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学院,地下三层,中央典籍库。
空气是死的。
冰冷,干燥,混杂着老旧纸张的陈腐气味和服务器机组散发出的微弱臭氧味。这里没有窗户,唯一的光源来自天花板上无数条白得瘆人的LED灯带,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毫无隐私可言。
庞大的空间被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智能书架分割成无数条狭窄的通道。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中央那片开阔地。一个由数百块屏幕组成的巨大环形工作台,正幽幽地闪烁着光芒,上面滚动的数据流像是某种活物的血管,奔流不息。
《命理学大典》的编纂工作,己经进入了最后一小时。
这是集结了全球数千名顶尖学者,耗费了整整二十年心血的宏大工程。一百卷,近亿字的篇幅,试图将自林青阳祖师爷开创“新命理学”以来,人类对于命运规律的所有认知、探索与实践,尽数囊括其中。
理论,实践,历史,流派,乃至那些曾被视为禁忌的、与《玉匣真本》和《太乙金钥》相关的深奥秘术,都被小心翼翼地拆解、分析、归纳,最终以一种严谨的学术语言,封存在这一百卷巨著之中。
这是人类第一次,试图为“命运”这门最古老、最神秘的学问,立下一座完整的、系统的丰碑。
典籍库内鸦雀无声,只有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声像是某种紧张的背景音乐。几十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围在环形工作台外,神情肃穆得像是在等待一场审判。他们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团队,每一个人,都是当今命理学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陈院长站在主控台前,他曾是林青阳祖师爷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如今己是明理学院的掌舵人。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有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中央主屏幕上那个鲜红的倒计时。
“最后的校验程序,‘天元’部分与‘地脉’部分的逻辑桥接,还存在一个0.01%的悖论冲突。”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干涩地报告,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一下。
这个悖论,他们己经卡了三天三夜。
“天元”部分,是大典的核心理论,阐述的是宇宙星象、时间周期这些宏观规律。而“地脉”部分,则详述了风水、地气等微观环境的影响。两者本该如阴阳两仪,完美契合。但不知为何,在最终的数据模型里,两者之间总有一个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逻辑奇点无法弥合。
这个奇点,就像一根扎在血肉里的刺,不拔掉,整部大典就不算真正地“圆满”。
“用‘浑天算法’再跑一遍。”一位老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疲惫。
“试过了,王教授,”研究员摇了摇头,“‘浑天算法’的精度不够,强行弥合,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在极端推演下产生逻辑雪崩。”
“那就用‘归藏模型’!”
“也不行,‘归藏模型’的兼容性太差,会排斥‘地脉’篇里超过三成的实证案例。”
争论声再次响起,焦躁的情绪如同病毒般在人群中蔓延。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每一个方案都很快被其他人以无可辩驳的理由否决。这就像面对一扇被锁上的门,他们尝试了所有钥匙,却无一能够转动锁芯。
角落里,一个年轻人一首沉默着。
他叫林明远,是林青阳的玄孙。
他不是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只是一个刚从学院毕业不久的实习生,因为身份特殊,才被特许在这里观摩。他看着那些在学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一个个束手无策,内心那股与生俱来的压力,几乎要将他的胸膛压垮。
曾祖父……
这个名字像一座山,压在他整个成长的岁月里。所有人都说他天赋异禀,是林家血脉的延续。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距离那个传说中的男人有多遥远。他甚至无法完全理解曾祖父留下的那些笔记。
他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的,正是曾祖父的一份私人手稿。这份手稿并未收录进大典,因为它太过……私人,也太过离经叛道。
里面有一句话,他反复看了无数遍。
“所谓天地,非为对立,实为映照。天之变,映于地;地之动,亦刻于天。其间介质,非气,非力,乃人心也。”
人心?
一个多么唯心,多么不“科学”的答案。
在场的任何一位学者,都不会接受将“人心”这种无法量化的变量,作为弥合宇宙规律的逻辑桥接。这会被视为学术上的倒退,是对祖师爷理性精神的背叛。
林明远的手指在颤抖。
说,还是不说?
说了,可能被当成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笑话。不说,他眼睁睁看着所有人心力交瘁,看着曾祖父毕生心血的结晶,留下一个永恒的遗憾。
他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那个微小的、刺眼的逻辑奇点。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那个奇点,像一只眼睛。
一只正在凝视着他们的眼睛。
仿佛整个宇宙的规律,都在通过这个小小的缺口,嘲笑着人类的自以为是。
“我……我有一个想法。”
林明远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寂的池塘。所有争论瞬间停止,几十道锐利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他。有惊讶,有不屑,也有几分好奇。
陈院长转过头,看着这个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孩子,目光中带着一丝鼓励:“明远,你说。”
“我……”林明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我认为,‘天元’和‘地脉’之间,缺少的不是一个算法,或者一个模型。而是……一个‘观测者’。”
“观测者?”王教授皱起了眉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你在说什么胡话?我们所有人不都是观测者吗?这部大典,不就是我们观测世界的结果吗?”
“不一样的,王教授。”林明远鼓起勇气,站了出来,走到了环形工作台的中央。他将自己的平板电脑连接到主屏幕,调出了曾祖父的那段手稿。
“曾祖父认为,当命理学的推演达到宇宙宏观与微观的临界点时,规律本身会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就像你没打开盒子前,永远不知道里面的猫是死是活一样。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强大的‘心念’作为锚点,去‘确认’那个结果。这个心念,就是所谓的‘观测者’。”
“荒谬!”王教授立刻反驳,“这是玄学!不是科学!林青阳祖师爷一生致力于将命理学系统化、学术化,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唯心的东西!”
