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让他寻找这份名册,其目的,或许是为了扳倒朱勔,或许是为了掌控这份足以撼动朝局的筹码,又或者,有着更深层次、更不为人知的图谋。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目标,在“找到名册”这一点上,是暂时一致的。
这就是他可以利用的契机。
周邦彦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盏被神秘人留下的马灯上。
昏黄的灯光下,他仔细回忆着父亲周元德留下的那些残缺手札。
父亲当年身为拱圣营统领,对于苏杭造作局的许多隐秘之事,确实有所涉猎。
那些手札中,记载着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地名、暗语、以及一些奇特的符号。
以往,周邦彦只当是父亲随手记录的一些军中琐事,或是行军布阵的心得,并未深究。
但此刻,经由神秘人点拨,他才恍然大悟。
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记录,会不会就隐藏着通往那份名册的线索?
“拱圣营旧部……”
周邦彦又想起了神秘人提及的另一个关键点。
父亲当年统领的拱圣营,虽然在元符年间的宫廷兵变后,因受到牵连而被裁撤,骨干力量也大多流散。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然还有一些忠心耿耿的旧部,隐匿于市井之中,默默守护着拱圣营的传承与秘密。
如果能找到他们,或许,也能得到关于名册的线索。
只是,人海茫茫,他又身陷囹圄,如何才能联系上那些早己不知所踪的旧部?
周邦彦的思绪,如同在迷雾中穿行,艰难地寻找着方向。
他又想起了那名疤脸狱卒官靴上的朱砂红。
那种特殊的土质,明确地指向了艮岳。
这是否意味着,朱勔的一些核心机密,依旧藏匿在艮岳之中?
或者,这只是敌人故意抛出的烟雾,用以迷惑视听?
一个个疑问,如同潮水般在他脑海中翻涌。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他不仅要面对牢城营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与监视,要提防那些随时可能再次发难的狱卒。
更要警惕那个神秘势力可能设下的陷阱与圈套。
他手中的那枚木雕茶隼,既是联络的信物,也可能是一个随时会暴露他行踪的催命符。
他必须在三天之内,成功“意外身亡”,金蝉脱壳。
然后,在暗中展开调查,寻找那份名册。
时间,何其紧迫!
而他最大的牵挂,依然是李师师。
杨戬那句“对她的兴趣,可是浓厚得很呐”,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
他不敢想象,以杨戬的阴狠与变态,会对师师做出怎样的事情。
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周邦彦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所有的担忧与恐惧都压在心底。
他开始仔细观察这间水牢的环境。
石壁湿滑,布满青苔。污水浑浊,散发着恶臭。
除了那盏马灯,和身下那块勉强能让他坐下的石台,再无他物。
看似绝境,但周邦彦并没有放弃。
拱圣营的训练,早己让他养成了在任何绝境中寻找生机的本能。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水牢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异常。
墙角的滴水声,似乎带着某种固定的节奏。
石壁上青苔的生长方向,似乎也暗示着水牢内外的气流走向。
甚至连污水中漂浮的那些细小杂物,它们的形态和来源,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信息。
这些,都需要他用超乎常人的耐心和观察力,去一点点发掘,一点点破解。
夜,还很长。
这场以汴京城为棋盘,以无数人的性命与家国命运为赌注的生死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凶险、最残酷的阶段。
而他周邦彦,即便身处这暗无天日的牢城水牢,也绝不会放弃抗争。
他要忍辱图存,在黑暗中积蓄力量,砺亮自己的锋芒。
只为,在黎明到来的那一刻,能够撕裂这无边的黑暗,让正义的阳光,重新照耀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之上!
他缓缓闭上眼睛,续命丸的药力与金疮药的清凉,让他背上的伤痛减轻了许多。
他开始默默调息,努力恢复着体力,等待着,那不知何时会到来的……破局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