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竹器就到朝中当官了
买个竹器就到朝中当官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买个竹器就到朝中当官了 > 第15章 蛛丝马迹

第15章 蛛丝马迹

加入书架
书名:
买个竹器就到朝中当官了
作者:
云游无敌
本章字数:
7982
更新时间:
2025-05-14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照进窗棂,王临就睁开了眼睛。他轻手轻脚地绕过还在熟睡的张铁柱,从枕头下摸出一把精致的竹柄小刀——这是他按照前世军用匕首的样式亲手制作的,锋利无比。

"临弟,起这么早?"张铁柱迷迷糊糊地嘟囔着。

王临将小刀藏进袖中:"去院子里练会儿功。"

院子里,十几个"青林卫"的小伙子己经在晨练了。见王临出来,纷纷行礼问好。王临摆摆手,独自走到角落的一棵老槐树下,开始练习前世学过的格斗技巧。虽然六岁孩童的身体限制了很多动作,但基本的招式还能施展。

"手腕再压低三分,下盘要稳。"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王临心头一凛,迅速转身,只见柳文谦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手里还捧着一叠账本。

"柳先生也懂武艺?"王临收起架势,故作天真地问。

柳文谦笑了笑:"家父曾是镖师,小时候跟着学过几招粗浅功夫。"他话锋一转,"东家刚才那套招式,倒是精妙非常,不知从何处学来?"

王临心头警铃大作。这几日他确实有些大意了,竟在人前演练现代格斗术。他眨了眨眼睛,露出孩童特有的天真表情:"梦里有个白胡子老爷爷教的!"

柳文谦将信将疑,但也没再追问,转而说起正事:"东家,这是上个月的账目,请您过目。"

王临接过账本,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书房。刚坐下没多久,李虎就急匆匆地跑来报告:"东家,那个吴先生又来了,还带了个穿官服的人!"

王临与柳文谦对视一眼,心下了然。自上次周德海夜闯工坊被抓,己经过去了七天。这期间他派李虎暗中调查,发现那吴先生果然不简单——不仅住在府衙官驿,还经常出入知府内宅。

"请他们到正堂奉茶。"王临整了整衣冠,低声对柳文谦说,"把那份简化版图纸准备好。"

正堂里,吴先生正与一个身着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低声交谈。见王临进来,两人立刻停止说话。

"王小东家,叨扰了。"吴先生拱手道,"这位是工部水部司的郑主事,专程为水力纺车而来。"

郑主事上下打量着王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果然是个娃娃。吴先生说你能造水力纺车,本官起初还不信。"

王临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郑大人远道而来,小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郑主事摆摆手:"免礼。本官奉尚书大人之命,来考察你这水力纺车。若真如传言所说,工部有意采购一批,用于江南织造局。"

王临心头一跳。江南织造局是专供皇室用度的官办作坊,若能搭上这条线,不仅生意有了保障,还能获得官方背书。

"郑大人厚爱,小子受宠若惊。"王临恭敬地说,"不如移步工坊,实地查看?"

一行人来到工坊。二十台水力纺车正在赶制中,工匠们见东家带着官老爷进来,纷纷停下手中活计行礼。

郑主事仔细检查了半成品,又询问了几个技术细节,王临对答如流。渐渐地,郑主事脸上的怀疑变成了惊讶,最后竟露出几分钦佩。

"妙!太妙了!"郑主事拍案叫绝,"这齿轮传动比设计精妙,分纱装置更是巧夺天工!小娃娃,这些真是你想出来的?"

王临谦虚地说:"小子只是喜欢琢磨些小玩意儿,让大人见笑了。"

郑主事转向吴先生:"回去禀报尚书大人,此物确实可用。首批订购五十台,尽快运往江南。"

吴先生面露难色:"郑大人,这娃娃要价可不低..."

"无妨。"郑主事大手一挥,"只要东西好,价钱不是问题。朝廷还差这点银子?"

王临心中暗喜,但表面不露声色:"多谢郑大人赏识。不过..."他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小子斗胆请求,每台纺车上都要刻'青林制'三个字。"王临壮着胆子说,"另外,希望朝廷能给个正式批文,准许民间使用此技术。"

郑主事眉头一皱:"这是为何?"

"实不相瞒,"王临露出孩童特有的委屈表情,"前些日子有人诬告小子偷窃工部图纸,差点惹来大祸。若有朝廷批文,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郑主事与吴先生交换了个眼色,沉吟片刻:"此事本官做不了主,需请示尚书大人。不过..."他摸了摸下巴,"若你能在两个月内交付五十台纺车,本官可代为周旋。"

"一言为定!"王临一口答应,"小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所托。"

送走郑主事和吴先生,柳文谦忧心忡忡地说:"东家,两个月五十台,这任务太重了。咱们现在一个月最多完成十五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临胸有成竹,"从今天起,纺车工匠月钱翻倍,完成定额另有奖励。再招三十个学徒,专做简单部件。"

柳文谦快速计算着:"这样一来,每月工钱支出就要增加一百多两..."

"值得。"王临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拿下朝廷订单,以后就没人敢轻易动我们了。"

接下来的日子,青林竹器坊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工坊日夜赶工,新招募的工匠在老师傅带领下迅速成长。王临则亲自监督每一道关键工序,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

一天深夜,王临正在灯下研究新图纸,窗外突然传来三声猫叫——这是李虎的暗号。

"进来。"王临低声道。

李虎鬼魅般溜进房间,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东家,查到了!那个吴先生果然有问题!"

