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15日清晨,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掠过新加坡滨海湾。沈知意推开办公室雕花玻璃门时,晨光正斜斜地洒在那张檀木办公桌上,电报机发出的"滴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她摘下珍珠耳坠,将卷发随意盘起,手指在电报机键盘上快速敲击,一份加密电文随即发往千里之外的岛国东京。
"大小姐,A国驻岛国海军基地最近调动频繁。"秘书捧着晨间情报匆匆进门,"情报科截获的无线电通讯显示,他们似乎在筹备一场金融战推演。"
沈知意转动着手中的翡翠扳指,这是穿越时在老宅发现的唐代遗物。六年前她初到这个时空,发现岛国与新加坡的微妙关系——表面上A国驻军维持着所谓"秩序",实际上她通过暗中操控的几家贸易公司,早己将岛国经济命脉编织进沈氏商业网络。更鲜为人知的是,岛国现任首相松本清和,正是她三年前扶持上位的政治盟友。
"通知沈宁,启动'洛阳铲'计划。"沈知意突然开口,"让她把上个月收购的三家A国银行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全部抛售。"
秘书面色微变:"可是那些股票还在增值期......"
"正是要在最高点砸盘。"沈知意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指尖划过马六甲海峡,"A国以为掌握了我们的货币体系漏洞,却不知他们的金融体系才是千疮百孔。告诉舒舒,把沈氏食品的海外订单全部改用新币结算,三天内完成。"
与此同时,东京银座的一间茶室里,松本清和将茶碗重重搁在案上:"沈小姐是说,要岛国央行配合抛售美元储备?"
电话那头传来沈知意冷静的声音:"首相阁下,您抽屉里那份A国驻军污染事件的调查报告,想必还没公开吧?"她顿了顿,"只要岛国配合,我可以让A国在东南亚的军事补给线出现三个月的真空期。"
松本清和瞳孔微缩。作为政治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调查报告的分量——A国海军基地的核废料非法倾倒,足以引发民众大规模抗议。"我需要西十八小时说服内阁。"
"二十西小时。"沈知意毫不退让,"A国的金融战随时可能发动,我们必须抢占先机。"
挂断电话后,她立即拨通了沈宁的专线。无线电波跨越重洋,在新加坡与华尔街之间架起看不见的桥梁。
"二姐,记得我们收购的那家半导体公司吗?"沈知意压低声音,"放出消息,说棒子国要与沈氏签订十年芯片供应协议。"
电话那头传来沈宁轻快的笑声:"大姐是想让A国资本跟风炒作?妙啊,我正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安排了暗桩。等股价涨到顶点......"
"全部做空。"沈知意补充道,"另外,联系伦敦的黄金交易商,我们要在三天内储备足够的硬通货。"
此时,位于汉城的半导体工厂内,沈舒正戴着防尘帽巡视生产线。这个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女孩,此刻眼神锐利如鹰。"通知所有工人,从明天起三班倒生产。"她对着对讲机说道,"就说沈氏接到了军方紧急订单。"
暗处,A国情报人员迅速将这条"重要情报"用电报发回总部。
3月17日凌晨,纽约证券交易所刚一开盘,沈氏控股的股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与此同时,岛国央行突然宣布抛售30亿美元外汇储备,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A国资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那些跟风炒作半导体概念的基金纷纷被套牢。
"加大抛售力度!"沈知意盯着收音机里的财经快讯,对沈宁下令,"让他们尝尝被资本反噬的滋味!"
此时的A国财政部内,官员们围着老式电传机,看着不断刷新的亏损数字脸色惨白。"怎么回事?"财政部长咆哮道,"沈氏怎么会有这么多资金?"
"阁下,"一名幕僚颤抖着递上刚截获的密电,"岛国首相与沈氏的通话记录显示......"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沈知意早己通过电报机,向全球二十七个秘密账户下达指令,将抛售股票所得资金全部注入黄金市场。当A国反应过来准备救市时,国际金价己经飙升至历史新高。
三天后,沈知意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远处货轮缓缓驶入港口。收音机里传来A国股市暴跌的消息,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大小姐,"秘书抱着厚厚一摞报表进来,"这次金融战我们净赚127亿新币。A国损失超过百亿美金,他们的财政部长己经引咎辞职。"
沈知意拿起电报机旁的翡翠扳指,轻轻着上面的云纹。六年前穿越时,她从未想过能在这个时空掀起如此巨浪。但现在她知道,无论是千年前的武则天,还是如今的沈知意,都不会畏惧任何挑战。
"通知沈宁和沈舒,"她转身走向办公桌,"庆功宴就定在滨海湾酒店。另外,给岛国首相发份加密电报,告诉他是时候公布那份调查报告了。"
暮色渐浓,电报机再次响起规律的"滴滴"声,新的战局,正在电波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