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1日,赤道的烈日炙烤着新加坡滨海湾。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新落成的会展中心顶层,俯瞰着港口内鳞次栉比的货轮。巨型起重机将印有"沈氏制造"字样的集装箱吊装上船,其中装载的半导体元件、家电产品即将运往世界各地。此时的新加坡,己稳坐亚洲西小龙之首,将岛国、宝岛与棒子国远远甩在身后。
"沈市长,东京方面传来消息。"秘书手持加密电报匆匆赶来,"岛国首相松本清和希望能与您视频通话。"
沈知意轻笑一声,转身走向会议室。老式无线电设备旁,技术人员正紧张调试着最新研发的视频通讯系统。这台基于半导体技术的设备虽然远不及后世的5G流畅,但在以无线电为主流的当下,己是领先时代的创举。屏幕亮起,松本清和的影像带着些许延迟出现:"沈桑,贵国的发展速度实在令人惊叹。岛国虽位列第二,但与新加坡的差距正在拉大。"
"松本首相客气了。"沈知意转动翡翠扳指,"我们不过是占了马六甲海峡的地利,再加上一点商业上的巧思。倒是岛国在电子工业上的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她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实则在不动声色地试探对方下一步的计划。
与此同时,宝岛的高雄港内,星华合资企业的货轮正在装载电子产品。负责人陈铭盯着手中的市场报告,眉头紧锁。"沈小姐,棒子国最近推出了低价家电,正在抢占东南亚市场。"他通过无线电汇报,"我们的产品虽在技术上领先,但价格......"
"启动'降维计划'。"沈知意的声音冷静而果断,"把沈氏食品的利润注入电子产业,降低生产线成本。告诉棒子国的同行,市场不是靠低价就能占领的。"她挂断电话,目光转向墙上的世界地图。在她的布局中,新加坡是技术与金融的中枢,岛国是精密制造的后方,宝岛则是面向大陆的跳板,而棒子国,不过是需要适时打压的竞争者。
A国情报部门此时也密切关注着亚洲局势。"新加坡的崛起太快了!"情报官在会议上咆哮,"他们的半导体技术领先我们两年,金融市场更是把伦敦和纽约都搅得不得安宁!"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沈氏集团股票的走势——过去三个月,其股价涨幅超过了A国所有科技公司的总和。
沈知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她通过沈宁在伦敦证券市场布下陷阱,又让许晴在岛国放出即将研发新一代半导体的风声。当棒子国企业试图跟风加大研发投入时,却发现自己早己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沈市长,棒子国代表团求见。"秘书的通报打断了她的思绪。会议室里,几位西装革履的韩国商人局促不安地坐在沙发上。"沈小姐,我们希望能与贵集团合作......"为首的金社长话未说完,就被沈知意打断:"合作可以,但我要你们开放本土市场,并且转让纺织业的先进技术。"
这场看似不平等的谈判,实则是沈知意的又一次布局。她深知,只有让竞争对手成为自己产业链的一环,才能真正掌控亚洲经济的命脉。当协议签署的消息传出,岛国首相松本清和再次发来视频通话,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警惕:"沈桑,您这步棋走得太险了。"
"不冒险,又怎能维持领先?"沈知意微笑着回应,心中却在盘算下一步计划。她早己让研发团队秘密开展新一代通讯技术的研究,虽然距离5G时代还有几十年,但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夜,沈知意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城市的灯火如繁星般闪烁,老式无线电偶尔发出"滴滴"的声响。她想起三年前那个在贫民窟推行"广厦计划"的自己,那时的新加坡还只是初露锋芒。而如今,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己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
突然,无线电传来沈宁的声音:"大姐,A国准备对我们发起贸易战。"沈知意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告诉他们,新加坡的大门永远敞开,但想要开战,我们奉陪到底。"她转身走向办公桌,在计划书上写下新的指令。在这个无线电纵横的时代,她将继续带领新加坡,在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