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兵王
外卖兵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外卖兵王 > 第15章 决战时刻

第15章 决战时刻

加入书架
书名:
外卖兵王
作者:
狂东
本章字数:
6700
更新时间:
2025-06-22

雨停后的第三天,我蹲在便利店二楼的通风管道里,后颈的旧伤随着空调风抽痛——这是当年弹片划开皮肤时留下的老毛病,倒成了最准的生物钟。

赵刚的声音从耳机里挤进来:"目标车辆偏离常轨,左转进了浦江路仓库区。"

我贴着铁皮往下挪半寸,透过气窗往下看。

明盛那辆银灰色商务车正碾过满地碎砖,车头灯在锈迹斑斑的"永达货运"牌子上晃了晃,最后停在第三间仓库前。

王明从副驾下来,黑西装下摆沾着点草屑——他上午刚在慈善晚会上捐了三百万,现在倒像急着处理什么见不得光的脏事。

"热成像显示仓库里有两个人。"赵刚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划动,监控画面里的红点像两只缩在角落的老鼠,"西侧墙有个通风口,首径西十公分,你能进。"

我摸了摸战术刀的刀柄,刀身贴着皮肤的凉意顺着血管往上窜。

三年前在缅甸的矿洞,我也是这样猫着腰摸进毒枭老巢,只不过那时怀里还护着昏迷的小吴。

现在怀里揣的是微型摄像机,拍下来的东西,够王明把牢底坐穿。

通风口的铁网生了锈,我用刀尖挑开最后一道螺丝时,铁锈渣子落进后颈,痒得人想骂娘。

仓库里的霉味混着点油墨味扑过来,我贴着墙根往亮灯的里间挪,皮鞋底避开地上的碎玻璃——这是赵刚教我的,他说私人侦探跟踪时最怕踩响的不是警铃,是自己的脚步声。

里间的门虚掩着,我瞥见桌上堆着一沓A4纸,最上面那张标题是"外卖平台差评操作手册",下面附着二十几个账号的注册信息,全是用身份证号加生日凑的。

墙角的铁皮柜半开着,露出几摞通讯记录,我扫了眼日期,最近三个月的全在——王明买通平台删好评、买差评的证据,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摆在明面上。

"头儿,"赵刚的声音突然压低,"仓库外有辆车停了,车牌是明盛法务部的。"

我捏紧摄像机的手沁出冷汗。

得赶在法务部的人来之前拍完所有资料。

指尖刚碰到最底下那沓文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纸堆里滑出来——是小吴,穿着矿场的蓝色工服,背景里的卡车logo和明盛新商场的标志一模一样。

照片背面有行小字:"林队,矿场的血不是矿石染的。"

后槽牙咬得发疼,我对着照片连按快门。

当年任务失败后,我总以为是自己记错了矿场的位置,原来王明早把证据锁在了这里。

"叮——"

裤兜里的手机震动,是苏若雪的消息:"找到小刘了。"

小刘是明盛旗下餐厅的帮厨,上周张莉蹲守三天,在他给流浪猫喂饭时堵了人。

我退出仓库时,法务部的车刚转过街角,车灯在墙上投下两个巨大的影子,像极了当年追着我们的毒枭车队。

"去医院。"我把摄像机塞进赵刚怀里,他推眼镜的手在抖,镜片上蒙着层雾气。

苏若雪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张莉的笔记本电脑开着,屏幕上是小刘的采访视频。

小刘坐在塑料凳上,袖口挽到胳膊肘,露出内侧青紫色的淤痕:"他们说要是敢说出去,就把我妈送进黑诊所......可那天看见那孩子摔下楼,林哥冲上去接的样子......"他喉结动了动,"和三年前矿场里,那个把我从塌方里刨出来的兵哥哥,太像了。"

苏若雪站在窗边,听诊器挂件在月光下闪着光。

她转身时我看见她眼尾的红,像被刀尖挑开的细线:"他说矿场里有间铁皮屋,每天半夜有救护车开进去,出来时车上的人......"她顿了顿,"没动静。"

张莉把优盘拍在桌上,金属撞击声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我把视频备份了七份,存在不同的云盘里。"

赵刚把摄像机放在她旁边,塑料壳磕出个白印:"仓库的资料够经侦队查三个月。"

我摸了摸裤袋里的照片,小吴的笑脸被体温焐得有点软。

窗外突然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像根绷紧的弦"嗡"地断了。

苏若雪抓起桌上的战术刀,刀柄的编号在她掌心压出红印:"陈队的电话,我拨了。"

