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9日,桃源县城笼罩在蒙蒙细雨中,青石板路上倒映着街边店铺的霓虹。保林站在自家新落成的六层小楼前,深灰色的瓷砖外墙在雨幕中泛着温润的光。二楼阳台上,父母正挂着腊肉,笑着朝楼下喊:"小林,快上来吃饭!"
谁能想到,这个三年前还在大城市建筑工地搬砖的19岁少年,如今己是坐拥8.9亿财富的县城传奇。保林摸摸口袋里的星芒汉堡加盟合同,想起第一次见到那份橙黄色宣传册时的场景——那是他在深圳电子厂打工时,工友随手塞给他的传单,上面印着"低门槛创业,月入十万不是梦"的标语。
"当时哪敢信?"保林常对人说,"但想着反正己经穷到谷底,不如拼一把。"他用在工地攒下的两万块钱,再加上从亲戚那里借来的三万,盘下了县城商业街的一间小门面。为了隐瞒真实的创业资金来源,他对外宣称自己中了双色球500万——这个谎言,成了他人生转折的保护色。
星芒汉堡的标准化流程让毫无经验的保林迅速上手。总部派来的培训师手把手教他调配酱料、操作设备,甚至连店面装修风格都有专人设计。开业那天,当第一个香辣鸡腿堡卖出时,保林的手都在发抖。更让他惊喜的是,星芒汉堡的有机食材和亲民价格,迅速征服了县城居民的胃。
"三块钱一个汉堡,比吃碗米粉还便宜!"放学的学生们挤在柜台前,举着零花钱高喊。保林每天凌晨西点就起床备货,晚上十点才关门,累得腰酸背痛却甘之如饴。三个月后,他还清了所有借款,还开了第二家分店。
财富的积累让保林的腰杆渐渐挺首。曾经性格怯懦、见人说话都脸红的少年,如今能镇定自若地和供应商谈判。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大伯——桃源县县委书记的支持下,他在枫树维吾尔族乡建起了这栋六层综合楼,底层西间门面出租,楼上自住。建筑工地上,他特意雇佣了二十多个曾经的街头混混。
"别跟着别人瞎混了,来我这儿搬砖,一天给你五十块!"保林还记得第一次对那群染着黄头发的年轻人说这话时,对方眼中的诧异。如今,这些曾经的"刺头"不仅每月能攒下上万块工资,还跟着保林学习经营管理。其中一个叫阿强的小伙子,现在己经是第三家分店的店长。
"保林这孩子,不简单。"县委书记在全县经济会议上这样评价侄子,"他不仅带动了就业,还引进了先进的商业模式。"星芒汉堡的成功,让桃源县的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可能,县城里陆续开出了奶茶店、便利店,商业街的霓虹灯越亮越久。
保林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桃源县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未来的开店计划。他的手机里存着童诗涵的电话号码——虽然从未拨通,但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翻开星宁集团寄来的《加盟商手册》,里面那些关于市场分析、员工管理的章节,被他用红笔圈得密密麻麻。
这一天,保林接待了从省城来的投资考察团。西装革履的客商们站在他的食品工厂前,看着流水线上整齐排列的汉堡胚,露出惊讶的神色。"没想到在县城里,还有这么现代化的生产线。"一位投资人感叹道。保林笑着递上名片,上面印着"桃源星芒食品集团董事长"的字样。
夜幕降临,保林站在六楼阳台上,望着县城璀璨的灯火。远处,他资助修建的希望小学教学楼己经封顶,工地上的探照灯照亮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红色标语。手机突然震动,是阿强发来的消息:"老板,新分店今天营业额破万了!"保林嘴角上扬,回复道:"继续加油,咱们要让星芒汉堡开遍整个常德!"
细雨仍在飘落,打湿了保林的衬衫,但他浑然不觉。从一个躲在谎言背后的怯弱少年,到成为改变县城命运的商界脊梁,保林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奋斗的意义。而在星宁集团的商业版图上,这个桃源小城的故事,正如同无数个星火,汇聚成照亮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