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跋涉,姬昌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渭水南岸。时值仲春,渭水两岸杨柳依依,桃花灼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渭水却波涛汹涌,奔腾不息,浊浪排空,拍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天命的玄机。
姬昌立于岸边高岗之上,宽大的衣袖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凝视着这滔滔江水,心中感慨万千。临行前,散宜生曾向他禀报:“主公,近日有樵夫传言,渭水北岸有一白发老者,常于渭水之畔垂钓。此人谈吐不凡,有经天纬地之才。”姬昌听闻,心中一动,想起梦中飞熊入帐的异象,当即决定亲自前往寻访。
“来人。”姬昌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身对随从说道:“传令下去,在渭水南岸安营扎寨,稍作休整。”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却又带着几分难掩的期待。侍从们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就在岸边高地处搭建起了营帐。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姬昌便带着南宫适等几位心腹重臣,乘舟渡河前往北岸。临行前,他特意叮嘱散宜生留在西岐,处理政务,安抚民心。晨雾笼罩着渭水,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丹青。船桨划破平静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姬昌站在船头,衣袂飘飘,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北岸的每一个角落。
登岸后,一行人沿着渭水北岸缓缓前行。时值三月,岸边草木葱茏,野花遍地。远处青山如黛,近处流水潺潺。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然而姬昌却无心欣赏这春日美景,他的全部心神都系在那位传说中的贤者身上。
“主公,己经查到了。”南宫适上前一步,低声道:“根据我们查到的消息,最近有一位老者定居此处,据说常在此处垂钓,只是根据附近村民所说,此人行为怪异,用首钩钓鱼,还自称‘愿者上钩’。”
姬昌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此必是高人异士!速速带路。”
将士立即带路,来到渭水一侧,拨开茂密的芦苇丛,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河岸边一处突出的石头伸入渭水,石头之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襟危坐。老者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脚踏芒鞋。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老者手中握着着一根鱼竿,浮漂悬在水面之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姬昌定睛细看,只见这位老者虽然满头白发,但双目炯炯有神,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比起自己还要大上不少。
老者只是坐着,身形却不同寻常老翁那般佝偻,更像是一个二三十多岁的壮年男子。
“此人必是那散益生口中所说的高人姜尚无疑!”姬昌心中暗喜,立即整肃衣冠,走到老者背后,恭敬地深施一礼:“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姬昌不揣冒昧,特来相邀,望先生出山相助,共襄盛举。”
老者缓缓回头,目光如电,在姬昌身上扫过。那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却又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
“西伯侯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老者的声音浑厚有力,与他的相貌倒是很不相称。:“老朽山野之人,何德何能,敢劳侯爷亲自来访?”
姬昌见老者一言道破自己身份,再次鞠身行礼:“先生学究天人,通晓古今。如今天下人皇虽励精图治,推行新政,然世间之理早己定下,祖制又如何能改?姬昌虽不才,然蒙祖宗庇佑,承先辈遗志,素怀济世安民之心。若得先生运筹帷幄,匡扶正道,使天下归于清明,纲纪得以整肃,不仅可保万民安居乐业,更能使社稷长治久安,实乃苍生之幸,天下之福。”
姜子牙微微一笑,却摇头道:“西伯侯诚意可感天地,然老朽不过一介钓叟,终日与渭水为伴,早己习惯闲散。治国安邦之事,非我所长,侯爷何必屈尊相邀?”
姬昌闻言,神色不变,反而更加恭敬,再次躬身行礼:“先生高才,昌虽愚钝,亦知天命所归。昔日尧舜求贤,禹拜皋陶,皆因天下非一人可治,需得明主与贤臣共辅。先生若嫌侯爵之位微薄,昌愿以师礼相待,与先生同席而食,共论天下大势。”
姜子牙微微摇头,笑道:“西伯侯好意,老朽心领了。不过老朽观今日天下,商王革新朝政,推行新法,虽举措激烈,却非暴虐之君。老朽一介草民,何必卷入朝堂纷争?”
姬昌闻言并不意外,反而正色道:“先生明鉴。商王改革虽用心良苦,然操之过急,以致诸侯离心,百姓怨声载道。昌虽远在岐山,亦闻朝歌百姓‘苛政猛于虎’之叹。先生乃当世大贤,若不出山匡正时弊,恐怕天下苍生难逃此劫。”
姜子牙轻抚钓竿,目光深邃:“侯爷所言极是。然老朽己惯看风云变幻,不欲再涉足庙堂之争。”
姬昌索性席地而坐,恳切道:“先生可知,岐山百姓虽安居乐业,却常忧心朝堂变法过激,恐有覆巢之忧。昌虽勤政爱民,却苦无良策应对。若得先生指点,或可保周室社稷安稳,百姓免遭涂炭。先生忍心见天下苍生受难而不救?”
姜子牙轻提鱼竿,那悬着的首钩在阳光下闪着古怪的光。他悠悠道:“侯爷可曾见过真正的钓者?”不等回答,便自顾自说道:“世人钓鱼,用弯钩藏饵,诱鱼上钩。可这般钓法,钓得的不过是贪嘴之鱼。”
他手腕一翻,首钩在水中划出银弧:“老朽这首钩钓鱼,看似荒谬,实则大有深意——不设诱饵,不藏机巧,任鱼儿自来自去。能咬钩者,必是自愿上钩的明白鱼。”
姬昌若有所思:“先生是说......”
姜子牙突然目光如炬:“治国如同钓鱼。商王用严刑峻法为钩,以爵禄赏赐为饵,看似网罗天下,实则逼得忠臣隐退,贤士远遁。老朽要钓的,是能看透这'愿者上钩'西字的明君!”
“不诱于饵,不迫于势,不惧于威,不惑于利。如此,方为真愿。”
说罢猛地提起鱼竿,空钩上竟真的挂着一条银鳞小鱼——那鱼儿挣扎着,却始终不松口。
姜子牙抚掌大笑:“今日果然钓得一条‘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