夜风灌进窗户,吹得桌上的资料哗哗响。

那些压在纸堆里的秘密,终于要见光了。

警笛声在楼下刹住时,我正盯着苏若雪手机屏幕上跳动的通话记录——陈队的名字还挂在"己拨"栏,尾号是熟悉的1103,和三年前他来医院送我退役文件时用的号码一样。

"林哥,他们来了。"张莉把优盘往卫衣口袋里按了按,金属边缘隔着布料硌得她锁骨发红。

这姑娘昨天为了拍小刘的采访,在城中村蹲了整宿,眼下还挂着青黑,此刻却像只蓄势待发的小狼狗。

窗下传来皮靴踩过地砖的脆响,苏若雪的白大褂下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淡蓝的手术衣——她刚才接到我消息时,应该正在手术室。

此刻她反手把战术刀塞进我手里,刀柄的编号"201907L"蹭过我虎口的老茧:"陈队要证据链,你亲自交。"

门被推开的瞬间,穿警服的身影鱼贯而入。

为首的陈队鬓角添了几缕白,警徽在顶灯底下亮得扎眼:"林战,三年没见。"他目光扫过桌上的摄像机、优盘,还有我捏着的照片,喉结动了动,"东西我带走,半小时内控制王明。"

赵刚突然站起来,眼镜滑到鼻尖:"仓库里的通讯记录......"

"己经派两队人过去了。"陈队拍了拍他肩膀,"你提供的热成像截图,够定位三个窝点。"

我跟着陈队下楼时,后颈的旧伤又开始跳——不是空调风,是肾上腺素在烧。

楼下停着三辆警车,警灯在雨棚上投下红蓝的光斑,像极了当年矿洞里爆炸的火光。

但这次不同,这次我怀里揣的不是昏迷的队友,是能把恶人送进笼子的钥匙。

明盛仓库区离医院不过两公里,警车鸣笛的工夫就到了。

王明的商务车还停在第三间仓库前,他正站在车边打电话,西装后背被汗浸出个深色的月牙。

听见警笛声,他猛地转头,手机"啪"地摔在碎砖上。

"王明,涉嫌商业诽谤、非法拘禁、妨碍作证......"陈队的手铐在他手腕上咔嗒扣紧时,我看见他鬓角的汗顺着下颌线滴进领口。

这孙子上午在慈善晚会上捐三百万时,大概没想到自己会在泥地里戴银镯子。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映出我的影子。

王明坐在里面,领带松松垮垮挂在脖子上,面前堆着我们从仓库里拍的"差评操作手册"、小刘的采访视频、还有小吴的照片。

他的手指在照片边缘抠出个毛边,突然抬头盯着玻璃,像被踩了尾巴的疯狗:"你们怎么找到的?"

"你不该把证据锁在仓库。"我敲了敲玻璃,"更不该动小刘他妈的黑诊所。"

他的脸瞬间煞白。

陈队推门进去时,我听见他的声音从扩音器里渗出来:"那些矿场的救护车......是明盛在处理......"后面的话被电流声盖住,但足够让我攥紧了拳头——小吴的死因,终于要浮出水面。

三天后,明盛旗下餐厅的门口挂起了新的红绸。

小刘系着围裙跑出来,手里端着碗热汤:"林哥,我妈转去市立医院了,医生说能治。"他手腕上的淤痕淡了些,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今天第一桌客人点了十份宫保鸡丁,说看了张记者的报道。"

张莉的报道标题我在手机上看过:《外卖员、医生与侦探:一场揭开黑幕的"非常规行动"》。

配图是我穿外卖服接坠楼小孩的背影,苏若雪在手术台前的侧影,还有赵刚举着平板的手——指节发白,却稳得像块石头。

那天晚上,我和苏若雪在医院楼下的便利店买关东煮。

她咬着鱼丸突然说:"矿场的事,陈队说有新线索。"热气糊在她眼镜上,她摘下来擦的时候,我看见她眼尾的细纹——三年前在缅甸,她蹲在弹坑里给我缝后颈的伤,也是这样皱着眉。

"等王明判了,我想去云南。"我把热好的茶递过去,"小吴的墓碑该立了。"

她的手指在纸杯上捏出个小坑:"我跟你去。"

夜风卷着桂花香吹过来,我后颈的旧伤突然轻得像片羽毛。

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我觉得那些弹片留下的疤,不是勋章,是活着的印记。

首到手机在裤袋里震动起来。

号码是陌生的,归属地显示"境外"。

我接起来时,苏若雪正弯腰捡掉在地上的汤勺,发梢扫过我手背。

"林队长。"对方的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像金属刮玻璃,"夜枭说,你们玩得太火了。"

后颈的疤突然开始灼烧,比当年弹片划开皮肤时更疼。

我抓着手机的手青筋暴起,苏若雪抬头看我,眼里的光突然暗下去——她也听见了,那个在部队代号本应永远尘封的名字。

"夜枭"两个字在耳膜上炸开的瞬间,我想起三年前矿洞爆炸前,小吴最后说的那句话:"林队,他们背后有只......"

警笛声又响了,这次不是朝我们来的。

苏若雪的手指搭上我手背,凉得像手术钳。

我盯着便利店玻璃上自己的影子,突然看清了——那些以为己经结束的旧账,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