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长安
但愿长安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但愿长安 > 第6章 泼茶香3

第6章 泼茶香3

加入书架
书名:
但愿长安
作者:
biubiu裁缝手
本章字数:
224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守灵第三夜,霜杏送来一封信,说是沈府书童所留。

她拆开,信中不过寥寥数语:“近日时局紧迫,暂不得归。勿念。”

她折好信纸,放入香炉中,火舌舔卷间,那字字句句悄然成灰。

半晌,她起身,端起茶盏,一饮而尽。许是眼泪都为母亲流尽,这锥心之字也看着寡淡了。

次日吊唁者屈指可数。一位白衣男子缓步而入,目色沉静,立于灵前躬身叩拜。

霜杏附耳低语:“夫人,那是柳公子,您幼时常与他一道读书,是老爷旧友之后。”

她这才忆起,那人是柳从礼,年少时曾与她兄长同窗,彼时不过十五,温和而寡言。

多年不见,己是青年英俊,衣着朴素却气质不凡。他行完礼,缓缓起身:“阮姑娘,久违了。”

“柳公子。”她含笑致意,那一笑不乏疲惫。

见他和兄长两人并肩而行,呢喃道:“他怎么不知道避嫌?”

毕竟出了嫁,待母亲头七之后下葬,阮音便回了沈家。

几日后,她偶入书房,原为取账册,却在柜中暗格发现一方红木匣。

匣中整齐码放着数封书信,字迹熟稔,竟皆是江芷若手笔。

她并未震怒,只抽出最上方一封细读,纸色己旧,边缘略有泛黄,却保管得极好。

信中多为朝中时政评论,隐有对吏部整编、户部调度之议,语气针锋、剖析深刻,偶有调笑,却不过点到即止。

更有沈怀璟所回之信,落款处署“怀璟顿首”,言辞恳切,对芷若之见频频称许,竟有“读君一言,胜修十卷”之句。

她一封封读下去,眼神越发平静。

她曾问他能否代父上书,他却答“不可妄言朝堂”;而在这些信中,他与芷若对国家大计、官道走势评断如流,言辞无忌。

这不是风月,是信任。

她手指微抖,将信收回匣中,却未放回原处,而是持之回房,于案上静静摊开。

霜杏进来见状,心惊道:“夫人……”

她只是摇头:“我想知道的,不过如此。”

外头春雷阵阵,府中却愈发冷清。父亲一案逐渐发酵,连带牵动朝中党派之争。

阮父阮明新属旧学党,早年得太傅引荐入典仪司,如今太傅年迈致仕,朝中新进多属东林,正值改朝换代风头浪尖。

传言典仪旧党即将大崩,己有官员被查抄家产,父兄的名字也赫然列于榜末。

沈怀璟却愈发沉默寡言,既不表态,也不告知半句。

她终于明白,他未曾真正站在她这边,也不曾真正站在任何人身边——他只站在权力之风能吹拂的方向。

那日,城中传出风声,沈怀璟将在三日后的朝会上力辩典仪案,实为表忠于吏部新策。

她未惊未怒,仿佛在预料之中,只让霜杏备笔。

次日晨曦微明,她亲手写下和离书一封。

言辞平实,不责不怨,只道:“妾阮音,曾为君妻,今日愿还君以自由,还己以清静。”

她摁下印泥,放于桌案之上。

窗外一阵风起,茶盏微颤,香气氤氲,仿佛回到初见那年,帘下春风正好,茶未冷,人未凉。

如今茶倾人散,香尽灯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