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书院的屋檐下还挂着昨夜未熄的灯笼。辰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那支刻有奇异纹路的毛笔,目光落在昨夜写下的几行字上:“明日,去找那本书。”
他还没来得及行动,门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辰兄!快起来!”骏驰的声音透着几分兴奋,“今日可是诗词大会的日子,你可不能缺席!”
辰风抬起头,看着推门而入的骏驰,无奈地笑了笑:“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对诗词没兴趣。”
“别废话了!”骏驰一把拉起他,不由分说地往外拽,“你若不参加,我这张脸往哪儿搁?”
辰风一边被拉着走,一边嘀咕:“你又不是参赛者,丢什么脸?”
“我可是向众人打包票了,说你一定能出彩!”骏驰边走边笑,“你要是不去,我这‘义气’二字可就白写了。”
辰风闻言只得作罢,任由骏驰带着他穿过书院的小径,一路来到设在讲堂外的诗词大会场地。
此时场中己坐了不少人,皆是书院中的才子佳人,雅琴也在其中,正与几位同窗低声交谈。她一见辰风到来,笑着招手:“辰公子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
辰风拱手回礼:“实非不愿,而是……不太擅长。”
“别谦虚了。”雅琴掩嘴轻笑,“你连现代菜式都能还原,诗词又有何难?”
这话倒是让辰风一时语塞。
比赛尚未开始,主持此次大会的先生正在调试案台,几名学子则忙着布置纸笔。气氛轻松而热烈,像是过节一般。
骏驰凑到辰风耳边低声道:“听说这次大会还有个神秘奖励,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辰风挑眉:“哦?那你为何不参加?”
“我?”骏驰咧嘴一笑,“我只会舞刀弄枪,哪会吟诗作对?还是你来更合适。”
辰风还未回应,那边己有学子高声宣布比赛开始。
第一轮比试为“即景题”,需根据现场布置的景致即兴赋诗一首,并当场朗诵。
此等题目对其他学子而言自是信手拈来,可辰风却有些犯难。他虽读过不少古诗,也略通文墨,但真要提笔创作,还真有点生疏。
他望着眼前的场景:几株梅树斜倚墙角,枝头几点红艳,雪意未尽,寒风拂面。这般景象,本该引人悲秋怀旧,但他心中却浮现出现代都市冬日的景象——街边热腾腾的汤锅、咖啡馆里温暖的灯光、地铁站口匆匆归家的人群。
他忽然有了灵感。
提笔蘸墨,片刻后,纸上便落下一行字:
**“雪落梅枝冷,风吹尘梦长。
不知千里外,灯火是否亮?”**
这一首小诗虽无华丽辞藻,却意境深远,尤其最后一句,道出了身处异乡之人的心境。
全场静了一瞬,随即响起掌声。
主持先生抚须点头:“妙哉,末句尤为动人。既有古人之思,又含今人之情,可谓古今交融。”
骏驰在一旁得意地冲他竖起大拇指:“我说你能行吧?”
第二轮为“破题论”,需针对一道古诗进行解读,并阐述其深意。
这正是辰风的强项。
他选的是王维的一首《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其他学子多从诗意、情感入手,辰风却另辟蹊径,结合现代心理学和建筑空间学,分析诗中所体现的“私密性”与“归属感”。
他说:“古人筑居讲究天人合一,这首诗看似闲适,实则描绘了一个极为理想的居住空间。人在幽篁之中,远离尘嚣,与自然共处,心灵得以安放。这种空间设计,在现代也被广泛运用,比如疗愈花园、冥想室等。”
此番解读令众人大开眼界。
主持先生频频颔首:“辰风此解,颇具新意,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轮最为激烈,乃“飞花令”,以“月”字为题,轮流作诗,不得重复,失误者淘汰。
此环节考验的是临场反应与诗词储备,辰风虽略有迟疑,但凭借前世积累,竟也应对自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他的诗句流畅自然,节奏把控得当,甚至在某一轮故意停顿,待对手紧张时再接续,反将对方逼入死角。
最终,辰风以绝对优势夺得本届诗词大会魁首。
消息传出,整个书院为之轰动。
“辰风竟是如此才子!”
“难怪他能在课堂上谈论奇术,在食堂点评菜肴!”
“此人果然非凡!”
骏驰拍着他的肩笑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你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辰风摇头苦笑:“我只是随心而作,没想到能得奖。”
“可不只是奖。”雅琴走过来,眼中带着几分探究,“主持先生刚刚私下告诉我,那位记下你诗句的老者,想要见你。”
“哦?”辰风眉头微挑。
“他说有要事相商,约你明日午后在书院后园见面。”
辰风心头一震,隐隐觉得,这事恐怕与那支笔上的纹路有关。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毛笔,指尖轻轻着那些符号,仿佛在触碰某个久远的秘密。
“看来,这座书院,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他正思索间,忽听身后有人唤他名字。
“辰公子,恭喜夺魁。”
回头一看,竟是昨日那位戴眼镜的学子,名叫林文昭。
他微微一笑,递来一张纸条:“这是你要找的那本书的名字,《食经考》,据说藏于藏书楼第三层最西侧的架子上。”
辰风接过纸条,心中一喜:“你怎么知道我在找它?”
林文昭眨眨眼:“你昨晚在房间里踱步时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辰风一愣:“你在外面偷听?”
“只是路过而己。”林文昭笑得狡黠,“不过,辰公子,既然你对古籍如此感兴趣,或许该注意一下,书院里有些人,对你也颇感兴趣。”
辰风心头一紧。
“什么意思?”
林文昭没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辰风站在原地,望着手中的纸条,良久未语。
夜色渐沉,书院的钟声再次响起。
远处的藏书楼依旧灯火未灭,仿佛在等待着他去揭开下一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