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章 港商合作,黄金转运启动
1966年的初夏,西九城槐花飘香。红星食品厂的方便面生产线昼夜不停,第一批出口香港的"红星牌"红烧牛肉面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霍启明从香港发来电报,要求追加两千箱订单,还附上了《大公报》的剪报——"内地新食品风靡港岛"的标题格外醒目。
何大海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最新的生产报表。窗外传来工人们装卸货物的号子声,空气中弥漫着油炸面饼的香气。王进步兴冲冲地推门进来,眼镜片上沾着面粉,手里挥舞着一份文件。
"何处长!轻工局的嘉奖令!部里要把我们厂列为重点出口单位!"
何大海接过文件扫了一眼,系统光幕立刻弹出:【任务完成:方便面创汇成功。奖励:食品配方×3(含海鲜味、麻辣味及儿童营养面)】。
"告诉同志们,这个月每人发十块钱奖金。"何大海合上文件,"另外,准备一下,霍启明明天到厂里考察。"
王进步连连点头,突然压低声音:"何处长,有件事......厂里最近老有生面孔转悠,像是打听配方......"
何大海眼神一凝:"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这几天。"王进步推了推眼镜,"有个自称天津食品公司的干部,非要参观车间,被老赵拦住了。"
何大海若有所思。方便面的成功引来了觊觎者,这在他的预料之中。但如此快就有人按捺不住,倒是出乎意料。
"加强保卫工作,所有外来人员必须持介绍信登记。"何大海吩咐道,"另外,把核心车间的工人重新政审一遍。"
王进步领命而去。何大海走到窗前,望着繁忙的厂区,思绪却飘向了南方——是时候启动"惊蛰计划"的下一步行动了。
第二天上午,霍启明如约而至。与上次不同,这次他带了两个助手,还有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何生!"霍启明热情地握住何大海的手,"介绍一下,这位系渣打银行的史密斯先生,对我哋嘅产品好有兴趣!"
史密斯操着生硬的中文:"何先生,您的方便面在香港非常受欢迎。我们银行想讨论贷款扩大生产的事宜。"
何大海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突如其来的"银行家"。系统扫描显示:【目标人物真实身份:英国军情六处驻港情报员,与"惊蛰计划"残余势力有接触】。
"欢迎史密斯先生。"何大海微微一笑,"我们先参观车间吧。"
一行人换上白大褂,戴上口罩,走进了生产车间。霍启明对生产线赞不绝口,史密斯则看似随意地东张西望,目光在关键设备上停留的时间明显过长。
"何先生,"史密斯突然问道,"这个调味配方是谁研发的?非常独特。"
"厂里老师傅们的集体智慧。"何大海滴水不漏,"祖传秘方,不便透露。"
参观结束后,在接待室里,史密斯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合作方案:渣打银行愿意提供五万美元贷款,条件是获得方便面的海外独家代理权。
"五万美元?"何大海似笑非笑,"史密斯先生,光上个月我们就创汇三万美元。您这条件......"
史密斯尴尬地咳嗽一声:"那么,何先生有什么提议?"
"技术换技术。"何大海早有准备,"我们提供方便面生产线技术,换取贵方的食品包装专利。"
这个提议让史密斯措手不及。他原以为大陆企业会对外汇趋之若鹜,没想到何大海如此难对付。
"这个......我需要请示总部。"史密斯勉强笑道。
送走史密斯后,霍启明留了下来,脸上带着歉意:"何生,唔好意思,我唔知佢系......"
"不怪你。"何大海摆摆手,"霍先生,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里有份清单,麻烦你在香港帮我打听一下这些物品的下落。"
霍启明接过信封,打开一看,脸色顿变:"呢个......"
清单上列着二十余件珍贵文物——全是当年日军从内地掠夺的国宝!
"何生,呢啲嘢唔系普通人可以接触嘅......"霍启明额头冒汗。
何大海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正是聋老太太遗物中那张汇丰银行的模糊影像:"这些东西,很可能藏在某个银行金库里。"
霍启明盯着照片看了半晌,突然压低声音:"何生,你系唔系为咗'惊蛰计划'?"
何大海眉毛一挑:"霍先生知道这个计划?"
"听我大伯讲过少少......"霍启明擦了擦汗,"抗战时日本人同军统合作,将大批黄金同文物运去香港。我大伯当年帮过手,后来后悔咗......"
何大海心中一动。霍启明的大伯,不就是霍英东的堂兄霍英杰吗?这位可是香港商界的传奇人物,黑白两道通吃。
"霍先生,能否引荐令伯?"
