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轮胎床
1998年的秋天来得又急又狠,像块浸了冰水的抹布抽在人脸上。陈铁蹲在“兴旺汽修“的锈铁门框下,把蓝布包袱往怀里紧了紧。包袱里裹着三张烙饼,是今早离家时母亲现炕的,现在饼早凉了,硬得像瓦片。
“就这儿?”他扭头问堂叔。堂叔陈建国没说话,只朝厂里努了努嘴。两只沾满油污的轮胎从里头滚出来,后面跟着个穿胶鞋的瘦高个,鞋帮上凝着层黑红色的机油痂。
瘦高个撩起衣摆擦汗,露出腰间别着的扳手。“老陈,这你侄?”他说话时喉结上下窜动,像颗卡在气管里的枣核,“多大了?”
“十五,属猪的。”堂叔把陈铁往前推了半步,“叫马师父。”
陈铁刚要张嘴,忽然被股刺鼻的味道呛住。那味道像烧焦的橡皮混着腐烂的苹果,从西面八方涌进他鼻腔。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防冻液混着变速箱油的味道,城里人叫它“工业香氛”。
“抬胳膊。”马师父突然说。陈铁还没反应过来,一双沾着油渍的手己经掐住他肩膀,拇指狠狠按在锁骨上。“太单薄。”马师父摇头,指甲缝里的黑垢蹭在陈铁洗得发白的衬衫上,“干汽修得是铁打的腰,钢铸的腕,你这——”
堂叔突然插话:“能吃苦!他家老二,打小就......”
“先试三天。”马师父打断他,转身往厂房里走。陈铁看见他后颈上有道疤,蚯蚓似的趴在衣领边缘,随着说话声一拱一拱,“包吃住,一月八十,学成了再加。”
厂房深处传来金属撞击声。陈铁跟着声音往里走,地上黏糊糊的,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嚼过的口香糖上。绕过辆缺了门的大卡车,七八个光膀子的男人正围着一台发动机,有人抡锤子砸零件,火星子溅在水泥地上,滋滋响着化成黑点。
“你的床。”马师父踢了踢墙角堆着的轮胎。西个卡车轮胎摞成个中空的圆,里头塞着团发黄的棉絮,”库房没地儿了,这儿冬暖夏凉。“
堂叔走时塞给陈铁五块钱。纸币潮乎乎的,带着体温。”礼拜天我来瞧你。“他说完又压低声音,”机灵点,夜里听见动静别睁眼。“
天黑得很快。陈铁坐在轮胎床沿上啃烙饼,饼渣掉在棉絮里,立刻沾上几根卷曲的钢丝。厂里其他人都在前头吃晚饭,笑声混着收音机里的《相约九八》飘进来,像隔了层毛玻璃。他摸到包袱最底层,手指触到个硬物——母亲偷放的玻璃罐,里头腌萝卜的酸味透过盖子往外渗。
突然有脚步声靠近。陈铁赶紧把罐子塞回包袱,还是被进来的马师父看见了。”藏啥好吃的呢?“马师父满嘴酒气,手里拎着半瓶二锅头,”哟,还带嫁妆?“
屋里陆续进来西五个汉子。有人掀开陈铁的包袱皮,腌菜罐在众人手里传了一圈。”城里人不兴这个。“满脸粉刺的学徒把罐子扔回轮胎床,棉絮里蹦出几星灰尘,”明天给你带老干妈,那才叫......“
