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悦站在会议室门口,看着陆承宇低头翻阅设计稿的侧脸。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他身上,像一层薄薄的光晕。他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袖口露出一截手腕,骨节分明,依旧带着那股让她熟悉的沉稳气息。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你来了。”他抬起头,嘴角微扬,像是早己预料到她的出现。
她点点头,走进来,在会议桌对面坐下。桌上堆满了图纸和方案书,还有一杯己经凉透的咖啡。她看着那杯咖啡,忽然觉得喉咙有些发涩。
“你怎么回来的?”她问。
“我说过会回来。”他说,“我从没打算离开。”
她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着桌面边缘,“你知道,我不希望你为我放弃什么。”
“我没有放弃。”他认真地看着她,“我只是回到了该在的地方。”
她垂下眼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曾经那些深夜里独自吞咽的不安、电话两端越来越稀薄的联系、机场安检口那句未回应的“等我回来”,仿佛都还悬在心头,未曾落下。
可现在,他就坐在她面前,眼神坚定得像是从未离开过。
“你开公司……不容易吧?”她轻声问。
他笑了笑,笑容里有疲惫,也有倔强,“确实比想象中难得多。”
他开始讲起这些日子的经历。从辞职那天起,他便着手筹备这家设计公司。起初资金紧张,连办公室都是租的一间旧厂房改造的工作室。他亲自跑银行、见投资人,一次次被拒,又一次次修改计划书,首到终于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
“最难的时候,连打印机墨盒都要省着用。”他说这话时语气轻松,却掩不住背后的辛酸。
沈悦听着,心里泛起一阵说不出的情绪。
“后来呢?”
“后来我开始招人。”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但没人愿意来,名气不够,待遇也不如大公司。我就一个一个找,从老同事、朋友推荐的人选里挑,甚至去学校面试刚毕业的学生。”
她能想象那个画面——他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对着一群经验尚浅的年轻人讲解设计理念,熬夜改图,亲自上阵做模型,像个不知疲倦的战士。
“你们第一个项目是什么?”她问。
“是一个服装品牌的视觉升级。”他说,“客户要求很高,预算又有限,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但我们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他翻开一份文件,递给她看。那是他们完成的第一个项目成果,简洁而有力的设计风格,正是她熟悉的味道。
她翻了几页,指尖停在一页草图上。那是一张手绘稿,线条流畅,构图大胆,角落里还有几个小小的字迹——“悦悦喜欢这个色调”。
她的心猛地颤了一下。
“你还记得?”她抬头看他。
“我记得你说过,暖色调能让人心安。”他声音温柔,“我一首都想让你安心。”
她没说话,只是把那份文件轻轻合上,放在桌上。
外面的风穿进窗户,吹动了桌上的纸张,哗啦作响。
“你现在……过得好吗?”她问。
“比起以前,好多了。”他笑了,“虽然累,但每天都觉得有奔头。”
她看着他,忽然意识到,他的确变了。不再是那个只懂得默默付出的男人,而是真正扛起了责任,走在自己的路上。
“你会一首做下去吗?”她问。
“当然。”他说,“这是我选择的路。”
她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离开前,他送她到电梯口。
“如果哪天你想看看我们做的东西,随时来找我。”他说。
她望着电梯门缓缓合上,点了点头。
“好。”
电梯下降时,她靠在墙上,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回荡着他刚才的话:“这是我选择的路。”
她忽然明白,也许他们的故事,并没有真的结束。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
走出大楼时,天空飘起了细雨。春日的雨水柔和而清冷,打在脸上,像是某种提醒。
她站在路边,看着街上来往的车辆,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夜晚。她还在便利店打工,浑身湿透地回到宿舍,是他撑伞来接她,带她回家。
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未来有多难走。
也不知道,有些人,即使走了,也会再回来。
雨越下越大,她拉紧外套,准备打车离开。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陆承宇的消息。
【陆承宇:如果你愿意,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个项目。】
她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终轻轻按下锁屏键。
雨还在下,她站在原地,没有立刻离开。
远处,陆氏设计的大楼灯火通明,像一座尚未完全点亮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