“但祖师爷也说过,命理学的尽头是哲学,更是心学!”另一个支持林青阳晚年思想的教授反驳道。
“心学不能作为数据模型!”
“那你们现在有更好的办法吗?”
现场再次陷入了剑拔弩张的氛围。
“够了。”
陈院长低喝一声,止住了所有争吵。他的目光在林明远年轻而坚定的脸上停留了许久,又缓缓扫过屏幕上那段看似疯狂的手稿。
他想起了师父林青阳晚年时,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对着星空发呆。那时候他问师父在看什么,师父说,我在等一个答案。
或许,这就是答案。
“按明远说的做。”陈院长做出了决定。
全场哗然。
“院长,这太冒险了!如果失败,核心数据库可能会因为引入非法变量而崩溃!”王教授急道。
“我来承担责任。”陈院长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而且,我相信他,就像当年,我相信我师父一样。”
他看向林明远,沉声问道:“需要怎么做?”
林明远闭上眼睛,脑海中回忆着曾祖父笔记里的每一个细节。那更像是一种……仪式的步骤。
“清空所有冗余算法,只保留‘天元’和‘地脉’两大基础模块。然后,需要一个人……坐在主控台前,将自己的精神力,或者说……意念,通过生物电传感器,连接到系统核心。”
“谁来?”有人问。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林明远身上。
是他提出的理论,自然该由他来实践。
林明远的心脏狂跳起来。他要用自己的“心”,去承接整个人类数十年积累的、关于命运的全部智慧?他能承受得住吗?那会不会像把一条小溪接入一片大海,瞬间就会被吞噬得连渣都不剩?
他感到一阵眩晕,双腿发软。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掌,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是陈院长。
“别怕,”老人温和地说,“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你身后。而且,你身体里,流着他的血。”
林明远看着院长眼中那份深沉的信任,混乱的心绪奇迹般地平静下来。他点了点头,一步步走向那个仿佛王座般的主控台,坐了下来。
工作人员迅速将几个银色的传感器贴在他的太阳穴和手腕上。
冰冷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哆嗦。
“准备好了吗?”陈院长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
“准备好了。”
“倒计时,十,九,八……”
林明远闭上了眼睛,按照曾祖父笔记里记载的“明心见性”法门,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他摒弃一切杂念,脑中只剩下那个纯粹的信念——
“天人合一,万法归宗。”
“三,二,一!启动!”
“嗡——”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瞬间从传感器涌入他的大脑!
那不是电流,也不是数据。那是一种……意识的洪流!
无数的画面、符号、星图、卦象、人脸、历史的片段、未来的可能……如同宇宙大爆炸一般,在他的脑海中炸开!他感觉自己的灵魂被抽离了身体,被抛入了一个由命运法则构成的无垠星海之中。
他看到了星辰的生灭,看到了王朝的兴衰。
他看到了一个孤苦的少年在爷爷的葬礼上独自落泪。
他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命理宗师,为了预警灾难,耗尽自己的生命。
那是曾祖父的一生。
他甚至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坐在这里,承受着这一切。
痛苦!
无法形容的痛苦!他的大脑像要被撕裂,每一根神经都在尖叫。
“坚持住!明远!”陈院长的吼声像是一道惊雷,将他濒临崩溃的意识拉了回来。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布满了血丝。他看到了主屏幕上,那个逻辑奇点正在疯狂地闪烁、变形,仿佛一个即将诞生的宇宙。
“就是现在!”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怒吼,“给我——合!”
他将自己全部的意念,凝聚成一把无形的利剑,狠狠地刺向那个奇点!
下一秒。
整个典籍库的灯光,猛地熄灭。
陷入了一片死寂的黑暗。
只有环形工作台和所有服务器机组,同时亮起了一种诡异的、仿佛具有生命质感的白金色光芒。空气中发出“噼啪”的静电声,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了整个空间,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仿佛有什么伟大的存在,降临了。
这异象只持续了短短三秒。
灯光恢复,光芒散去,威压消失。
主屏幕上,那个困扰了所有人三天的逻辑奇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行绿色的、清晰的文字。
【《命理学大典》全一百卷,编纂完成。逻辑自洽率:100%。】
成功了。
短暂的沉寂后,整个典籍库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老教授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互相拥抱,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林明远在椅子上,浑身被汗水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他赢了,他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曾祖父。巨大的喜悦和疲惫感交织在一起,让他只想就这么睡过去。
陈院长快步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和欣慰。
“好孩子,你做到了。你没有给你曾祖父丢脸。”
就在这时,主控台的警报器,忽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不和谐的“嘀”声。
欢呼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看向屏幕。
只见那行绿色的大字下面,又多出了一行小字,是猩红色的,像是系统滴下的血。
【警告:检测到未知数据溢出,生成冗余卷。】
【《命理学大典》,第一百零一卷,正在生成……】
屏幕上,一个崭新的、空白的卷宗图标,凭空出现。
它的名字,就是——第一百零一卷。
整个典籍库,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法理解的惊骇。
一百卷是大圆满之数,是人类智慧的极限。
那这第一百零一卷……
又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