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风云录
燕京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短篇 > 燕京风云录 > 第25章

第25章

加入书架
书名:
燕京风云录
作者:
未知
本章字数:
2700
更新时间:
2024-12-11

李珩点点头,拂袖起身,举步走在前面:“去杨仵作家。”

柳希月扭头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提步跟了上去。

章明岳见李珩带着人走了,这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地汗,转身走了。

杨仵作家离刑部只有两个胡同,是个独立的一进院落,位置远离大街,门口种两篷竹林,院内十分幽静整洁,一队锦衣卫正在院内搜查。

柳希月站在院子里四处看了看,问身旁的谢天云:“杨仵作在此处住了多久了?”

谢天云思索片刻,神情有几分尴尬:“从我打探的消息来看,有些年头了,具体多久,我也不太清楚。”

“这院子地段不错,面积也不小,杨仵作的俸禄够负担这院子的租金?”柳希月挑挑眉。

“这我倒是知道。”谢天云跟柳希月解释,“这院子先头发生过命案,一家五口遭遇入室抢劫,全惨死在这院内,导致这院子当时售价极低也无人肯买,杨仵作说他日常工作便是与尸体打交道,不计较这样,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这院子。”

“原来如此。”柳希月点点头,“他家人呢?”

“他夫人母亲病重,带着儿子女儿回老家侍疾,我已经派人去接他们回京。”谢天云回道。

柳希月闻言皱了皱眉:“什么时候走的?”

“就上周的事……”谢天云说着,倒吸一口气,“你是说他故意提前支开他妻儿?”

“有可能只是巧合。”柳希月摇头,提步走进堂屋。

堂屋面积不大,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套酸枝木家具。

靠窗立着一座小书架,上面摆了不少验尸相关的书籍,还有几本医书,其中一本是专讲治疗风湿的医书。

柳希月随手拿起一本,略略翻看,医术内容晦涩,但却十分专业详尽。

杨仵作是刑部的老仵作,虽不是专业学医出身,于望闻问切之道颇为熟悉,一些寻常的病症也可自行医治,再加上他还在研习风湿一类的医书,想必比任何人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知道自己到底还有几日可活。

谢天云跟着走了进来,看着柳希月手里的书,郁闷地叹口气:“刑部的人都说杨仵作心地纯善,刑部事少时,还会到流民巷支摊子做义诊。”

流民巷是京郊的胡同巷子,因聚集了大量家乡受灾,来燕京讨生活的流民,因此又被称作流民巷。

流民巷内环境极差,再加上居民多为盲流,饥一顿饱一顿的,因此多有身患重病却无钱医治的老人孩子。

燕京医馆每月都会自发组织到流民巷义诊,而杨仵作就是其中一员。

他不仅参加义诊,更会自费做些药包药粥,免费发给流民巷内的流民们。

谢天云又长叹口气:“这样好的人品,怎么会……和叛变的暗探勾结偷运尸首?”

柳希月没有接话,将手中医书放回到书架上,问谢天云:“杨仵作是燕京人?”

谢天云点点头:“是,他父亲就在刑部做仵作,也算是继承衣钵。”

柳希月闻言皱了皱眉,颇有些不解:“燕京气候干燥,杨仵作自小在此长大,怎么会串患有如此严重的风湿病?”

“因为救人。此事说来话长,还有段故事。”

谢天云靠着案几坐下,将他探听来的陈年往事缓缓向柳希月讲诉。

杨仵作刚到刑部做仵作时,燕京的元宵节年年有在运河上放花灯祈愿的习俗,京兆尹也会安排官兵在运河沿岸把守,谨防有人失足落水,所以一直没有出过事故。

偏生那年冬天气温极低,却没有落雪,而是连着下了几场冬雨,河岸边的积水一到早晚便会结出薄冰,异常湿滑。

京兆尹怕出事,禁了运河放灯的活动,也撤了夜间在河边巡逻的官兵,但有些人不守规矩,仍偷偷到河边放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