王临眼睛一亮:"慢慢说。"

"我按您的吩咐,跟踪了吴先生的随从。"李虎压低声音,"发现他们偷偷去了城西的一处宅子,里面住着个姓徐的商人,正是永昌号东家李永昌的妻弟!"

王临猛地站起身:"果然如此!我就觉得那吴先生来得蹊跷。"

"还有更蹊跷的。"李虎继续道,"那徐商人前天夜里秘密会见了周德海的侄子,给了他一包银子。"

王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永昌号虽然倒了,但其背后的势力并未死心,竟想借工部之名来窃取技术!

"李虎,继续盯着那徐商人,但不要打草惊蛇。"王临吩咐道,"另外,查查他和郑主事是什么关系。"

李虎领命而去。王临吹灭油灯,在黑暗中静静思索。这场博弈越来越复杂了,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次日清晨,王临刚起床,张铁柱就急匆匆地跑来:"临弟,不好了!工坊昨晚遭贼了!"

王临心头一紧:"丢了什么?"

"奇怪就奇怪在这儿,"张铁柱挠挠头,"什么都没丢,但有人翻动了纺车图纸,还测量了几个关键部件。"

王临冷笑一声:"果然来了。"他立刻召集所有参与纺车制作的工匠,挨个询问昨晚的行踪。

经过仔细排查,嫌疑集中在一个叫马三的学徒身上。此人半个月前才入工坊,但学东西特别快,己经能参与一些简单部件的制作了。

"马三人呢?"王临问。

"今早告假了,说是老娘病了。"工头回答。

王临立刻派李虎去马三家查看,果然人去屋空。邻居说,马三昨天半夜就带着包袱离开了,说是要去府城谋生。

"追!"王临当机立断,"他一定是去给徐商人送情报了!"

张铁柱带着五个"青林卫"的好手,骑马首奔府城。王临则留在县城,一边加强工坊防卫,一边派人去府衙报信。

傍晚时分,张铁柱回来了,还押着鼻青脸肿的马三。

"临弟,逮着了!"张铁柱兴冲冲地说,"这厮果然去了徐商人那里,正准备交图纸呢!"

王临亲自审问马三。起初他还嘴硬,但在张铁柱的"特殊照顾"下,很快就招供了:他是徐商人安插的卧底,任务就是窃取水力纺车的核心技术。

"徐商人给了你多少钱?"王临冷声问。

"二...二十两银子..."马三哆哆嗦嗦地说。

王临嗤笑一声:"为了二十两就出卖东家?"他转向张铁柱,"把人交给县衙,就说抓到个窃贼。"

马三一听要见官,顿时慌了:"东家饶命!小的还有情报!徐商人背后还有人,是个京城来的大官!"

王临心头一震:"说清楚!"

"小的只听徐商人说...说什么'侍郎大人'己经安排好了,只要拿到图纸,就能让东家您...您吃不了兜着走..."马三结结巴巴地说。

王临与柳文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事情比想象的更复杂,竟然牵扯到了京城的侍郎!

"先押下去。"王临挥挥手,等马三被带走后,才沉声道,"看来我们卷入了一场大博弈。"

柳文谦忧心忡忡:"东家,这己经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若真涉及朝堂争斗..."

"无妨。"王临目光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有人想玩,我们就奉陪到底!"

他立刻做了三项部署:一是加强工坊防卫,所有核心技术部件分开制作;二是派李虎带人密切监视徐商人一伙的动向;三是亲自去拜访赵德昌,通过他的关系打听那位"侍郎大人"的底细。

三天后,李虎带回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徐商人突然离开了府城,据说是去了京城。而同一天,郑主事也匆匆返回了京城,连说好的第二批定金都没付。

"情况不妙。"柳文谦脸色发白,"他们一定是去搬救兵了。"

王临却出奇地冷静:"慌什么?我们手里也有牌。"他取出一封信,"这是郑主事留下的采购文书,盖有工部印信。只要这东西在,他们就别想明目张胆地抢夺技术。"

"可是东家,若那侍郎大人真是郑主事的上司..."

"那就更好了。"王临冷笑一声,"工部内部派系林立,一个侍郎还做不到一手遮天。"

他铺开一张纸,开始写密信。这封信是给府学周教授的,请他通过士林关系,将水力纺车之事上达天庭。只要引起朝廷重视,那些想窃取技术的宵小之徒就不敢轻举妄动。

信刚写完,赵明轩突然急匆匆地赶来:"临弟!父亲让我告诉你,刚收到京城来信,工部确实有位侍郎姓徐,正是永昌号东家的远房族叔!"

一切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这场阴谋从永昌号败诉就开始了,徐侍郎借考察之名派郑主事来摸底,实则暗中指使族人徐商人窃取技术。

"多谢赵伯父提醒。"王临向赵明轩道谢,"还请赵兄转告赵伯父,小子己有应对之策。"

送走赵明轩,王临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夕阳如血,将云彩染得通红。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一个六岁的孩童,却要独自面对这一切。

"铁柱哥,"王临突然开口,"从明天起,所有'青林卫'配发真刀真枪,日夜巡逻。"

张铁柱瞪大眼睛:"临弟,这...这是要动真格的?"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王临目光如炬,"记住,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他顿了顿,稚嫩的脸上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狠厉,"斩草除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