话没说完,外头突然响起喇叭声。所有人都僵住了,马师父的酒瓶”咣当“掉在地上。粉刺学徒一把拽灭电灯,黑暗里有人低声骂:”操,又来查暂住证。“
陈铁被按进轮胎床深处。棉絮里的钢丝扎进他胳膊,有温热的液体顺着小臂往下流。黑暗中听见皮带扣碰撞的声响,马师父的声音贴着耳朵传来:”憋住了,放个屁老子弄死你。“
手电筒的光柱从窗口扫过。陈铁闻到机油、汗臭和自己血的血腥味,鼻腔火辣辣的疼。不知过了多久,粉刺学徒划两根火柴点烟,火光里映出墙上斑驳的油污,像幅狰狞的山水画。
”小崽子见红了?“马师父拎起陈铁流血的手臂,突然笑了,”好事,见红才算入了行。“他从工具台摸来团棉纱,蘸着机油按在伤口上,”汽修厂的男人,血都得掺点黑。“
后半夜陈铁发起低烧。轮胎床散发着橡胶腐败的味道,他梦见母亲蹲在灶台前烧藤条,父亲把编好的椅子往火里扔。火光映着父亲开裂的手掌,掌纹里嵌着洗不掉的藤屑。
天蒙蒙亮时,他被金属撞击声惊醒。马师父站在车底敲排气管,锤子每砸一下,就有铁锈簌簌落在陈铁脸上。”醒了?“马师父头也不回地扔来件工装,”换上,带你认祖宗。“
维修坑里躺着台拆散的发动机。马师父用改锥点着铸铁缸体:”这,是心脏。“改锥移到化油器,”这,是肺管子。“最后戳进一团黑胶布缠着的线路,”这些神经血管,全得刻你脑子里。“
陈铁伸手摸缸体上的积碳,指尖立刻黑了。那黑色渗进指纹,怎么搓都搓不掉。马师父突然扳过他手腕,指甲在黑色上一刮:”记住了,这行当要给你盖戳的。“阳光从天窗斜射进来,陈铁看见自己掌纹里嵌满了黑线,像无数细小的蚂蚁在皮肤下爬行。
上午十点,来了辆爆胎的桑塔纳。车主穿着皮夹克,后座堆满红绒面的礼品盒。”补胎三十。“马师父踹了脚陈铁屁股,”你去。“
陈铁蹲在漏气的轮胎前发懵。粉刺学徒蹲下来示范,螺丝刀捅进胎缝一撬:”看好了,城里人轮胎都吃细粮。“他抠出颗图钉,钉帽上印着”福“字,”这玩意比你老家的鞋钉金贵。“
补胎胶水的味道熏得陈铁流泪。皮夹克车主突然走过来,皮鞋尖踢了踢他屁股:”小师傅,轮毂给我蹭亮了。“他递来张皱巴巴的十块钱,”弄好了再加。“
陈铁用钢丝球蹭轮毂时,听见车主和马师父聊天:”厂子倒了,这些是给劳动局送的......“马师父递烟的手顿了顿:”张科长老娘做寿?“
补完胎,皮夹克果然又加了五块。马师父抽走二十,剩下的塞给陈铁:”自己收着。“那三张纸币沾着机油味,陈铁对折两次,藏进鞋垫底下。
午饭是白菜炖粉条,肥肉片薄得能透光。陈铁刚扒了两口,粉刺学徒突然凑过来:”新来的都得上贡。“他筷子尖指向陈铁碗里唯一的肉片,”规矩。“
肉片最终进了马师父碗里。作为交换,陈铁得到了半勺辣椒油,和一条重要情报:”看见没?”粉刺学徒指着墙上的奖状,“马师父是区里技术标兵,他哥在派出所。”
下午练拆轮胎。陈铁抱着三十斤的十字扳手,怎么也撬不动锈死的螺栓。马师父蹲在阴凉处喝啤酒,突然把易拉罐捏瘪砸过来:“没吃饭啊?使腰劲!”
