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走私乌克兰特种钢材 | 何雨水哈佛录取宴,掌掴挑衅的英资二代**
1972年的维多利亚港,初夏的阳光将海水映照得如同流动的碎金。振华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何大海指尖轻叩着桌面,目光落在铺满整张会议桌的钢材样本上。这些来自乌克兰第聂伯罗特种钢厂的特殊合金,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光泽,断面呈现出细密的鱼鳞状纹路。
"硬度是普通船用钢的三倍,耐腐蚀性提升百分之西百。"王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因兴奋而发亮。他拿起一块巴掌大的样品,用榔头猛击——金属发出清脆的铮鸣,表面竟连划痕都没留下。"苏联人原本用它造核潜艇耐压壳,但咱们的同志在炼钢时偷偷调整了配方比例......"他压低声音,"现在连苏联人自己的检测仪都测不出真实成分。"
何大海接过样品掂了掂,重量比想象中轻得多。系统光幕在视野中适时弹出:【检测到特种钢材D-47型号,与签到奖励"材料成分伪装剂"匹配度98%】。他转向站在窗边的霍启明:"船安排好了?"
"敖德萨港的'向日葵号'后半夜装货。"霍启明解开西装扣子,露出晒得黝黑的脖颈。这位"红色船王"上月刚从中东回来,皮肤上还带着波斯湾的阳光气息。"名义上是运往新加坡的农机配件,但......"他掏出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艘锈迹斑斑的货轮,"这艘'南海明珠'会在公海接应,船员全是我们的人。"
照片在众人手中传递,轮到许大茂时,他突然瞪大眼睛:"等等!这不是去年沉在......"话没说完就被娄小娥踩了一脚。何大海眯起眼——许大茂说得没错,这艘船注册信息显示己在1971年因"锅炉爆炸"沉没,实则是振华用报废船壳做的伪装船,专门运输不便见光的货物。
"何生,还有个麻烦。"阿彪匆匆推门进来,额头上的刀疤被汗水浸得发亮,"港英海关新上任的史密斯督察,今早带人突查了我们在葵涌的仓库。"他从怀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条,"开箱检查清单上划了红圈的,全是准备今晚装船的'农机配件'。"
会议室骤然安静。何大海展开纸条,上面用红笔圈出的箱号,恰好对应着乌克兰钢材的伪装包装。娄小娥手中的钢笔"啪"地折断,墨水溅在雪白的会议记录上,像一滩血迹。
"我去处理。"何雨水突然站起来,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金边。她今天本该去置办留学行李,却被临时叫来参加钢材测试。"史密斯上个月在港大讲座时,暗示我的毕业论文'数据造假'......"少女推了推眼镜,镜片闪过冷光,"正好新仇旧账一起算。"
何大海若有所思地着钢材样品。系统奖励的"材料成分伪装剂"能改变金属原子排列的检测特征,但需要提前48小时喷涂。他看了眼腕表——距离装船只剩18小时。
"大茂,通知船厂连夜加班。"何大海从保险柜取出个金属罐,罐体上没有任何标签,只在底部刻着"MC-71"的编号,"每块钢板正反两面都要喷到,特别注意焊缝处。"
许大茂接过罐子时手一抖,差点摔在地上。罐身传来的寒意让他想起去年冬天见过的苏联液氮设备——但更冷的是何大海的眼神。"处长放心,我亲自盯着......"
"不,你去准备雨水的哈佛庆功宴。"何大海打断他,转向娄小娥,"半岛酒店,包下整个玫瑰厅。给怡和、太古的董事都发请帖,特别是那个刚嘲笑过华人学生的约翰·威尔逊。"
娄小娥立刻会意,红唇勾起一抹冷笑。威尔逊是怡和洋行董事之子,上个月在赛马会公开说"黄种人只配给白人擦皮鞋",还故意把香槟泼在何雨水的裙子上。她掏出镶钻的记事本:"要不要'邀请'史密斯督察?他夫人好像很中意我们的新款收音机......"
"送她十台,要带'特别功能'的。"何大海意有所指。振华电子最新生产的收音机里,藏着能干扰金属探测器的微型装置,本是用来对付台湾特务的,没想到先在海关派上用场。
散会时,王教授突然拉住何大海:"何生,乌克兰那边要加价。"他递过一张电报纸,上面的数字比原定价格多了一串零,"他们说克格勃己经注意到生产线上的'配方误差'......"
何大海扫了眼数字,随手将电报扔进碎纸机。这点钱比起钢材的真实价值不值一提——在系统预知的未来里,这种改良版D-47钢会成为龙国航母甲板的关键材料。他按下对讲机:"阿坤,把地窖里那箱'伏特加'准备好,明早送到乌克兰领事馆。"
地窖里其实根本没有酒。那箱贴着"斯大林格勒纪念版"标签的木箱,装满了振华电子仿制的苏联军用集成电路,足以让乌克兰人堵住克格勃的嘴。
......
