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巨匠
寒门巨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门巨匠 > 第5章 矿具的轰鸣

第5章 矿具的轰鸣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巨匠
作者:
天空下小鱼雨
本章字数:
6272
更新时间:
2025-07-01

接下来的两天,沈墨一边养伤,一边在王扒皮“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开始“专心”制造净水。

老张果然“管够”地送来了他要求的材料:成筐的硬木炭、几袋淘洗得还算干净的细河砂、几匹虽然粗糙但还算完整的粗麻布,还有几个半人高、用来储水的大陶缸。甚至,还弄来了一些相对干净的绳索。

沈墨窝在简陋的窝棚里,忍着后背的疼痛,仔细地挑选木炭颗粒,调配炭砂比例,缝制更大、更结实的过滤布包,组装更大号的过滤装置。他的动作不快,显得有条不紊,甚至有些刻意的缓慢。老张每天都会来“巡视”几次,名义上是关心进度,实则是监督。他那双眼睛像钩子一样,死死盯着沈墨的每一个动作,试图记住那些材料的配比和装置的构造。

沈墨对此心知肚明,却装作毫无察觉。他甚至有意无意地,在调整过滤材料比例时,故意弄错一点,或者在手法的关键步骤上,做些看似不经意的、多余的动作,混淆视听。他需要时间,更需要麻痹这条贪婪的毒蛇。

除了应付老张,沈墨大部分“休息”的时间,都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在监工“不经意”的“默许”下,在矿洞入口附近活动。他不再深入危险的采掘面,而是仔细观察着整个矿石运输的流程。

从矿工用简陋的铁镐或木柄石锤费力地凿下矿石,到将大小不一的矿石徒手搬进藤筐,再到那些瘦骨嶙峋的“拖工”——大多是些半大孩子或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将沉重的藤筐套在肩膀上,像牲口一样,西肢着地,在泥泞湿滑、崎岖不平的矿道里,一步一挪地将矿石拖往矿洞外的堆场。每一步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息、骨骼的呻吟和监工不耐烦的鞭笞声。

效率低下得令人发指!人力浪费到了极点!尤其是那些“拖工”,他们的体力几乎完全消耗在克服摩擦力和崎岖路面上,真正用于运输矿石的能量微乎其微。

沈墨的目光,最终停留在矿洞出口附近堆积如山的废弃矿渣和朽烂坑木上。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滑轮组与简易轨道!

利用废弃的坑木做轨道,减少摩擦。利用滑轮组改变力的方向,变“拖”为“拉”甚至“推”,节省体力,提升效率!

需要的核心部件:坚固的滑轮。这时代没有轴承,但可以用硬木车削出轮槽,中间开孔,套在同样硬木削制的光滑木轴上,涂抹动物油脂润滑,勉强可用!至于轨道,就用那些相对笔首、粗大的废弃坑木,削平一面,简单铺设!

材料唾手可得!技术原理对他这个机械工程博士来说,简单得如同儿戏!

第三天清晨,当老张再次端着那难以下咽的糊糊和硬饼走进窝棚时,发现沈墨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摆弄过滤材料,而是用一块边缘锋利的碎石片,在一截手臂粗细、还算坚硬的废弃坑木上,专注地刻画着什么。

“沈相公?您这是…”老张疑惑地凑过去。

沈墨抬起头,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锐利。他指着地上几根被他挑选出来、相对笔首的废弃坑木,以及他手中那截正在被加工的木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张监工,水的事,按部就班即可。我想到一个法子,或许…能让咱们矿场的矿石,运出去的更快些。”

“更快些?”老张一愣,随即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沈相公,您还是专心弄水吧。这运矿石的活儿,多少年都这么干的,能快到哪里去?那些贱骨头,抽几鞭子就快了!” 他显然对沈墨突然“不务正业”有些不满。

沈墨没有辩解,只是拿起手中那截己经被他大致削出了两个凹槽(轮槽雏形)的硬木段,又指了指旁边几根削平了一面的坑木:“给我半天时间,找两个手脚还算麻利的矿工,再给我几根结实的绳子。若成了,我保证,拖一筐矿石的力气,能顶现在拖三筐!若不成…耽误的工夫,我加倍弄水补上。”

“一筐顶三筐?!”老张的眼珠子瞬间瞪大了,声音都拔高了几分,脸上那道刀疤都跟着扭曲起来,“沈相公,您…您这话可当真?!” 一筐顶三筐!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矿工,能运出三倍的矿石!这功劳…这银子…王扒皮还不得乐疯了?

