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首届迁都任务完成——盘庚迁殷

首届迁都任务完成——盘庚迁殷

加入书架
书名: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作者:
喜欢血叶兰的钱公公
本章字数:
9362
更新时间:
2025-01-11

一、盘庚迁殷的历史背景

盘庚迁殷的背景可谓天灾人祸交织,为商朝的重大历史转折埋下了伏笔。

商族在盘庚以前频繁迁徙,自契至汤十四代有八次迁徙,自汤至盘庚十代又有五次迁徙。这种频繁的迁都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自然灾害频发

数千年前生产力落后,人类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洪水泛滥、气候干旱等天灾袭来,轻则生活环境毁坏,重则群体灭亡。为寻找适宜生存之地,商族不得不屡次迁徙。《尚书?盘庚篇》中记载:“视民利用迁”“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这些话语说明迁徙的原因是为了民众躲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极高。一旦遭遇洪水泛滥、气候干旱等自然灾害,生活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商族为了生存,只能不断寻找新的适宜居住之地。顾颉刚、刘起釪先生提出,商人习惯性地定居在河滨之地,河滨之地确实便于利用水利资源,但由于黄河灾害频发,久而久之,这些地区就不再适合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于是,商人就不得不迁都。现代学者还利用近代发掘的甲骨文作为论据,根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对水灾卜辞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商代的水灾确实较为频繁,卜辞中屡屡见到诸如 “其?大水” 的记载,可见水灾之多。

政治危机四伏

商朝内部 “王位纷争” 不断,自仲丁以来,王室子弟为争夺王位斗争加剧,政治动荡,国力减弱,小国和少数民族趁机反叛,再加上水涝、干旱等天灾,商王室统治陷入内外交困的危机。

伊尹凭着自已的才能,辅佐了商朝五位君主,为商朝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基础。然而正是因为国家稳定,百姓安居,天下太平。在商王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便尽情享受,于是滋生了贪图享乐,奢侈无度的作风。商朝的继承制度是兄弟享有优先继承权,没有兄弟才传位儿子,因此很多人对王位都虎视眈眈。《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从仲丁开始,王室子弟为了争夺王位斗争加剧,政治动荡连绵不断,王室力量日衰,国力减弱,小国和少数民族趁机反叛,再加上水涝、干旱等天灾不断,商王室的统治陷入内外交困的危机中。

而对君王来说,这时迁都则是转嫁危机,摆脱困境的上上之选。商王朝建立后多次迁都,到阳甲即位时,都城已经迁到了奄,这时商王内部的权力和利益斗争日益升级,四方诸侯也相继叛乱,国家混乱不堪。阳甲死了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从仲丁到盘庚,历经 “九世之乱”,商朝的统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尚书?盘庚》中记载,盘庚追述先王迁都原因时说:“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孔疏》认为 “大虐” 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就是指以王位纷争为中心的 “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经过中丁是商王大戊的儿子,在位时将商朝首都自亳迁至嚣,又出兵攻打蓝夷。中丁死后,他的兄弟们凭借个人的势力争夺王位。中丁的弟弟外壬在中丁死后继位,造成商朝一百多年王位继承的混乱。外壬在位时,商朝国力开始有衰落的迹象,邳和侁的部落发生叛乱。外壬死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位。河亶甲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致使商朝国力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出兵征伐蓝夷和班方,并先后派彭伯、韦伯征服背叛的邳和侁部落。河亶甲死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祖乙先将国都由相迁至耿,后因洪水毁坏又迁都于庇。祖乙在位时重用贤臣巫贤,使商朝国运再度中兴。祖乙死后由他的儿子祖辛继位。祖辛死后由他的弟弟沃甲继位。沃甲死后由他的侄子、祖辛的儿子祖丁继位。祖丁死后由他的堂弟、商王沃甲的儿子南庚继位,南庚在位时将国都由庇迁至奄。南庚死后由祖丁的儿子阳甲继位。阳甲在位时,商朝国力再度衰落。

九世之乱使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无力再顾及四方诸侯、方国,诸侯不再向商朝朝见纳贡。少数民族趁机发动叛乱,日益威胁着商朝的统治。混乱使商朝贵族内部矛盾更为激化,王室贵族或倨傲放肆、或淫逸奢侈,离心力日增。

二、盘庚为何要迁殷

压制奴隶主贵族

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国力衰弱。盘庚即位后,面临着诸王争位、朝政腐败、贵族奢靡、奴隶困苦、王室内争激烈以及阶级矛盾尖锐等问题。同时,商朝还陷入了长达百年的 “九世之乱”,从商王仲丁去世后一直延续到盘庚继位。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商朝的国力越来越弱,甚至诸侯都不来朝见。

盘庚深知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到迁都殷这个办法,因为迁都可以有效抑制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那些习惯了奢靡生活的王公贵族自然不愿意迁都,他们还发动群众一起反对。从商汤到盘庚,已经是第五次迁移了,一直没有固定的国都,百姓们也不愿再受迁移之苦。但盘庚是个有主见的人,他把大家召集起来,以 “先王” 和 “天命” 为口号,劝说大家迁都殷的好处。他告诉大家殷一带土壤肥沃,风景优美,物资丰富,迁都后生产力和百姓生活水平都会提高,否则国家可能会被敌人占领。

