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6日,杭城的桂花香还未散尽,寒风己裹着细雨掠过星芒食品总部大楼。马云站在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前,望着楼下穿梭的人群,手中的保温杯氤氲着龙井茶的热气。墙上的电子屏跳动着振奋人心的数字——中国黄页的股票市值在香港回归的浪潮推动下,一举突破55亿大关。
"马总,杭州日报的记者想做个专访!"秘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先推了吧。"马云摆了摆手,目光仍紧锁着股票曲线。他想起1995年那个闷热的夏天,自己带着团队挨家挨户推销网站,被当成骗子赶出办公室的场景。而如今,中国黄页己成为国内企业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香港回归带来的资本流动与商业机遇,更是让公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此时,沈知意的电话打了进来。"马老师,恭喜啊!"少女的声音带着笑意,"我就说中国黄页会借着回归的东风一飞冲天。"
马云爽朗地笑了:"知意,当年要不是你投资,还帮着搭建国际化推广渠道,中国黄页哪有今天?现在很多香港企业都主动找上门,要在我们平台上做全球推广。"
"这只是开始。"沈知意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对互联网行业的新思考,"马老师,我建议您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办公大楼。不仅是企业实力的象征,更是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
她调出一张设计图,继续说道:"我己经联系了世界级的建筑团队,设计方案融合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和互联网的科技感。大楼里不仅有现代化的办公区域,还可以设立互联网博物馆,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
马云听得入神,心中的热血开始沸腾。这些年,他一首梦想着能有一个属于中国黄页的"家",如今,这个梦想终于要照进现实。"知意,就按你说的办!"他一拍桌子,"我要让这座大楼成为杭州的新地标!"
消息传出后,杭城商界一片震动。沈知意趁热打铁,联合星宁金融和娃哈哈,为中国黄页的大楼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她还发动清华的同学,组建了一个跨学科团队,负责大楼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知意姐,我们打算在大楼里设置一个'数字丝绸之路'展厅。"陈默拿着企划书兴奋地说,"展示中国企业如何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这也是对香港回归后经贸融合的最好诠释。"
沈知意点头称赞:"很好,还要加入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亲身感受互联网的魅力。"她望向窗外,远处的钱塘江潮水翻涌,正如这个时代的浪潮,势不可挡。
在大楼的奠基仪式上,马云站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对着媒体镜头激动地说:"这座大楼不仅是中国黄页的新起点,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里程碑。感谢香港回归带来的历史机遇,让我们有信心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互联网的力量!"
沈知意站在人群中,看着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自己创业初期的艰辛,也想起这些年与马云、马华腾等创业者并肩奋斗的日子。香港回归,不仅是领土的回归,更是经济、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7年的冬天,杭城的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中国黄页的办公大楼在钱塘江畔拔地而起,与对岸的星芒食品总部大楼遥相呼应。沈知意知道,这两座大楼,将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和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夜,沈知意坐在书房里,看着电脑上不断刷新的项目进度。手机突然震动,是马华腾发来的消息:数字经济大厦的设计方案通过了,预计明年破土动工。
她回复道: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大楼落成的那一天,见证中国互联网的辉煌!
窗外,钱塘江的潮水依旧在奔涌,正如中国的发展,永不停息。沈知意相信,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必将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