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烟云录
大汉帝国烟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帝国烟云录 > 第4章 先入关中者王之

第4章 先入关中者王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帝国烟云录
作者:
骨潇
本章字数:
2670
更新时间:
2025-06-14

当项羽在巨鹿上演“破釜沉舟”的热血剧本时,刘邦正带着队伍玩起了“闯关游戏”。公元前207年的中原大地,反秦战场俨然变成了双男主剧本:一边是项羽与秦军主力硬碰硬,上演史诗级团战;另一边,刘邦则像个灵活的“野路子玩家”,专挑副本漏洞,硬是抢在所有人前面通关。这场看似不公平的竞争,实则藏着中国历史上最精妙的战略博弈。

1. 野路子的通关攻略

刘邦接到西征命令时,手头只有万余人马,面对函谷关、武关等天险,硬碰硬显然是送人头。但这位沛县出身的“草根玩家”深谙“曲线救国”之道——他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公关部队”,成员都是能言善辩的谋士,核心策略就两招:忽悠和偷袭。

攻打陈留时,刘邦听说当地县令是个“干饭人”,立刻派郦食其带着美酒佳肴上门:“您看秦朝都快凉透了,不如跟着我们吃香喝辣?”县令果然心动,结果酒宴正酣时,汉军突然冲入县衙,陈留不战而降。这套“鸿门宴2.0”战术屡试不爽,南阳郡守刚答应投降,刘邦转头就下令攻城,打得秦军措手不及。

相比之下,项羽的打法堪称“硬核玩家”。巨鹿之战中,他下令破釜沉舟,每个士兵只带三天口粮,硬是用五万兵力正面击溃秦军西十万。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虽然震撼,但也让项羽的部队元气大伤,给了刘邦可乘之机。

2. 武关下的心理战

当刘邦的军队抵达武关时,关中最后的屏障横亘眼前。这座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常打法至少要耗上数月。但刘邦玩起了“心理战”——他一边派使者给守将送去重金,承诺“投降封万户侯”;另一边却悄悄让周勃率精锐绕后,摆出大军压境的架势。

守将果然中计,放松了警惕。就在他准备出城受降时,汉军突然发动突袭,武关瞬间失守。这波“声东击西”的操作,比现代商战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早了几年。当刘邦的军队开进蓝田时,咸阳己经门户大开。

3. 咸阳城里的政治智慧

公元前206年十月,戏剧性的一幕上演:秦王子婴坐着白马拉的素车,脖子上系着象征臣服的绳子,捧着传国玉玺,出城向刘邦投降。这一刻,刘邦成了第一个进入咸阳的反秦义军领袖,距离“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承诺只有一步之遥。

但刘邦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此刻的咸阳就像一颗烫手山芋——项羽的西十万大军随时可能杀到,贸然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他做出了三个关键决策:

1. 约法三章:废除秦朝严苛律法,只保留“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三条,瞬间赢得关中百姓民心;

2. 还军灞上:放弃咸阳的奢华宫殿,把军队撤到城外驻扎,向天下表明自己无意独吞胜利果实;

3. 封锁函谷关:派兵驻守函谷关,试图阻止项羽入关,为自己争取谈判筹码。

这波操作堪称古代政治智慧的教科书。刘邦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的政治收益:既树立了“仁德之君”的形象,又保留了与项羽谈判的资本。但他没想到,最后一个决策彻底激怒了项羽——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对决,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本章结尾悬念)

刘邦在灞上军营中巡视时,突然接到急报:“项羽己攻破函谷关,正率大军向咸阳而来!”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刘邦握紧腰间佩剑,望着西方的漫天乌云,喃喃自语:“看来,这‘关中王’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啊……” 此时的他不会想到,几天后,一场决定命运的饭局,将彻底改变历史的走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