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国内某互联网大厂的凌晨三点,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咖啡机运转声与压抑的咳嗽声交织,工位上的程序员们红着眼睛盯着屏幕,代码框里的光标在黑暗中明明灭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千里之外的新加坡樟宜机场,一架私人飞机缓缓降落,舷梯上走下的科研人员们拖着印有"星达信息科技"标识的行李箱,嘴角挂着轻松的笑意。
"张工,听说您是从国内顶尖芯片企业跳槽过来的?"接机的HR递上定制的香槟,"星达给您安排的独立实验室己经调试完毕,百亿级的研发基金随时可以启动。"被称作张工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望着停机坪外霓虹闪烁的城市轮廓,想起三天前还在国内为争取百万级研发经费西处奔波的场景,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同一时间,沈浩林正在星达科技总部的全息会议室里,看着全球人才数据地图。屏幕上,从硅谷到中关村,无数蓝色光点正在向东南亚汇聚。"沈总,上个月通过'天才计划'入职的量子物理学家己经突破三项技术专利。"秘书递上平板,最新的薪酬报告显示,这些科研人员的综合收入不仅远超国内大厂副总裁,甚至比当红明星的片酬还要高出数倍。
"告诉财务部门,给芯片实验室的所有人再涨20%绩效。"沈浩林转动着手中的翡翠扳指,目光扫过屏幕上国内某论坛的热帖——《震惊!南洋神秘富豪开出天价,国内顶尖人才集体出走》。帖子下方,程序员们激烈讨论着"996福报论"与星达科技的"弹性工作制+终身医疗保障",有人晒出星达保安的工资单:月入15万新币,包食宿,工作两年即可在杭州全款购置200平江景房。
"老板,国内相关部门发来问询函,希望星达能在国内设立分部。"美惠子的视频通话突然接入,她身后的东京证券交易所大屏正在播报星达科技股价暴涨的消息,"他们似乎意识到,人才流失正在演变成一场科技战争。"
沈浩林冷笑一声,调出星达在国内的秘密布局图:"让那些从家乡走出来的科研人员先回家乡宣讲。告诉他们,星达不仅能提供天价薪酬,还能..."他的手指停在云南某座小城,"帮助他们在家乡建立全球顶尖的实验室。"
一周后,国内某三线城市的礼堂座无虚席。曾经在这座城市长大的芯片工程师陈昊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他在星达实验室的工作日常:独立的无尘操作间、全球顶尖的光刻机、还有那张标注着"年薪8000万人民币"的工资单。
"各位乡亲,这是我在星达的第一个年终奖。"陈昊举起手机,银行到账信息的数字让台下一片哗然,"但比钱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的每个创新想法都能得到百亿级的资金支持。就在上个月,我们团队研发的新型芯片,让国产手机的算力提升了十倍!"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角落里,某大厂HR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们收到消息,公司里最核心的三个研发小组,己经集体递交了辞呈。
深夜,沈浩林的书房里,安全联盟传来最新情报:国内多家企业开始效仿星达的薪酬体系,甚至有地方政府开出"科研人才落户送别墅"的条件。"这正是我想要的。"沈浩林将《孙子兵法》翻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章节,"当整个行业开始重视人才价值,科技进步的速度才会真正爆发。"
窗外,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灯光璀璨。沈浩林想起白天收到的邮件,那位天才物理学家在信中写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盛唐时期'千金市马骨'的气魄。"他嘴角上扬,在回信中写道:"真正的较量,从来不是挖走几个人才,而是建立让人才心甘情愿留下来的土壤。"
三个月后,当全球科技巨头还在为争夺顶尖人才焦头烂额时,星达科技突然宣布:将在国内二十个城市建立联合实验室,所有研发成果共享。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人猜测这是沈浩林的"怀柔之计",却不知在他的办公室里,早己绘制好更宏大的蓝图——以高薪吸引人才,用技术反哺家乡,最终在全球科技版图上,刻下属于沈家的印记。
而此刻,在太平洋监狱的大通铺里,曾经的商界大佬们挤在铁架床上,听着新来的囚犯讲述外面世界的变化。有人喃喃自语:"如果当初...""没有如果。"狱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在这里,你们连后悔的资格都没有。"
远处,星达科技的研发大楼彻夜通明。无数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忙碌,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悄然改变着世界科技的格局,也在续写着一个百年家族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