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的旱季,阳光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陆念苏(念念)蹲在医疗站的空地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管,正在进行压力测试。竹管的两端连接着两个塑料袋,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着。他用力挤压装满水的袋子,水通过竹管流进空袋子里,压力计显示数值稳定在120mmHg——这是人体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成功了!”念念激动地跳起来。他研发的“竹制简易血压计”终于成功了!这个用竹管、塑料袋和弹簧制作的装置,成本不到1美元,却能准确测量血压,比进口的电子血压计更适合非洲的恶劣环境。
“陆医生,不好了!”护士焦急地跑来,“隔壁部落爆发了霍乱,己经有五个人死亡了!”
念念的心猛地一沉。霍乱是非洲雨季常见的传染病,但这次爆发的菌株似乎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更糟糕的是,医疗站的输液设备早在三个月前的洪水灾害中被冲走,现在连最基本的生理盐水都无法输注。
“我们需要建立隔离病房,还有大量的口服补液盐!”念念迅速做出决定,“你去通知部落首领,让所有患者立刻集中到竹屋区,我去准备材料。”
医疗站的竹屋区是苏晚去年派人援建的,用的是最新的竹筋混凝土技术,通风良好,易于消毒。念念将竹屋改造成隔离病房,用竹篾编织成简易的病床,再用苏晚寄来的防腐竹材制作输液架——虽然没有输液管,但他可以用竹管代替!
“陆医生,这样真的行吗?”护士看着念念用煮沸消毒后的竹管连接生理盐水瓶和患者的静脉,担心地问。
“只能试试了。”念念的额头渗出冷汗。这是他根据苏晚的竹材防腐技术改良的“竹制输液系统”,用竹管代替传统的塑料输液管,虽然粗糙,但至少能让患者得到最基本的治疗。
三天后,霍乱疫情终于得到控制。念念累得倒在竹屋的地板上,才发现自己的左手伤口己经感染,红肿得像馒头。他拿出最后一支抗生素,正准备注射,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争吵声。
“我儿子不能去那个竹屋!那是被诅咒的地方!”一个女人的声音尖叫着。念念走出竹屋,看到一个母亲正抱着发高烧的孩子,和护士拉扯。
“他得的是疟疾,必须隔离治疗!”护士焦急地说。
“我宁愿他死,也不让他被竹子诅咒!”母亲的态度坚决。念念知道,在当地部落的文化中,竹子是“鬼魂的栖息地”,他们认为住进竹屋会被鬼魂附身。
念念叹了口气,走到母亲面前,拿出一个竹制的玩具——这是陆承宇寄来的生日礼物,一个用竹片制作的拼图。“你看,这是我儿子做的竹子拼图,他今年五岁,住在瑞士。”他顿了顿,语气温柔,“竹子不是鬼魂的栖息地,是生命的象征。它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房屋,现在还能救你儿子的命。”
母亲看着拼图上可爱的动物图案,又看看怀里昏迷的孩子,终于松口了:“好吧,但你要保证,竹子不会伤害我的儿子。”
念念笑了:“我保证,竹子会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你的儿子。”
一个月后,当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来到医疗站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所有的医疗设备,从血压计、输液架到手术台,都是用竹子制作的,却运转良好。“这简首是医疗史上的奇迹!”专家激动地说,“我们要向全球推广‘竹制医疗舱’项目!”
念念站在竹屋前,看着阳光下孩子们在竹林里奔跑,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竹子,不仅承载着母亲苏晚的建筑梦想,更承载着非洲儿童的生命希望。而他,将继续用这绿色的生命之材,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书写属于医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