霍启明面露难色:"大伯近年深居简出,唔系好见客......"他犹豫片刻,"不过,如果你有诚意......"
"什么诚意?"
"大伯钟意收藏古董,特别系青铜器。"霍启明意有所指,"如果有件像样嘅见面礼......"
何大海心领神会。当晚,他去了趟轧钢厂保卫处的证物室——那里存放着从聋老太太地窖收缴的几件文物。经过慎重挑选,他选定了一尊战国时期的青铜爵杯,系统鉴定为真品,价值连城。
三天后,霍启明带着青铜爵杯去了香港。临行前,何大海特意交代:"告诉你大伯,这件礼物来自'惊蛰计划'的清算者。"
送走霍启明,何大海开始着手另一项秘密行动——转运黄金。根据聋老太太密码本上的信息,"惊蛰计划"在内地还藏有至少两吨黄金,分散在三个地点。他决定利用方便面出口的渠道,将这些黄金分批运往香港。
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一旦败露就是叛国罪。但何大海有系统空间这个作弊器——只要将黄金收入空间,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出境。
第一站是保定郊外的一座废弃砖窑。借着去天津考察食品设备的机会,何大海独自驱车前往。砖窑早己坍塌大半,杂草丛生。按照密码本上的指示,他在第三号窑洞的东北角挖出了一口锈迹斑斑的铁箱。
撬开箱子,金光灿灿——整整二十根大黄鱼(金条),每根重约一公斤!系统扫描显示:【黄金纯度92%,民国中央银行铸造,序列号连贯】。
何大海毫不犹豫地将金条收入系统空间。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窑洞外有脚步声!
"谁?"何大海厉声喝道,同时掏出了手枪。
"何、何处长?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接着,许大茂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出现在洞口。
"大茂?"何大海收起枪,"你怎么在这?"
许大茂咽了口唾沫:"我、我跟娄小娥回保定探亲,看见您的车......"他眼尖地瞥见了空铁箱,"这、这是......"
何大海眼神一冷。许大茂立刻举起双手:"我什么都没看见!真的!我就是好奇跟过来......"
系统忠诚度检测显示:【许大茂忠诚度85%,可信任】。何大海略一沉吟,决定摊牌:"大茂,你听说过'惊蛰计划'吗?"
许大茂摇摇头,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天生的冒险家嗅到了刺激的气息。
何大海简明扼要地解释了情况,隐去了系统空间的部分。许大茂听得目瞪口呆:"所以......您是在追回国家财产?"
"可以这么理解。"何大海模棱两可地说,"但这事必须绝对保密,连小娥都不能告诉。"
许大茂立刻拍胸脯保证:"何处长放心!我许大茂嘴巴最严了!"他眼珠一转,"那个......需要帮手吗?我在香港有亲戚......"
何大海心中一动。许大茂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机灵、圆滑,而且对娄小娥死心塌地,不用担心他背叛。
"好。等霍启明回来,你跟我一起去趟香港。"
回到西九城,何大海马不停蹄地去了第二个藏金点——西山一座破败的道观。在正殿三清像的底座下,他找到了第二箱黄金。这次有三十根大黄鱼,还有十几件金首饰,看样子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
最后一处藏金点让何大海犯了难——居然在市公安局的地下室里!原来当年日军投降时,将部分黄金伪装成"敌伪资产"上交,实则暗中做了标记,准备日后取回。
如何从公安局眼皮底下取走黄金?何大海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第二天,他以"检查敌特物资保管情况"为由,去了市公安局证物科。保管员老李是轧钢厂赵铁柱的姐夫,对他很是热情。
"何处长,您可算来了!"老李抱怨道,"那些破铜烂铁占着地方,又不敢乱动......"
何大海跟着老李下到地下室。昏暗的灯光下,几十个木箱堆放在角落,上面贴着封条。系统扫描立刻锁定了最里面那个不起眼的铁柜——黄金就藏在里面!
"老李,这批物资要重新登记。"何大海煞有介事地拿出笔记本,"你把箱子一个个打开,我核对一下。"
老李不疑有他,开始拆箱。何大海趁他不注意,悄悄靠近铁柜,手指轻轻拂过锁孔——系统空间瞬间将整个铁柜收入其中!
"咦?这个柜子......"老李突然发现铁柜不见了,困惑地揉了揉眼睛。
"什么柜子?"何大海装傻。
"就、就刚才还在这儿的......"老李脸色发白,"完了完了,我把敌特物资弄丢了......"
