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议政殿内,晨光透过蟠龙纹窗棂洒在三丈见方的巨型沙盘上,童浩林的指尖重重按在东海海域的某处凸起——那里用赭色砂石标注着无名岛屿,旁边插着的斥候密报竹简微微颤动。"诸位,"他的声音裹挟着寒意,"前日大秦商船'玄鲸号'返航,言及东海深处有岛,其上土著茹毛饮血,恍若混沌未开之境。"
丞相吕不韦展开泛黄的帛书舆图,海风侵蚀的边缘还沾着盐渍:"据前朝典籍记载,此岛或为扶桑。然彼处瘴疠横行,暗礁密布,商船虽见土著,却未敢贸然登岸。"他抬头时目光如炬,"若能将其纳入版图,大秦海疆可再拓千里,更可获珍稀木料与硫磺。"
童浩林望向殿角的墨家巨子墨离,后者立刻上前展开青铜卷轴。图纸上,一艘造型奇特的战船跃然纸上,船身覆着鳞片般的精铁甲板,船头昂立着吐水铜龙:"此乃专为远洋设计的'破浪舰',配备蒸汽螺旋桨与防水火器。"墨离转动机关模型,船舷两侧的暗格弹开,露出旋转式弩炮,"遇敌时,这些'千机弩'可在百步内穿透双层木船。"
军事讨论随即展开。水师统领王贲指着沙盘上的暗礁群:"末将建议先派勘探船绘制海图,再以小型舰艇试探。扶桑岛多火山,若能寻得温泉硫磺,可大幅提升火药产量。"他顿了顿,补充道:"但岛上土著性情未明,需防突袭。"
"攻心为上。"童浩林拿起一支朱笔,在地图上圈出三处登陆点,"传朕旨意:首批登岛者除携带兵器,更要备足农具、布匹与医药品。若土著友善,便教他们耕种纺织;若有敌意..."他握紧腰间太阿剑,"则让'破浪舰'的炮火,教他们何为天威。"
十日后,胶州湾码头旌旗蔽日。五艘破浪舰组成的舰队缓缓驶出港口,船头的玄鸟图腾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舰队指挥官李信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怀中的《扶桑攻略》——竹简上详细记载着墨家研制的防瘴气面具、土著语言常用语,甚至包括如何通过赠送铁锅、铜镜等器物建立信任。
与此同时,咸阳宫的模拟沙盘前,一场特殊的推演正在进行。童浩林亲自扮演扶桑土著首领,而众臣则以秦军身份应对各种情境。当"土著"提出索要铁器时,蒙恬将军立刻回应:"可赠予十柄铁锄,但需以岛上特有的黑曜石交换。"这个回答得到了皇帝的点头认可:"以物易物,既显诚意,又能摸清资源分布。"
在长安的国营工坊里,墨家工匠日夜赶工。他们改良了传统指南针,将其嵌入青铜罗盘,误差缩小至半度;又制作了数百个"传音海螺"——这是利用共鸣原理制成的扩音器,能让喊话声在海面上传播数里。"这些海螺,关键时刻可瓦解土著的心理防线。"墨离对前来视察的童浩林解释道,"我们录下了祈福歌谣与大秦律法宣讲,循环播放。"
三个月后,第一份来自扶桑的密报传回咸阳。李信的字迹在丝绸上略显潦草:"吾军于南岸登陆,土著以兽皮弓箭相抗。然见我军火炮威力,又得铁锅救治伤患,态度渐缓。现于河口处建临时据点,己勘探到硫磺矿脉三处..."
童浩林读罢密报,目光投向窗外的万里晴空。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领土扩张,更是大秦文明的又一次远征。当蒸汽战船的汽笛响彻扶桑海域,当大秦的农具与律法开始改变原始部落的生活,一个横跨大陆与海洋的超级帝国,正在书写新的传奇。而咸阳宫的沙盘前,下一场关于文明交融与开疆拓土的谋划,己然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