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的雨季再次来临,但这次,陆念苏(念念)的医疗站却充满了希望。在“竹制医疗舱”项目的支持下,他们不仅有了足够的医疗设备,还建立了非洲第一个竹制传染病隔离中心。
“陆医生,你看!”护士兴奋地跑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我们培育的抗疟竹苗成功了!”
念念接过报告,激动得手都在颤抖。这是他和中国农科院合作的项目——通过基因编辑,让竹苗产生抗疟原虫的蛋白质,然后将竹苗种植在疟疾高发区,通过食物链阻断疟疾传播。现在,第一批实验竹苗的抗疟蛋白含量达到了预期的300%!
“太好了!我们马上开始大规模种植!”念念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他仿佛己经看到,不久的将来,非洲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疟疾而失去生命。
然而,就在这时,部落首领匆匆跑来,脸色凝重:“陆医生,不好了!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附近交火,他们说要征用我们的竹苗种植园!”
念念的心猛地一沉。种植园里不仅有抗疟竹苗,还有为“竹制医疗舱”项目培育的特种竹材,如果被征用,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保护种植园!”念念做出决定,“你去通知所有村民,我们要用竹子搭建防御工事!”
村民们虽然害怕,但为了保住希望的竹苗,还是拿起了锄头和砍刀,跟着念念来到种植园。他们用粗壮的竹材搭建了防御栅栏,又用竹篾编织成伪装网,将整个种植园隐藏在热带雨林中。
夜幕降临,枪声越来越近。念念站在瞭望塔上,手里拿着一把竹制的长矛——这是他能找到的唯一武器。突然,他看到远处有火光移动,是武装分子的巡逻队!
“所有人隐蔽!”念念低声下令。村民们迅速躲进竹制的掩体里,紧张地握着手里的农具。
巡逻队越来越近,念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苏晚教他的竹笛演奏——那是他小时候学的,后来因为学医太忙就忘了。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笛,吹起了一首斯瓦希里语的民谣,那是他从部落长老那里学的,讲述的是和平与丰收的故事。
巡逻队的脚步停了下来。他们显然被这悠扬的笛声吸引了。过了一会儿,一个武装分子走进种植园,手里拿着枪,警惕地环顾西周。当他看到念念手里的竹笛和周围的竹苗时,突然愣住了。
“这是……抗疟竹苗?”武装分子的声音带着惊讶。
念念点点头,放下竹笛:“是的。这些竹苗能让孩子们不再得疟疾。”
武装分子沉默了很久,突然放下了枪:“我儿子去年就是因为疟疾去世的。如果这些竹苗真的有用,我们不会征用。”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是你们要小心,政府军明天可能会来。”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种植园。念念松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己经被冷汗湿透。
第二天,政府军果然来了。但这次,部落首领带着所有村民挡在了种植园前,手里拿着竹制的武器,眼神坚定。“我们不会让任何人破坏希望的竹苗!”首领的声音响彻山谷。
政府军的指挥官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看那些绿油油的竹苗,最终下令撤退:“告诉你们的医生,政府会提供保护,但这些竹苗,必须优先供应给政府军控制区的孩子。”
念念笑了。他知道,这场用竹子保卫希望的战斗,他们赢了。而那些小小的竹苗,不仅承载着非洲儿童的生命希望,更承载着和平的种子。
三个月后,当第一批抗疟竹苗在肯尼亚全国推广种植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肯尼亚的疟疾发病率下降了50%。念念站在种植园里,看着孩子们在竹林里奔跑嬉戏,手里拿着竹制的玩具,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笑容。
他拿出手机,给苏晚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个非洲小女孩正在竹林里吹着竹笛,背景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竹苗。配文写道:“妈,您看,竹子不仅能建造房屋,还能治愈疾病,带来和平。这就是您说的‘建筑疗愈’吧?”
发送成功的瞬间,念念的眼眶了。他知道,母亲的梦想,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他,将继续用这绿色的生命之材,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