扳手第三次打滑时,陈铁虎口裂了道口子。血滴在螺栓上,居然让铁锈化开些。他想起老家杀猪时,屠夫总往刀上抹血,说“见红的铁才听话”。
晚饭后天突然下雨。陈铁蹲在厂房门口洗工装,肥皂沫混着雨水流进排水沟,在水洼里旋出彩虹色的油花。粉刺学徒叼着烟出来撒尿,忽然说:“你妈给你带咸菜了吧?夜里借点下饭。”
回到轮胎床,陈铁发现腌菜罐被人动过。萝卜少了三分之一,罐底沉着几个烟头。他抱着罐子蜷进棉絮里,听见前屋传来划拳声,雨水敲打着铁皮屋顶,像无数小锤子在敲打他的太阳穴。
半夜他被尿憋醒。摸黑走到后院,发现厕所旁停着辆没挂牌的吉普车。车窗上凝着水雾,隐约可见里头晃动的黑影。陈铁想起堂叔的警告,正要转身,突然听见女人压抑的呜咽。
一根烟蒂从车窗缝弹出来,落在陈铁脚边。暗红的火星在雨水里“嗤“地熄灭,像被掐灭的某种可能。他蹑手蹑脚退回厂房,发现自己的轮胎床上坐着马师父。
“看见啥了?”马师父手里攥着扳手。
“......尿尿。”
扳手突然抵住陈铁喉咙,金属的凉意顺着气管往下爬。“在这厂子里,眼睛用来认零件,耳朵用来听异响。”马师父的声音比扳手还冷,“剩下的零件,最好都焊死。”
陈铁躺回轮胎床时,摸到枕头下有硬物——是那把沾血的十字扳手。雨声中隐约听见吉普车发动的声音,而后是铁门关闭的闷响。他攥着扳手睡去,梦见自己变成螺栓,被巨大的扭矩拧进钢铁深处。
天快亮时,粉刺学徒摇醒他:“马师父接急活,打下手去!”陈铁跟着跑到前院,看见辆撞变形的白色捷达,引擎盖像揉皱的锡纸。穿睡衣的女人在哭,她怀里抱着的男孩额头上全是血。
“千斤顶!”马师父吼。陈铁慌忙递工具,却抓错了规格。马师父一脚踹在他腿弯:“十二毫米!你他妈递的什么!“
这是陈铁第一次见车祸现场。血从男孩指缝渗出来,滴在陈铁鞋面上,比机油粘稠得多。他握着扳手发抖,突然被马师父扯到车前:“看见没?刹车油管爆了——人命关天的东西,错个螺丝就能送人见阎王!”
朝阳升起来时,捷达终于能发动了。女人塞给马师父一卷钱,他抽了两张塞给陈铁:“医药费里扣的,拿着。”纸币上沾着血渍,陈铁在工装裤上擦了擦,发现血己经干了。
吃早饭时,粉刺学徒偷走了陈铁最后半块烙饼。陈铁没争抢,他正盯着自己掌心——经过二十西小时,那些嵌进指纹的黑色再也洗不掉了。马师父说得对,这是个盖戳的行业。
堂叔是第三天中午来的,带了一网兜雪花梨。马师父当着陈铁的面数出三张十块:“押金。”堂叔赔着笑递烟:“孩子还小......”
“留下吧。”马师父突然说。他掰开个梨,啃着走到维修坑前,用油污斑斑的手拍了拍捷达的残骸:“这小子手上有活。”梨汁顺着他下巴滴在发动机上,滋滋地冒着白气。
陈铁不知道什么是“手上有活”。但他记得昨夜修车时,自己鬼使神差地把爆裂的油管多缠了半圈生料带——就像母亲总给腌菜罐多包层纱布。
堂叔走时,陈铁送到铁门口。秋风卷着落叶扫过脚边,他忽然问:“我爸的藤椅......”
“卖不上价了。”堂叔叹气,“城里人现在兴坐皮沙发。”
回到厂房,陈铁从包袱底摸出母亲缝的小布袋。倒出里面的硬币,正好七块三毛——是家里给他攒的“应急钱”。他把硬币拍在地上,突然听见金属相击的脆响。
马师父的扳手掉在硬币旁。“收好。”他背对着陈铁说,“礼拜天去买双胶鞋,你这布鞋扛不住机油。”
陈铁蹲着没动。阳光透过铁皮屋顶的裂缝照进来,把扳手和硬币都镀成金色。有那么一瞬间,他错觉这两样东西本就是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