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夜卧读探玄机
1989年6月19日,深圳的夏夜闷热潮湿,空调外机的嗡鸣声透过纱窗传来。童浩林半躺在卧室柔软的大床上,笔记本电脑散发出幽蓝的光,映照着他若有所思的面庞。苏婉婷披着薄毯坐在一旁,手中的钩针在毛线间穿梭,不时抬头看向专注的未婚夫。
屏幕上,马云创办的淘宝网股票曲线一路攀升,最新市值定格在48.9亿。这距离星盛投资注资不过短短数月,远超所有人的预期。童浩林滑动鼠标,仔细阅读着平台用户增长数据和交易流水,突然若有所悟地坐首身子。
“婉婷,你看。”他将电脑转向她,“淘宝网的成功,不仅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胜利,更是对人性的精准把握。”他想起书架上的《人性的弱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书页早己被翻得卷边,“人们渴望便捷、追求性价比,这是人性;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在电商领域同样适用。”
苏婉婷放下手中的毛线,凑过来仔细查看:“你的意思是,把两者结合?”
二、哲思商道著新书
童浩林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抽出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的商业实战心得。“我要写一本书,”他奋笔疾书,“就叫《哲思商道:人性弱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商业实践》。”
他翻开《人性的弱点》,指着“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章节:“你看,淘宝网的好评系统、信用评级,本质上就是利用了人们渴望被认可的心理。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电商时代,消费者就是创造商业历史的主体。”
苏婉婷递来一杯凉茶,眼中满是钦佩:“可是浩林,我们还只是学生,这本书真的能产生影响吗?”
童浩林接过茶杯,目光坚定:“身份从来不是限制思想传播的理由。大舅爷曾说,‘真正的智慧,不分年龄与地位’。而且,”他调出星唐投资的数据库,“我己经让王丽娜整理了全球五百强企业的案例,从福特流水线到IBM的技术革命,都能找到哲学与商业结合的影子。”
三、跨界思维引热议
接下来的半个月,童浩林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写作。白天上课,晚上查阅资料、撰写书稿,苏婉婷则负责收集最新的商业案例和学术观点。当初稿完成时,深圳的盛夏己至,梧桐树上的蝉鸣愈发聒噪。
书稿被加急送往杭城的出版社,不出所料地引发了巨大争议。编辑打来电话时,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童先生,您这本书的观点太新颖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商业实战,还结合了心理学,这在出版界还是头一次见!”
但也有保守的学者提出质疑:“商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马克思主义强调公平正义,两者如何兼容?”童浩林只是微微一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社会发展规律,商业同样需要遵循规律。尊重人性、满足需求、创造价值,这就是商业与哲学的共通之处。”
西、未竟婚约待佳期
在忙碌书稿的同时,童浩林和苏婉婷的婚期却一再推迟。双方父母多次催促,他们总是以学业和事业为由婉拒。这天晚上,苏婉婷靠在童浩林肩头,轻声问道:“浩林,你说我们什么时候结婚?”
童浩林揽住她的腰,望着窗外璀璨的深圳夜景:“等我们的理想再实现一些,等星唐和星盛走向世界,等淘宝网改变更多人的生活……”他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婉婷,我想给你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更想和你一起见证华人商业站上世界巅峰。”
苏婉婷莞尔一笑,将头埋进他怀里:“好,那我们就继续并肩作战。”
此时,童浩林的手机突然响起,是马云发来的消息:“浩林,淘宝网用户突破千万了!你的哲学商业理论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期待你的新书!”童浩林看着屏幕,嘴角上扬。他知道,这本书不仅是商业智慧的总结,更是向世界宣告:华人企业家的成功,不仅靠资本与技术,更靠思想的力量。
五、思想灯塔照商途
1989年深秋,《哲思商道》正式出版。首印5万册在一周内售罄,加印的10万册也被各大高校、企业抢购一空。书评家们惊叹:“这是一本重新定义商业思维的著作!”而童浩林和苏婉婷,依然在深大的校园里穿梭,在商海的浪潮中拼搏,等待着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
夜深了,童浩林的书房依旧亮着灯。他翻开读者来信,其中一封来自苏北的刘强东:“童哥,您书中关于‘用户需求是商业基石’的观点,让我对校园电商有了新的思路……”童浩林放下信件,望向窗外。深圳的夜,灯火辉煌,正如他心中的商业理想,永远闪耀着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