经过盘庚苦口婆心的劝说,商朝子民开始了迁都之路。迁殷以后,盘庚提倡节俭,改变奴隶主之前奢侈糜烂的生活,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使局面安定了下来。盘庚还曾告诫贵族,若不以大局为重想要捣乱,就会将他们杀光。这使得贵族们不敢再阻碍新律法的推行,律法推行的阻力减轻了许多。

总体来说,盘庚迁都的做法是明智的选择。迁都有效地遏制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让衰落的商朝避开了亡国的危险,为商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从盘庚迁都之后,一直到商朝灭亡,后边的商朝君主再也没有迁过都,商朝也因此被称为殷商。

减少自然灾害影响

殷地土地肥沃,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稳定国家局势。在商朝前期,频繁的自然灾害,如黄河屡次决堤等,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泛滥的黄河水甚至一度涌入商朝国都,使得国家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盘庚认识到殷地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决定迁都于此。这样可以为百姓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迁都过程

遭遇强大反对

盘庚迁殷之举几乎遭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反对。在那个时代,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对迁都一事极为抵触,他们不愿放弃现有的舒适生活和既得利益。部分有势力的贵族更是心怀叵测,他们煽动平民起来反对迁都,企图以此来阻止盘庚的计划。一时间,反对迁都的声浪此起彼伏,给盘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坚定决心

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盘庚并未退缩。他树起 “天命” 和 “先王” 两面大旗,以此来争取民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天命” 和 “先王” 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号召力。盘庚宣称,迁都乃是顺应天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是遵循先王的遗志。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盘庚以坚定的决心和强硬的态度,挫败了反对势力,坚持了迁都的主张。

成功迁都及影响

盘庚带领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迁殷后,盘庚提倡节俭,改变奴隶主奢侈生活,改良风气,减轻剥削。他深知,奢侈之风会腐蚀国家的根基,只有提倡节俭,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盘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的行为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支持。在盘庚的努力下,殷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水路交通便利,促进了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盘庚迁殷的成功,为商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盘庚迁殷的民间传说

传说中的盘庚形象

在民间传说中,盘庚被视为神明般的存在。他不仅是黄帝后裔,更被赋予了超凡的智慧和才能。盘庚的形象高大而威严,他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王冠,手持权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睿智。他治理国家有方,重视人民生活,倡导道德文化,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

据说,盘庚出生时,天空中出现了奇异的景象,五彩祥云笼罩着整个宫殿,一只金色的凤凰从天而降,落在了盘庚的摇篮边。这被视为上天的祥瑞之兆,预示着盘庚将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

盘庚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他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政治等各种学问,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洞察力。在他的领导下,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迁都殷地的故事

盘庚深知商朝的衰败状况,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决定将都城迁至殷地。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盘庚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考察。他派遣使者四处寻找适宜建都的地方,最终选定了殷地。

殷地位于黄河以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盘庚认为,这里是建立新都城的理想之地。于是,他下令召集全国的百姓和工匠,准备迁都事宜。

在迁都的过程中,盘庚遇到了重重困难。许多贵族和大臣反对迁都,他们担心失去现有的地位和财富。一些百姓也不愿意离开家乡,对迁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面对这些困难,盘庚并没有退缩。他耐心地向贵族和大臣们解释迁都的必要性和好处,同时也向百姓们承诺,在新的都城,他们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盘庚还亲自带领士兵和工匠,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将都城迁至殷地。

在殷地建立新都城后,盘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他首先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他还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盘庚加强军事力量,训练士兵,打造兵器。他深知,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卫国家的安全。

此外,盘庚还注重外交关系,与周边的国家和部落建立友好往来。他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与各国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盘庚的努力下,商朝的国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殷地成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商人和学者前来定居和交流。

盘庚的迁都之举,为商朝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智慧和勇气,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五、盘庚迁殷与风水传说

商朝从盘庚开始定都于殷,反映了农业的重要性超过畜牧业,人们要求定居。盘庚迁殷在风水大师的传说中也有着特殊意义,被认为是挽救商朝衰亡的重要举措。殷地的土地肥沃、自然灾害较少,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稳定国家局势,这在风水学说中被视为极佳的 “地脉”。传说盘庚在决定迁都之前,曾请风水大师勘验各地。风水大师手持罗盘,走遍山川大地,最终来到殷地。只见此地北靠青山,山脉连绵起伏,犹如巨龙蜿蜒,为都城提供了坚实的依靠;南邻河流,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似玉带环绕,带来了灵动的生机与财富。且此地地势平坦开阔,气场和谐稳定,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在风水大师的建议下,盘庚毅然决定迁都于此。而定都殷地后,商朝的发展也似乎印证了此地风水的神奇。殷地不仅农业丰收,百姓富足,而且文化艺术也蓬勃发展。青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精美的青铜器上刻满了神秘的纹饰,仿佛蕴含着天地的奥秘。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艺术品,象征着商朝的辉煌与繁荣。同时,殷地的建筑布局也遵循着风水的原则,宫殿位于城市的中心,高大宏伟,象征着权力的核心;民居环绕宫殿而建,错落有致,体现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在这样的环境下,商朝的人们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盘庚迁殷也因此成为了风水史上的一个经典范例,被后人传颂不已,人们在谈论风水对国家命运的影响时,总是会提及盘庚迁殷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感叹风水与人事的奇妙交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盘庚迁殷的故事被不断地演绎和丰富,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载,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那个古老时代的想象与敬意,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果敢的行动,去追寻美好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