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烟云录
大汉帝国烟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帝国烟云录 > 第九章 周勃、陈平的蛰伏

第九章 周勃、陈平的蛰伏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帝国烟云录
作者:
骨潇
本章字数:
2782
更新时间:
2025-06-16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春,长安丞相府内,陈平斜倚在胡床上,望着案头堆积的竹简文书,神色慵懒。一旁的家丞小心翼翼禀报道:"太尉府又送来请柬,邀丞相明日赴宴。"陈平轻挥衣袖,漫不经心道:"回禀太尉,就说我抱恙在身,不便赴约。"话音未落,却见窗外闪过一道黑影——那是他与周勃秘密联络的死士。这场持续八年的"装聋作哑",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一、韬光养晦:功臣集团的生存智慧

刘邦驾崩后,吕后逐渐掌握朝政大权。面对吕氏专权的高压态势,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选择了隐忍。周勃身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却对吕后封诸吕为王的举动沉默不语;陈平贵为丞相,每日饮酒作乐,对朝中事务不闻不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有人讥讽陈平"日饮醇酒,戏妇女",他却充耳不闻,任由谣言西起。

这种"躺平"姿态,实则是精心策划的生存策略。吕后手段狠辣,先后铲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又以"人彘"震慑群臣。功臣集团深知,此时贸然反抗只会重蹈覆辙。他们表面顺从吕氏,甚至支持吕后封王之举,实则暗中观察局势,等待时机。正如陈平对周勃所言:"今太后势盛,不可与争。唯静以观变,方有转机。"

二、暗通款曲:隐秘的反抗联盟

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功臣集团与刘氏宗室早己结成秘密联盟。朱虚侯刘章虽身在长安为质,却与兄长齐王刘襄书信不断,随时准备起兵;琅琊王刘泽表面依附吕氏,实则为宗室传递情报。周勃与陈平更是频繁密会,通过家仆、死士传递消息,制定应对策略。

他们的联络极为隐秘:或借游猎之名在郊外碰头,或通过互赠礼物传递暗号。有一次,周勃送给陈平一盒东海进贡的鲍鱼,盒底夹层藏着吕氏军队布防图;陈平回赠的蜀锦中,则暗藏刘姓诸侯王的联络名单。这些细节在《史记》中虽未详述,但从"勃与平深相结"的记载中可见一斑。

三、以退为进:权力斗争中的心理博弈

周勃、陈平的隐忍,还包含着深刻的心理战术。他们故意在吕后面前示弱,让其放松警惕。吕后曾试探陈平:"闻君日饮美酒,不问政事,可有此事?"陈平跪地叩首:"臣本驽钝,幸得太后庇佑,方能享此清闲。"这番回答令吕后哈哈大笑,彻底打消疑虑。

与此同时,他们巧妙利用吕氏内部矛盾。吕后去世前,将南北军兵权分别交给侄子吕产、吕禄。周勃派人散布谣言,称"太后遗诏欲尽诛功臣",引发吕氏兄弟恐慌。吕禄本就怯弱,听闻谣言后更加动摇,甚至想交出兵权以保平安。这种离间计,为日后的政变埋下伏笔。

西、静待时机:暴风雨前的沉默

随着吕后病重,局势愈发紧张。周勃、陈平一面密切关注宫中动向,一面与齐王刘襄约定:一旦吕氏有变,齐王立即起兵,以"诛诸吕,立刘氏"为名号召天下。他们还暗中联络灌婴,让其在荥阳驻军,既防止吕氏外逃,又可接应齐王军队。

在这段时间里,功臣集团展现出惊人的耐心与定力。他们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静待最佳时机。正如陈平所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吕氏气盛,我等需待其衰,方可一击必胜。"这种战略眼光,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暮色降临,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中。丞相府内,陈平终于起身,望着北方喃喃自语:"齐王的军队,该出发了吧?"窗外,一场酝酿八年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大汉王朝。而周勃、陈平这两位看似慵懒的老臣,正以其卓越的谋略与隐忍,书写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权力传奇。正如《汉书》所评:"绛侯、陈平,安刘之功,千古传颂。非唯勇也,智亦绝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