半岛酒店的玫瑰厅里,水晶吊灯将香槟杯映照得如同琥珀。何雨水穿着藕荷色旗袍站在门口迎宾,发间别着霍英东送的钻石发卡,看起来完全是个乖巧的学霸少女。只有离得近的人才能发现,她耳垂上的珍珠耳钉实则是微型录音设备,正将每位宾客的寒暄传输到振华大厦的监控室。
"何小姐,恭喜。"约翰·威尔逊拖着长腔走来,金发梳得油光水滑,燕尾服口袋里插着猩红的手帕。他故意用中文说道,发音滑稽得像含了块热豆腐,"听说哈佛的实验室从不收东方人?该不会是靠你叔叔的......"他做了个数钱的手势。
何雨水笑容不变,从侍者托盘取了杯果汁:"威尔逊先生的中文进步了,至少知道'实验室'三个字。"她抿了口橙汁,"不像某些人,连'礼义廉耻'都不会写。"
英国青年的脸瞬间涨红。他当然听出这是在讽刺他父亲——那位因受贿丑闻登上《明报》头版的怡和董事。正要发作,突然被一阵骚动打断。港督秘书陪着史密斯督察夫妇入场,老太太怀里果然抱着振华产的收音机,天线上的蝴蝶结随着她夸张的挥手动作一颤一颤。
"该死的......"威尔逊咒骂着松开何雨水的手腕。他父亲特意交代今晚要讨好史密斯,好让海关对怡和的走私睁只眼闭只眼。
宴会正式开始后,何大海端着香槟走向史密斯夫妇。老太太正对娄小娥炫耀收音机能收到"伦敦的天气预报",殊不知那其实是振华死士伪装的电台信号。"督察先生。"何大海碰了碰对方的酒杯,"听说您对金属加工感兴趣?"
史密斯警惕地眯起蓝眼睛。这个海关督察身材魁梧得像头北极熊,制服扣子紧紧勒着肥厚的脖颈:"何先生想说什么?"
"振华刚引进德国轧钢设备,想请您参观指导。"何大海递过烫金请柬,内页用德文印着技术参数——这是专门给史密斯看的,他战前曾在克虏伯工厂当监工,"特别是......热处理工艺。"
请柬夹层里,一张瑞士银行本票恰到好处地露出一角。史密斯刚要伸手,他夫人突然尖叫起来——收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流声,接着是段清晰的对话录音:"......钢材今晚装船,海关那边打点好了......"正是史密斯今早收受贿赂时的自白!
全场哗然。老太太手忙脚乱地关掉收音机,却不知这"故障"是何雨水远程操控的。威尔逊趁机挤过来,阴阳怪气地大声说:"看来振华的产品质量堪忧啊,该不会是偷工减料?"
"比起怡和往奶粉里掺石灰粉,我们确实自愧不如。"何雨水突然出现在他身后,手里举着杯红酒。少女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瞬间安静——去年怡和牛奶的掺假丑闻曾引发全港抵制。
威尔逊抡起胳膊就要扇耳光,却被何雨水抓住手腕反手一拧。"咔嚓"的脱臼声被乐队演奏掩盖,只有附近几人看见英国青年疼得跪倒在地。何雨水俯身帮他整理领结,声音甜得像蜜:"威尔逊先生喝醉了,要不要来杯醒酒茶?"她指尖寒光一闪,细如牛毛的银针己刺入对方颈侧穴位——这是何大清教的小伎俩,能让人暂时失声。
宴会厅另一端,史密斯正满头大汗地向港督秘书解释"录音是栽赃"。何大海趁机将娄小娥拉到露台:"通知敖德萨那边,提前两小时装船。"他望着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远处一艘货轮正缓缓驶离码头,"告诉阿彪,要是史密斯的人出现在葵涌仓库......"
"明白。"娄小娥点燃香烟,火光映亮她冷艳的侧脸,"刚好试试王教授新研发的'催眠瓦斯'。"她吐出的烟圈融入海雾,遮住了两人交换的眼神。
午夜时分,当史密斯带着海关突击队扑向葵涌仓库时,"南海明珠"号己经载着三百吨特种钢材驶入公海。而半岛酒店的地下停车场里,威尔逊被扒得只剩内裤,捆在方向盘上,胸前贴着张字条:"献给港督的生日礼物——怡和洋行敬赠"。
三天后,何雨水在启德机场登上去美国的航班。她托运的行李箱夹层里,藏着D-47钢的微观结构图;而随身携带的"化妆品"中,那瓶标着"保湿喷雾"的液体,实则是材料成分伪装剂的便携版。当飞机掠过北角码头时,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正在卸货,起重机吊装的"农机配件"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光泽。
系统光幕在何大海视野中展开:【任务完成:走私乌克兰特种钢材,何雨水哈佛录取宴震慑英资二代。材料成分伪装剂己生效,检测报告显示货物为普通低碳钢】。他转身走向停车场,那里停着辆崭新的劳斯莱斯——车牌"HK1972"是霍英东刚送的礼物,而车后备箱里,静静躺着约翰·威尔逊亲笔签名的怡和仓库出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