巨大的诱惑瞬间压倒了那点不满。老张看着沈墨平静却自信的脸,又看看地上那些破木头,虽然觉得荒谬,但想到那神奇的水…万一呢?他咬了咬牙:“好!就半天!沈相公,您需要什么样的人?”

“要两个力气尚可,脑子还算活络的。”沈墨道。

很快,两个看起来还算精壮的年轻矿工被老张带了进来,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茫然。

沈墨忍着伤口的疼痛,亲自示范。他用碎石片和一块坚硬的矿石做工具,快速地将那截硬木段的两端削平、打磨,在两端中心位置小心翼翼地凿出浅孔。然后,又削了两根光滑的硬木短棍做轴。接着,将另一截硬木段纵向剖开,削成两个厚实的、带有凹槽的木轮(极其简陋的滑轮)。将木轮套在木轴上,再插入主木段两端的浅孔中,一个极其原始、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定滑轮雏形就完成了!

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做了两个更小一点的动滑轮。

在老张和两个矿工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沈墨指挥他们将几根削平了一面的坑木,在窝棚外相对平坦的一小段泥泞矿道上,首尾相接,铺出了一条不到两丈长的简易“轨道”。

然后,是组装。将定滑轮固定在“轨道”起点上方的一块大石头上。将动滑轮组(两个小滑轮用短木棍固定在一起)挂在装满矿石的沉重藤筐上。再用绳索穿过定滑轮,连接动滑轮组。

“你们两个,”沈墨指着那两个年轻矿工,“待会儿,不要拖,不要背。一个人,握住绳子这一端,像这样——” 他做了一个向后拉拽的动作,“用力,往后拉!另一个人,在旁边,帮忙往前推这个筐,让它沿着这条木头走!明白吗?”

两个矿工懵懵懂懂地点头,眼神里全是茫然和不信。就这么几根破木头,一根绳子,能比他们用肩膀拖省力三倍?开什么玩笑!

老张抱着胳膊在一旁看着,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期待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怀疑和嘲弄。这穷酸书生,怕不是脑子被棍子打坏了?搞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能有用?

“开始吧。”沈墨平静地说道。

其中一个矿工迟疑地走到绳索末端,双手握住。另一个矿工则站到了藤筐侧面,双手抵住筐沿。

“拉!”沈墨下令。

握绳的矿工一咬牙,用尽全力向后猛地一拽!同时,推筐的矿工也奋力向前一推!

奇迹发生了!

那装满沉重矿石、平时需要两个人拼尽全力才能拖动几步的藤筐,竟然在滑轮组绳索的牵引和侧向的推力下,异常“轻松”地滑上了那几根简陋的坑木轨道!并且,顺着相对平滑的木质表面,快速地向前滑行!

“咦?!”拉绳的矿工发出一声惊疑,他感觉自己用的力气,似乎…真的比平时小了很多?推筐的矿工也愣住了,他感觉筐子像是被什么力量带着走,自己只需要稍微用点力维持方向就行!

两人下意识地加快了动作。拉绳!推筐!

藤筐在简易轨道上顺畅地滑动,速度越来越快!不到十息的时间,沉重的藤筐就滑过了两丈长的轨道,稳稳地停在了尽头!

整个过程,比他们平时拖同样一筐矿石走同样距离,快了何止三倍?用的力气,感觉连平时一半都不到!

窝棚外,一片死寂。

老张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鸭蛋,脸上的刀疤因为极度的震惊而扭曲着,眼睛死死盯着那停在轨道尽头的藤筐,又看看那几根破木头和那根绳子,仿佛见了鬼一般!

两个矿工也傻在了原地,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那筐矿石,再看看沈墨,眼神从茫然不信瞬间变成了如同见神明般的狂热崇拜!

“神…神仙手段!”一个矿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省力…太省力了!快!太快了!”另一个矿工激动得语无伦次。

沈墨看着那滑过轨道的藤筐,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冰冷的笑意。成了!虽然简陋粗糙,但力学原理不会骗人!滑轮组改变了力的方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效率的提升是几何级的!

他缓缓转过身,看向己经彻底石化的老张,声音平静,却如同惊雷般在老张耳边炸响:

“张监工,现在,可以去禀告王管事了。”

“告诉他,这净水之法,不过是雕虫小技。”

“这能让矿石产量翻倍的‘墨工轨车’,才是我沈墨,送他的第一份大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