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千金纪事
沈家千金纪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沈家千金纪事 > 第四十章 代码筑梦之地

第四十章 代码筑梦之地

加入书架
书名:
沈家千金纪事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918
更新时间:
2025-04-29

1996年11月9日,夜幕笼罩着京城。沈知意带着苏睛、宿华和一众同学推开300平新居的雕花铜门,暖黄色的灯光顿时倾泻而出。玄关处的波斯地毯还带着新织的绒毛气息,挑高六米的客厅里,巨大的落地窗映出CBD零星的灯火,仿佛将整个城市的繁华都纳入怀中。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星宁互联网软件应用公司的起点。"沈知意站在客厅中央,手中的激光笔扫过墙上巨大的白板,"宿华,你对计算机的热情我一首看在眼里。愿意和我们一起,用代码改变未来吗?"

16岁的宿华攥着《UNIX内核源代码剖析》的手指微微发抖。一年前在星芒食品厂打工时,他只能在深夜用老旧的386电脑练习编程;此刻眼前,六台崭新的康柏服务器正在负二层的机房嗡嗡作响。"知意姐,我......"他声音哽咽,"我做梦都想做出属于中国的操作系统。"

"那就一起做梦。"沈知意将烫金的员工工牌塞进他掌心,"苏睛负责财务和战略,你担任CTO,我们先从优化OICQ的用户体验开始。"她调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动着马华腾发来的求助邮件——随着用户突破200万,服务器经常崩溃。

当晚,负二层的机房成了战场。宿华带领技术团队拆解OICQ代码,沈知意则在一旁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分析数据传输瓶颈。凌晨三点,苏睛抱着刚煮好的咖啡进来,看见宿华趴在键盘上睡着了,手指还保持着敲击的姿势。

"让他睡会儿。"沈知意轻轻盖上薄毯,转头对其他成员说,"我们来讨论商业模式。还记得聚福楼的成功吗?"她在白板上画出思维导图,"互联网产品不能只靠情怀,必须找到可持续的盈利点。"

晨光初现时,宿华突然惊醒,抓起笔在草稿纸上疯狂演算:"我想到了!用分布式服务器架构,把用户数据分散到全国节点!"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把聚福楼的分店开到网络的每个角落!"

接下来的半个月,300平的房子里日夜灯火通明。卧室改成了程序员的休息室,书房堆满了从硅谷空运来的技术书籍。沈知意联系雷军,借调金山的资深工程师做技术顾问;又说服马云,让中国黄页开放部分接口数据。

当星宁团队带着优化方案出现在深圳时,马华腾的手几乎颤抖着接过代码。"这是我见过最精妙的算法!"他看着实时监控屏幕上稳定的数据流,"服务器响应速度提升了40%!"

沈知意却摇了摇头:"这只是第一步。"她点开新开发的功能演示——OICQ新增了"会员靓号系统"和"虚拟宠物养成","用户愿意为个性化服务付费,就像老北京人愿意为聚福楼的秘制酱料买单。"

1996年12月25日,圣诞夜的钟声中,OICQ正式推出会员体系。仅仅72小时,付费用户突破10万,马华腾连夜飞到北京,在星宁公司的大阳台上紧紧握住沈知意的手:"你不仅救了OICQ,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商海生存。"

此时的300平房子里,程序员们正围着火锅庆祝。宿华偷偷把自己编写的第一个代码片段刻在了阳台的木质护栏上,旁边是沈知意用马克笔写的标语:"代码不是终点,改变世界才是。"

深夜,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手机震动,是宗庆后发来的喜讯:娃哈哈新推出的"节气限定饮料"三个月销量破亿。她微笑着回复:"传统产业需要互联网的翅膀,而我们要做的,是锻造最坚硬的羽翼。"

窗外,初雪悄然飘落,将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夜晚装点得如梦如幻。在这个300平的空间里,一群年轻人用代码编织着未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书写的,将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浓墨重彩的篇章。而沈知意明白,星宁公司的成立,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属于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的黄金时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