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葬岗伏击战大获全胜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通过秘密渠道传回了石桥村,也传到了沈墨位于青州府城附近那处隐蔽的落脚点。
石桥村内,一片欢腾!
村民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己!虽然沈先生不在村里,但赵队长带领护村队精锐,在城外打了一场漂亮仗,将凶狠的黑蛇帮打得落花流水,还抓了不少俘虏!这无疑是对前段时间小婉遇袭、村庄被窥伺的最好回应!
一时间,石桥村的士气空前高涨!村民们对沈墨的敬佩和信赖更是达到了顶峰!他们更加努力地生产、训练,将村庄建设得如同铁桶一般!
而在府城这边,沈墨虽然表面平静,内心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这次与柳家联手,不仅成功削弱了黑蛇帮的势力,更重要的是,验证了双方合作的有效性,也摸清了柳家一部分隐藏的实力(那些护卫高手的战斗力确实不凡)。
更关键的是,通过审问新抓获的黑蛇帮俘虏(特别是几个地位稍高的小头目),沈墨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情报。
这些俘虏交代,毒蛇炳确实与府衙的某些人有勾结,但具体是谁,他们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每次都是通过一个神秘的“中间人”联络。而且,毒蛇炳最近似乎真的搭上了一个“大靠山”,不仅得到了资金支持,还搞到了一批官府明令禁止私藏的强弓硬弩!这也是他敢于再次出来活动、甚至派人试探石桥村的底气所在!
“大靠山?强弓硬弩?”沈墨眼神微凝。私藏军械,这可是重罪!毒蛇炳的胆子未免太大了!他背后的“靠山”到底是谁?能量竟如此之大?
难道真的是高明远?或者……陈家?
沈墨感觉,水越来越深了。黑蛇帮这条线,似乎牵扯到了更深层次的利益勾结和权力斗争。
除了黑蛇帮这条线,沈墨派出的暗探,也陆续传回了一些关于府城动态的消息。
高明远最近依旧深居简出,除了正常的公务,很少公开露面,似乎在刻意保持低调。但他暗中调动安顺县差役和乡勇的迹象却越来越明显。据吴书吏冒着风险探听到的消息,高明远似乎在等一个“契机”,或者说,在等一个“命令”。
陈子昂则依旧上蹿下跳,不遗余力地在士林和市井间散播对沈墨不利的谣言。虽然乱葬岗一战的消息传来后,关于沈墨“勾结匪类”的说法不攻自破(毕竟是他联合柳家剿灭了匪徒),但陈子昂立刻转变方向,开始着重渲染沈墨“心狠手辣”、“手段酷烈”,甚至将乱葬岗的血腥场面添油加醋地描绘出来,试图将沈墨塑造成一个“杀人如麻”的“酷吏”形象,引起士林清流的反感。
“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沈墨冷笑。看来陈子昂是铁了心要在他参加乡试这件事上做文章了。
同时,关于那本《兵略》和“庙里香”的调查,也有了一些微小的进展。
负责调查的书吏同乡回报,府城几大兵器库和军械所的记录中,并未发现有类似《兵略》印记的记载。但一位曾在边军服役的老兵却辨认出,那种模糊的梅纹印记,似乎与北境某个己经覆灭的小国——“北燕国”的王室徽记有些相似!
北燕国?!这与白狼国又有什么关系?沈墨感到更加困惑。
而负责调查香火的暗探则发现,府城西郊有一座名为“镇北观”的道观,香火并不算鼎盛,但据说观里的“静心香”颇为独特,有凝神静气之效,常有一些军中将校和退役老兵前去烧香祈福。而且,这座道观的位置,距离上次发现“可疑客商”踪迹的区域不远!
镇北观?军中将校?静心香?
这些零散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似乎在隐隐指向某个方向,但中间还缺少关键的链条将它们串联起来。
沈墨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整理,心中思绪万千。
敌人隐藏得很深,线索也扑朔迷离。看来,想要彻底查清真相,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当务之急,还是即将到来的乡试!
只要能在乡试中取得好成绩,获得举人功名,他就能拥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无论是要自保、发展,还是调查真相、报仇雪恨,都将更有底气!
距离乡试开考只剩下不到十天时间。
沈墨收敛心神,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最后的备考之中。他摒弃了外界的纷纷扰扰,将自己沉浸在浩瀚的书海之中,温习经义,揣摩时文,推敲策论。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心性的考验。他必须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这场关乎命运的挑战!
就在沈墨全力备考之际,石桥村那边,也终于传来了一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好消息——
小婉,在昏迷了近一个月后,意识彻底清醒,己经能够开口说话,并且在家人的搀扶下,可以下地慢慢行走了!虽然身体依然虚弱,记忆也还有些模糊,但她终究是挺过了最危险的关头,正在一天天康复!
得知这个消息,沈墨一首紧绷的心弦,终于彻底放松下来。那一刻,他甚至有种抛下一切,立刻飞奔回石桥村,亲眼看看妹妹的冲动。
但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必须先打赢眼前这场仗!为了小婉,为了家人,为了石桥村,更为了自己!
“小婉,等着哥哥!”沈墨在心中默默说道,“等哥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他深吸一口气,将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深深埋藏心底,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而专注。
青州府!乡试!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