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时空裂隙中的重逢
2022年1月2日上午十时零七分,沈知意的指尖悬停在触控板上方。水晶吊灯在檀木办公桌上投下细碎光斑,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日期突然诡异地闪烁起来。作为沈氏集团最年轻的女总裁,她见过太多科技奇迹,此刻却本能地攥紧了镶着家徽的钢笔。
紫光如同活物般从显示器里渗出,在空气里凝结成漩涡。沈知意刚要按响警报,整个人便被吸入黑暗。失重感裹挟着尖锐耳鸣,记忆碎片在意识中炸开——太爷爷在祠堂训诫族人的背影、妹妹们捧着蛋糕庆祝她生日的笑脸、父亲在实验室专注记录数据的侧影......
当光线重新涌入眼帘时,沈知意跌坐在雕花木椅上。檀木的香气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抬头正对上西洋钟显示的1945年12月25日。雕花玻璃窗外,牛车与人力车交错穿行,远处还能望见冒着黑烟的货轮。
"姐!"尖锐的叫声从门口传来。沈宁捂着胸口跌撞进来,白绸旗袍下摆沾着泥点,"我刚在银行清点黄金储备,突然就......"话音未落,沈舒抱着一摞文件冲进来,天青色学生裙的盘扣崩开两颗:"南洋大学的奖学金名单突然变成民国三十西年的了!"
沈知意按住狂跳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办公桌上泛黄的《星洲日报》。头版头条用繁体大字写着"日军投降,新加坡百废待兴",配图里衣衫褴褛的民众正在清理废墟。她摸到抽屉暗格里的怀表,表盘内侧刻着与自己太爷爷相同的字迹。
"我们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沈氏。"沈知意着怀表链上的翡翠平安扣,这与她贴身佩戴的信物一模一样,"现在的沈氏资产万亿,却刚经历战火。"她的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家族合影,照片里的"自己"穿着珍珠白旗袍,眉眼间却透着与她如出一辙的锐利。
沈宁己经翻开保险柜,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金条:"这个时空的我们显然很有远见,把资产都换成了硬通货。"她突然愣住,从夹层里抽出一张泛黄的信纸,"这是......太奶奶的笔迹!"
沈舒凑过去,踮着脚念出声:"知意吾儿,若见此信,定是时空轮转。1946年2月17日,码头会发生军火爆炸,务必提前转移物资......"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汽笛声,街道上响起慌乱的脚步声。
沈知意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接线员带着马来口音的英语:"沈总裁!码头仓库发现来历不明的木箱,工人们不敢贸然搬运!"她与两个妹妹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相同的震惊。
"立刻疏散工人,封锁码头。"沈知意握紧听筒,余光瞥见墙上的日历——今天是1946年2月16日。她转头吩咐沈宁:"联系所有董事,一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用家族密语,不要提及穿越的事。"
沈舒己经利落地将文件分类:"码头距离市区太近,一旦爆炸整个商业区都会遭殃。我们可以调用沈家在柔佛的仓库,但是运输车队......"
"用战时留下的地下通道。"沈知意翻开这个时空的工作日志,"1942年日军占领期间,父亲曾秘密修建物资转运网。"她的手指突然顿住,日志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穿着西装的青年男子与自己的父亲有七分相似。
会议室内,十几双眼睛紧盯着突然改变策略的年轻总裁。沈知意将太奶奶的信平铺在会议桌上:"这是家族先辈留下的密函,我们必须无条件执行。"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怀疑的表情,突然想起2022年的董事会,那时的她也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威望。
沈宁适时补充:"沈氏银行可以提供无息贷款,帮助商户转移。"她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但作为交换,他们要签署十年的合作协议。"
沈舒抱着文件夹跳上椅子:"我去联系南洋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他们最痛恨日军遗留的危险物!"她的马尾辫随着动作晃动,活像一只灵动的雀鸟。
当夜,沈知意站在顶楼阳台俯瞰灯火通明的码头。1945年的新加坡还未建起高楼大厦,海风里带着硝烟与咸涩。她摸着旗袍领口的盘扣,突然摸到内侧绣着的小字——"时移世易,初心不改",与2022年自己常穿的高定西装内衬上的家训如出一辙。
"姐,运输车队己经出发了。"沈宁递来一杯咖啡,杯沿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你说,这个时空的我们......"
"一定也是想尽办法守护沈氏。"沈知意望着远处缓慢移动的车灯,突然想起太爷爷说过的话:沈家血脉里流淌的,从来不是贵族的骄矜,而是商人的坚韧与医者的仁心。
凌晨三点,码头方向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沈知意握紧望远镜,看着提前转移的物资在火光中安然无恙。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三个来自未来的女孩,将在这个战火初熄的年代,续写属于沈氏的传奇。而那些深埋在时空褶皱里的家族秘密,正随着她们的到来,渐渐露出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