我来。”HR微笑着引导她进入会议室。
坐在她对面的,除了人力资源总监,还有副院长沈舒。沈舒翻阅着她的简历,突然问道:“你在处理心肌梗死患者时,为什么选择先溶栓而不是首接介入治疗?”
林婉如深吸一口气,镇定地回答:“当时患者所在地区离能开展介入手术的医院较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120分钟。根据指南,在无法及时进行介入治疗的情况下,溶栓能快速开通血管,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面试结束后,沈舒点点头:“你的临床思维很清晰,欢迎加入星宁。”
一周后,林婉如正式入职。她被分配到急诊科,与自己的偶像沈建国成为同事。第一天上班,她穿上崭新的白大褂,走进配备着ECMO、高端监护仪的抢救室,恍若梦境。
“小林,来看看这个病例。”沈建国拿着病历走过来,“这位患者腹痛原因不明,你判断一下。”
林婉如仔细查看检查报告,结合患者体征,迅速做出判断:“可能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建议立即做CTA确诊。”
沈建国露出赞许的笑容:“不错,反应很快。星宁的设备能帮你更精准地诊断,但也要记住,经验和责任心才是医者的根本。”
转眼到了林婉如的生日。那天清晨,她刚走进值班室,就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精美的生日蛋糕和红包,旁边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欢迎加入星宁大家庭,愿你在守护生命的路上温暖前行。”同事们纷纷围过来送上祝福,让她红了眼眶。
晚上,林婉如躺在员工宿舍的大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这间三室两厅的宿舍宽敞明亮,配有独立书房和阳台。她想起三个月前还在为生计发愁,如今却拥有了体面的工作、温暖的集体和触手可及的梦想。
一年后,公寓抽奖仪式在医院礼堂举行。林婉如攥着抽奖券,心跳如擂鼓。当主持人念出“38号,400平豪华公寓”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走上台接过钥匙的那一刻,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此刻,在医院的监控室里,沈浩然和沈舒看着大屏幕上欢呼的林婉如,相视而笑。“哥,看到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实现梦想,真的很有成就感。”沈舒感慨道。
沈浩然点点头:“星宁不仅要成为医疗行业的标杆,更要成为年轻人追梦的舞台。只有留住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承诺。”
夜色渐深,星宁私人医院依旧灯火通明。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像林婉如这样的医者们正以精湛的医术和热忱的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无数患者点亮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