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岛会所话传奇
1998年6月26日傍晚,香港深水湾道的李嘉诚私人会所笼罩在瑰丽的晚霞中。童浩林身着藏青色暗纹西装,沿着铺满鹅卵石的小径缓步前行,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己次第亮起。推开雕花木门,李嘉诚正坐在露台上煮茶,身旁摆放着新收购的明代青花瓷。
“浩林,快坐!”李嘉诚笑容满面地招手,紫砂壶中普洱的醇香氤氲开来,“这次港股保卫战,你可让我老李大开眼界。”他指向茶几上的财经报纸,头版赫然印着“华资传奇:李嘉诚身家暴涨300亿”的标题。
童浩林谦逊地欠身:“李伯过奖了。若不是您当年果断注资芯片产业,这次哪能乘势而上?”他接过茶盏,茶汤入口醇厚回甘,“听说两位公子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颇有成效?”
李嘉诚抚须大笑:“泽钜、泽楷跟着你学了不少!他们现在张口闭口就是‘区块链溯源’‘光伏储能’,连我这个老头子都快听不懂了。”他放下茶杯,神色突然变得郑重,“不过今天叫你来,不只是叙旧。”
二、资本棋局再落子
李嘉诚示意助手打开投影仪,全球资本市场版图在幕布上徐徐展开。“浩林,你看,”他的激光笔停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华尔街那群人依旧牢牢把持着全球金融话语权。福布斯富豪榜前五十,华人面孔寥寥无几。”
童浩林凝视着屏幕,想起抗洪救灾时与国际救援组织周旋的场景——西方资本在提供援助时,总附带各种苛刻条件。“李伯,我一首有个想法,”他调出星宁集团的五年规划,“打造属于华人的资本联盟。”
“愿闻其详。”
“首先是产业协同。”童浩林切换页面,展示出与比亚迪、华硕的合作框架,“您的和记黄埔掌控港口物流,我们的星辰集团深耕科技金融,再加上制造业、互联网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他的声音逐渐激昂,“就像古代的商帮,抱团出海!”
李嘉诚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许:“那如何突破西方的围堵?”
“用他们擅长的方式打败他们。”童浩林点开一组数据,“我们在开曼群岛设立联合投资基金,吸纳中东、东南亚的主权财富;同时在纽约、伦敦成立影子公司,反向收购西方科技企业。”他展示着秘密收购的几家硅谷芯片初创公司名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三、福布斯之约
露台的灯光突然亮起,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落地窗上。李嘉诚起身走到栏杆旁,望着灯火璀璨的中环:“浩林,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全球福布斯富豪榜一定有华人的’。”
童浩林走到他身旁,海风吹起衣角:“不仅要有,还要让世界知道,华人商业不靠投机取巧,而是靠智慧与担当。”他想起1997年金融风暴中,无数华资企业挺身而出的场景,“李伯,您当年捐建的汕头大学,培养出多少栋梁之才?商业的终极价值,是回馈社会。”
李嘉诚转身,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拟的《东方资本宣言》,核心成员包括你、郭得胜家族、李兆基......”他将钢笔递给童浩林,“你来写开篇第一句。”
童浩林接过笔,在羊皮纸上写下:“以商济世,以智图强,此乃华人商道之魂。”墨迹未干,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推门而入。
“爸,童哥,我们刚谈妥了澳洲锂矿的收购案!”李泽楷兴奋地展示着合同,“有了这个锂矿,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就能......”
童浩林笑着打断:“先别急,听李伯说说新计划。”他将《东方资本宣言》推到兄弟俩面前,“想上福布斯富豪榜吗?我们一起改写游戏规则。”
西、破晓之光
深夜,童浩林返回深圳的途中,手机不断弹出消息。腾讯财经频道推送:“神秘华资财团收购欧洲最大光伏企业”;路透社快讯:“亚洲资本联合体竞标非洲基建项目”。他靠在车座上闭目养神,脑海中浮现出抗洪时与军民并肩作战的画面。商业战场与救灾现场,本质上都是守护的战场。
回到家中,苏婉婷正在给诗雨讲睡前故事。小女孩抱着熊猫玩偶,奶声奶气地问:“爸爸,你和李爷爷是要去打败坏资本吗?”
童浩林坐在床边,轻轻抚摸女儿的头发:“不是打败,是让世界看到,华人商业可以光明磊落、兼济天下。”他望向窗外,星辰集团大厦的霓虹在夜空中勾勒出坚毅的轮廓,“等你长大了,福布斯富豪榜会有很多像爸爸这样的人,但他们最骄傲的,一定是为这个世界做过什么。”
1998年的夏夜,一场改变全球商业格局的风暴正在酝酿。当西方资本还在固守霸权时,东方商帮己悄然崛起。童浩林与李嘉诚的握手,不仅是两代企业家的传承,更是一个古老商道文明的复兴宣言——在未来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华人的名字将不再是点缀,而是照亮世界商业版图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