何大海拍拍他的肩:"老李,你眼花了。这里从来就只有这些木箱。"他压低声音,"是不是最近太累了?要不要请个假?"
老李将信将疑,但看着何大海笃定的表情,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毕竟那铁柜在角落里放了十几年,从来没人动过......
就这样,第三批黄金神不知鬼不觉地易了主。回到办公室,何大海清点收获:铁柜里有五十根大黄鱼,还有一个小匣子,装着十二颗晶莹剔透的翡翠珠子,一看就是宫里的东西。
至此,内地藏金全部到手,总计一百公斤黄金和若干文物。何大海将它们妥善收在系统空间里,只等霍启明从香港带回消息。
一周后,霍启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何生!大伯应承见你!"他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说,"仲有,你张清单上嘅嘢,有眉目啦!"
原来,霍英杰见到青铜爵杯后大为震动,当即答应见面。更令人惊喜的是,清单上的部分文物确实在汇丰银行的某个保险库里,由一个名叫"荣昌行"的公司控制——正是"惊蛰计划"在港岛的掩护机构!
"大伯话,如果你真系要动荣昌行,佢可以帮手。"霍启明神秘兮兮地说,"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大伯想同你合作做生意。"霍启明压低声音,"方便面嘅生意。"
何大海哑然失笑。这霍英杰果然是个老狐狸,既还了人情,又搭上了赚钱的快车。
"没问题。"何大海爽快答应,"不过我要先去趟香港,亲自看看情况。"
霍启明连连点头:"大伯安排好啦!下个月有个'华南商品展销会',可以名正言顺过去。"
事情进展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何大海开始着手准备香港之行,首要任务就是办理通行证。这在60年代是极为困难的事,普通干部根本别想获批。但何大海有"红星牌"方便面的创汇成绩做后盾,加上轻工局的全力支持,手续很快就批下来了。
接下来是人员安排。许大茂自然要带上,这小子机灵圆滑,在香港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能派上大用场。另外,何大海还打算带上傻柱——不是因为他能干,而是怕自己不在时,这小子又被秦淮茹之流蛊惑。
"去香港?"傻柱听到这个消息时,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二叔,我、我能行吗?"
"就当见见世面。"何大海淡淡道,"不过有个条件——把婚事先办了。"
傻柱和马冬梅的婚事原本定在国庆,现在提前到了七月中旬。婚礼很简单,就在西合院里摆了三桌,请了亲近的邻居和同事。马冬梅穿着崭新的红衣裳,羞答答地给何大海敬茶;傻柱则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给客人递烟。
秦淮茹也来了,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远远地站在角落。自从出狱后,她像变了个人,沉默寡言,在街道糊纸盒为生。贾张氏更惨,因为冒领烈属补助被揭发,连每月那点救济粮都没了,全靠捡破烂度日。
婚礼结束后,何大海把傻柱叫到房里,递给他一个小本子。
"这是什么?"傻柱好奇地翻开,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菜谱。
"你爹的拿手菜。"何大海说,"去了香港,用得着。"
傻柱眼眶一下子红了:"二叔......"
"行了,男子汉大丈夫,别婆婆妈妈的。"何大海摆摆手,"去收拾行李吧,后天出发。"
出发前一天晚上,何大海正在整理文件,何雨水轻轻推门进来。小丫头刚放暑假,晒黑了些,但眼睛还是那么亮。
"二叔,给你。"她递过来一个小布包。
何大海打开一看,是条手工编织的红绳手链,做工粗糙但很结实。
"我们同学说这个能保平安。"何雨水低着头,"二叔,你......你一定要小心。"
何大海心中一暖,将手链戴在腕上:"放心,二叔什么风浪没见过?你在家好好学习,等我回来检查你功课。"
何雨水用力点头,突然扑上来抱住他,然后飞快地跑开了,只留下一串脚步声在夜色中回荡。
第二天清晨,一辆吉普车接走了何大海、许大茂和傻柱。何大清和马冬梅站在院门口挥手告别,何雨水则躲在房里没出来——小丫头怕自己哭出来丢人。
吉普车穿过晨雾笼罩的街道,驶向北京站。在那里,他们将乘坐开往广州的列车,然后转道深圳罗湖口岸进入香港。
何大海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摸了摸腕上的红绳手链。系统光幕在此时弹出:【新任务:摧毁"惊蛰计划"港岛总部。奖励:死士×50(伪装成码头工人,含粤语精通)】。
他嘴角微微上扬。香港,我来了!那些被掠夺的黄金和国宝,是时候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