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那些一品二品的屁股都走了,蛮珠赶到了鸿胪寺。
二宗主正绘声绘色地给族人们说起早朝的事,一群人在那里呲着大牙嘎嘎傻乐。
见她独自来了,便问:“女婿呢,怎他没来?”
蛮保也问:“你不会是欺负了人吧?可得告诉他,既然己经成亲,概不退换。”
蛮珠不想理他俩,首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五宗主听了,摸摸头:“啊,战俘换粮食种子?可我都己经答应他们了,一换二也好,一换三也行,反正是一家人,都各自回家算了。”
蛮珠被他的无邪哽住了。
五宗主约摸是看她的脸色不好,便出了个主意:“那要不咱回去的路上,买他个几车粮食种子回去?”
又不太开心:“可是咱们部落里那些地,从没种出什么好粮食来过。”
可阿娘说过,正是因为土地不好,就更要用各种各样的粮食种子去试,哪种粮食种子能种出来,就种哪种,种得多多的。
若是能吃上两掺饭,那也可以盼着吃三掺饭。
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可惜了,堵路的都是自己人。
女蛮宗主安慰她:“至少五宗主的出发点是好的。”
蛮珠啧了一声,那还是别出发了。
……
苏定岳被留在东华宫。
将这两日蛮珠的各种日常都讲了,有些不自然之处,仁帝也没追问,只用揶揄的眼神看他。
苏定岳闹了个小红脸。
仁帝这才笑起来:“男女之间,有一见钟情,也有相处生欢;有青梅竹马,也有欢喜冤家,朕看蛮珠公主这孩子还是不错的。”
又递给他一个名单:“这是使团递上来的,公主的亲卫队名单。”
和谈完成后,除了公主的亲卫队,使团其他人便该回乌蛮部落了。
“找个机会,你亲自去替朕看看,这些人是否能留在京中。”
苏定岳沉吟片刻:“不如臣借祖母之名,明日替公主办个回门宴,以宴请使团所有人。”
苏定岳走后,皇后来了。
“圣上开了女子为官这个头,日后会不会……”她有些担忧。
仁帝:“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他将沙盘里某处的小旗子抽了出来:“朕听说,大云山脉里有条古路,可轻易绕到陇山下,首达西戎南边。”
“朕想用它。”
“公主在我们这站得越高越稳,在他国眼里,朕与乌蛮王便越融洽。”
“西戎李家屡次犯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苦西戎久矣,朕容不下他李家。”
“但西戎地广而险峻,民风彪悍,战线一拉长,边关便吃紧,久攻而难下。”
他将手中的小旗插在沙盘上的一处山脉上。
“若是能得这条古道,或者能得乌蛮奇兵剑指陇山,灭他李家便指日可待。”
说着说着,他笑起来:“皇后你是没看见今日早朝上那帮老臣有口难言的样子,朕可从来没见过。”
“这孩子,还是有点意思的。”
“陛下殚精竭虑,妾只愿陛下万事如意,”皇后便笑着递上了一份名单,“这是姜国夫人递上来的,蛮珠公主的那些女亲卫的资料。”
公主成亲那日,入府的女亲卫便被林嬷嬷以学规矩的理由带走了。
学了两天规矩,就被观察了两天。
其中,有几个亲卫各自带着什么任务都被嬷嬷套出了口风。
仁帝随手翻开看了看。
有学种菜的,有学纺织制衣的,有学开铺子做生意的,还有开马场赚银子的……
“倒是把日后的生活安排得挺丰富的,”仁帝笑了起来,“乌蛮王真是费心了。”
能把这一些人凑成一队亲卫,想来他也是精心挑选过的。
“其中有个年长些的亲卫说,蛮珠公主小时候脑袋被马踩过,平时看着正常,疯起来连自己都打。”
“她的两个师父有大云山二闲之名,两人有分桃之谊。”仁帝叹道:“大云山上,都是妙人啊。”
……
皇后走后,那日跪在阴影下的人又来了。
“启禀圣上,昨夜将左丞大人抓伤的雪团猫儿是三年前波斯使团进贡的,一共三只;其中伤人的这只是莘郡王特意从内务府要的,做为生辰礼送给了府中的滕夫人。”
“那只锦衣狸,则是东倭使团进贡的,由皇后赐给了御史王大人的妻子。”
“有只玉面狸,是皇商许文庭出海的商队带回来的,养在家中第五房小妾身边。”
仁帝的面色凝重了些:“这些人中,谁与鸿胪寺李典有关系?”
跪着的人:“明面上都没有。但鸿胪寺徐少卿家中爱妾与莘郡王府中的滕夫人都是皇商许文庭的女儿。”
几只狸奴,不但涉及一个以海贸发家的皇商,还涉及两个漂洋过海来的使团,更涉及他的一个儿子……
仁帝思索片刻,叫来传旨的中使:“传朕口谕,着令蛮珠公主协同刑部侍郎,严查徐少卿之死,以正公主及使团清名。”
他有两个目的,第一,他想再好好看看这个蛮珠公主;第二,若使团有问题,由蛮族自己人查出来更好。
……
查就查呗。
蛮珠摸了摸头顶的簪刀,没在怕的。
正好借查案的机会,名正言顺的查一查那个绿袍官李典。
刑部侍郎得偿所愿,很是开心。
毕竟万一有事,背锅的来了。
蛮珠见他笑不自禁的脸,发现自己又忘了他的姓。
上次苏定岳提起过的,只是她没耐烦去记。
于是抱拳含糊地打招呼:“侍郎大人,我们从哪里查起?”
侍郎大人还是有些滑头的:“既然是为了给公主和使团正名,本官私以为,还是从使团查起最好,比如,谁能拿到少宗主的刀。”
他拿出了卷宗:“公主请看,这是事发当时所有人的座位和站位,以及各自的陈述。”
一步一步来,下一步,就该由公主出头,去查那些金贵猫儿的矜贵主人了。
他的乌纱帽,只能往高了换,可不能丢了。
苍蝇一样大小的字,蛮珠头大。
因此她提了个要求:“侍郎大人,不如换个方法,去现场还原案情吧。”
“咱们用衙署的银子逛明月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