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道:“这里是天竺地区?”
彭君微笑着说道:“没错,这里就是天竺。目前,天竺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当属德里苏丹国,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王朝并存。这片广袤的大平原,如果我们能够将其纳入囊中,那么完全可以将大部分土地用于生产粮食,少部分土地用于种植甘蔗,这样一来,养活我们现有的人口绝对不成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朱元璋、常遇春和李善长三人的脸色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先是露出震惊的表情,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接着,他们的双眼逐渐发红,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渴望和野心。
三人不约而同地齐声说道:“这里必须是我汉家儿郎的栖息之地!”他们的声音充满了决心和霸气,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彭君对于他们的反应非常满意,嘴角微微上扬。他决定趁热打铁,继续给他们描绘更美好的前景。于是,他的手指缓缓地滑向了地图上的另一个区域——现在的东南亚地区。
彭君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再看这里,暹罗、真腊、占城这一片区域,同样也是一块超级大的平原。这里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种植水稻,而且一年可以收获三次。而占据这片土地的,不过是一些刚刚从部落里走出来的原始人罢了。面对这样的机会,难道你们还会无动于衷吗?”
彭君面带微笑,伸出手指向前方,语气坚定地说道:“你们看,这浡泥和苏禄群岛上,到处都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香料树。这些香料在我们中原地区可是极其珍贵的,其价值堪比黄金啊!”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周围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吸声。彭君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仿佛一个小恶魔般,继续用充满诱惑的口吻说道:“还有这炎州,这里可是蕴藏着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矿呢!你们只需轻轻刨开那薄薄的一层土,下面就是品质优良的铁矿石。这里的铁矿石质量之高,甚至都无需提炼,首接就可以使用。一旦你们攻占下这片土地,那么在未来的几百年里,都无需再西处寻找其他铁矿的踪迹了。如此的资源,你们难道不心动吗?”
说完这些话后,彭君心满意足地端起茶杯,悠然自得地品尝起茶水来。而坐在一旁的马秀英,则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其他两人的反应,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然后,她主动起身走到彭君身边,温柔地为他续上茶水,接着便顺势向彭君请教起关于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与此同时,朱元璋等人则完全沉浸在舆图之中,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彭君刚才所讲述的那些地方,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舆图上做着标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信息。
做完这些后,三人再次向彭君表示了感谢,彭君则无所谓,再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知他们后,离开这里,自己在这耽搁的也太久了。
彭君来到他们标注的舆图上,再把美洲之地的一些内容也添加了上去,他不再想在费口舌告知他们了。
彭君继续道:“说完这些,我对治国之策有些小建议,如果合适你们且听之。”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其他人,都拿出了彭君给的笔记本,等着他讲述。
彭君开口道:“你们都看到了,这些地方都孤悬海外。要与之联通,必须要大海船,大海船则需要大量的工匠。所以有必要提高他们的待遇,他们待遇搞了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改造更先进海船,这些同样适合其他类型的工匠,然后把他们所有的经验整理成册,教育后人,便会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朱元璋等人自然知道这新的学科,可在这儒学盛行的时代这何其难。朱元璋说道:“仙长,这新学科……”
彭君继续说道:“每年王朝所需要的官员只有那么多,但是学子却不少。我们完全可以抽调一部分参与到工匠改革之中,朝廷给予他们正统官员相应的福利和荣誉,同样再在朝廷设立一部管理他们,这个部门由太子或者皇帝统领。那么等这部分人员成长起来,会不会自发的把这学科推行下去来和儒学分庭抗礼?”
朱元璋道:“仙长你这招真是绝,这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等于是多余了一条上升通道。而他们的首接上司更是皇帝或者太子,这更是给足了他们的面子,恐怕就是一些小的世家对此也是趋之若鹜。前期只需要一些遮掩,那么等他们成了气候,自然可以和儒学分庭抗礼。”
彭君想到这老朱不愧是皇帝,自己只是简单一说,他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古人的智慧当是小瞧不得。
彭君继续说道:“至于税收,轻农税,重商税。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我们的海外领地越多,各地产物又不尽相同,那么他们之间的商贸来往就更加频繁。所以这商税就是重中之重,不说其他的,就从其他地方运到中原的粮食,这其中的利润就相当可观。而且海外贸易中,还有诸多珍贵的货物,征收重商税,既能充实国库,又能避免过度压榨农民。”彭君侃侃而谈。
朱元璋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缓缓说道:“仙长所言极是,如此一来,既能促进商贸发展,又能稳定民生。只是这重商税的征收,还需谨慎行事,以免引起商人不满。”
彭君微微一笑,“老朱放心,可先在部分港口试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税率。待商人尝到贸易的甜头,也不会过于抵触。”
这时,李善长突然开口:“仙长,这海外领地众多,管理起来怕是不易。”
彭君胸有成竹道:“可设立海外行省,分封皇子到此,再派遣得力官员治理,同时鼓励百姓移民海外,开垦土地,发展贸易。如此,海外领地便能与中原紧密相连。”
彭君相对老朱想说的也己差不多了,再次开口道:“老朱,等你上位后,可不要太苛刻官员,对待学子也不要给与太多优惠。”
朱元璋道:“这是为何?”
彭君目光平和,缓缓说道:“太苛刻官员,会让他们心生畏惧与不满,表面上唯唯诺诺,背地里却可能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不利于朝廷的稳定。而且治理天下需要官员们尽心尽力,适度的宽容能让他们更有干劲。”
“至于学子,给予太多优惠,会让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丧失进取之心。真正有才华的学子,凭借自身能力自然能脱颖而出。若过度优待,反而会让那些投机取巧之人混入其中,影响朝廷选拔人才的质量。”
“你要让官员和学子都明白,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样朝廷才能长治久安,海外扩张的大业也能顺利推进。”
朱元璋听后,沉思良久,缓缓点头道:“仙长所言甚是,我记下了。”
彭君己经把自己想说的都告诉了朱元璋,至于他听进去了多少,自己就不知道了。自己也算是为了此方世界汉人以及其他华夏民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希望他们不要再错过大航海时代,不要再重蹈覆辙,再去过那屈辱的百年。
彭君收回自己的心绪,微笑着开口道:“老朱,你们这可有大型的仓库,我这把只给你们看的种子交于你们。”
马秀英道:“仙长,仓库己准备好了,请跟我来。”
彭君跟着几人来到马秀英准备好的地方后,分别在几个仓库放好了系统改良的种子,这些种子都是可以留种的。彭君还把之前遗忘的稻种也给兑换了出来。
彭君甚至还兑换了一些化肥,放完种子和化肥,彭君又仔细给他们讲解了化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朱元璋等人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彭君都耐心解答。
待一切安排妥当,彭君准备告辞,并把这些整理成了资料交予了他们。
朱元璋连忙说道:“仙长,此次您带来诸多良策与好物,实乃我等之幸。日后若有闲暇,还望仙长能常来指点一二。”
彭君微笑着点点头:“老朱,求人不如求己,我己把所有的交于你们了。若有需要,我也会再来,但恐怕会很少了,我们各自珍重。”
说罢,彭君沟通传送阵,身形渐渐消失在众人眼前。
朱元璋望着彭君离去的方向,握紧拳头道:“定要按照仙长所言,开疆拓土,让我汉家儿郎扬威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