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声吸引了何家兄妹的目光,见到来人是李响好友,注意力回到各自手头上的活。
李响起身而立,双手抱在胸前,似笑非笑的看向赵喜平。
他在外人眼中显得孤僻,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但在熟悉的人面前,却是比较随和。
“喜子,你丫着急忙慌的跑过来,不会是掐指一算,知道我备了好吃的吧?”
只当赵喜平下班赶着过来是看望自己,他尽管有些暖心,还是习惯性的调侃一下。
赵喜平己经跑到了他跟前,脚步一顿,想到今天来这的目的,神情讪讪。
他没有正面回答,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喘了一口气。
“响哥,您可别逗我,我哪有这本事!
你还有闲心和我逗闷子,看来你身体真的没有什么事,我就放心了。
咱先别说这些,我一溜小跑过来,渴死我啦!给我倒碗水先…”
李响哈哈一笑,朝他挥了挥手:“你自己进屋倒去!就在桌上。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起吃了晚饭再回去。
今儿你可有口福了,二合面馒头管够!”
说着转过身冲何雨柱喊道,“柱子,多蒸点馒头,喜子在这里吃。”
“得嘞!”
赵喜平转头看向忙碌的何雨柱,忍不住喉头动。
只觉得嘴里更渴了,舌头舔着嘴唇。
“好嘞!响哥,我先去喝水。
您发话了,今儿可得吃个肚儿圆!”
赵喜平家里五口人,他爸妈加上他奶奶,上头有个大哥。
平日里吃饭,细粮得留一份给他奶奶,年纪大了得吃点细的。
这年代基本都是油水不足,靠粗粮填饱肚子,人人都是大肚汉。
能有机会吃顿饱饭,他自是不会拒绝,挨饿的滋味不好受。
他了解李响的脾性,既然说了这话,自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肯定是买足了粮食,才会放话,影响不了自家的用度。
“吨吨吨…”
赵喜平牛饮了一杯凉茶水,抹去嘴角的水渍,长舒了一口气。
李响跟在他身后进了屋,施施然坐在凳子上,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
“喜子,你坐吧!来的时候,和家里打过招呼了吧?别让婶子担心。”
赵喜平伸腿一勾凳子,撑着桌面坐了下去。
“响哥,我打过招呼了。我妈还让你下次休息的时候,去家里吃饭。”
数段碎片从脑海浮现出来,以前去过他家几次,不是假话。
李响轻轻点了点头,不动声色想好下次带哪些东西。
赵喜平性格风风火火,不是个藏住事的人。
看李响的神情,比昨天还要好,确实不影响上工。
“响哥,上午段长找我,说你请假的事。
厂里太忙了,车间任务重,要你明天就去上工。”
李响听闻,眉头一皱,略显惊诧,上不上工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他还没摸清楚“打卡”条件,本来计划得好好的,拿下首月福利。
结果整这么一出,失败的风险急剧飙升。
最主要的是他身体恢复正常,而且比常人还要健康。
完全没有后遗症,还怎么去医院开证明,请假理由不够充分。
“淦…大意了!应该趁热打铁,首接开个病条。
怎么这年代还有这么操蛋的事,果然还是带编好。”
他思维还在现代,请假还接电话加班是常事,想不到是有人针对。
想加班还得打申请,技术不好还轮不到你。
见他臭着一张脸,赵喜平还以为身体有问题,不能去上工。
脸上不禁露出一分急色,语气中满是关切。
“响哥,不行咱们去医院看看,能多休息一阵子,还有钱拿呢!”
李响哪里还能去医院?那不是穿帮了吗?
他苦笑着摇头拒绝,对赵喜平的好意只能心领了。
“得了,这事我知道了。明天早上照旧,咱俩一起去上工。”
赵喜平虽然不清楚其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听到他答应下来,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
闻着飘进屋里的香气,他的心思转到今天的晚饭上,忍不住咽唾沫。
李响见他如此模样,也不准备再说其它,冲他摆了摆手。
“行了,今天先吃饭。还坐着干嘛?出去帮把手。”
赵喜平连连点头,立马起身往外头跑去。
夜幕低垂,吃过晚饭之后,李响将赵喜平送到门外,这才转身回了院子。
“响哥,东西都收拾好了,炉子上热着水。没事的话,我俩先回去了。”
何雨柱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笑着看向李响。
何雨水站在一旁,两手抱着一个小包,里面是打包好的馒头。
只不过用料不是筛选过的,而是粗颗粒,加了少许面粉蒸出来的。
今天在这里吃了两顿,己经感到很满足。临了还要往回拿,那太不讲究。
李响扫了他们一眼,没有表示异议。
由奢入简难,他现在可吃不下喇嗓子眼的棒子面。
想到天天吃大白馒头,太高调了,还是得装装样子。
“柱子,明天我得去上工。咱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你来替我做一顿晚饭。
还有,辛苦你跑一趟,帮忙买些棒子面,以后窝头都换成了二合面馒头。”
说完,他把钱从兜里掏出来,从中选了几张递给何雨柱。
幸亏现在买粮食还不用粮票,花钱就能买。
何雨柱没想到这么豪横,还以为只是最近解解馋,弄些好吃的。
他咧嘴一笑,上前接过:“得嘞!”
可不会傻乎乎的劝人继续吃窝头,这不是变相改善自己的生活吗?
且不说,他时不时能够蹭上一顿,起码何雨水能跟着吃上细粮。
“天也黑了,你俩早点回去歇着吧!”
打发走何家兄妹,李响搬条凳子坐在炉子前。
感受着炉子传过来的阵阵暖意,他眼睛盯着漆黑的水壶发呆,心里惦记着外挂的事情。
今天的变动来得太突然,打破了他原有的计划,一时之间患得患失起来。
如果做完自己每天的工作分量,就能够完成打卡,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如若不然,那就得另想他法。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年代里,表现不够积极可是有风险的。
想找个风险不大的这种地方,学校算是个首选之地。
这么一想,商城和学校还真是天作之合。
既能首接购买,即插即用,首接省去寒窗苦读。
学习!?学习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