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唐到新邦李氏家族世纪传奇
从盛唐到新邦李氏家族世纪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从盛唐到新邦李氏家族世纪传奇 > 第二十章 文明根系:跨越国界的血脉回响

第二十章 文明根系:跨越国界的血脉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从盛唐到新邦李氏家族世纪传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488
更新时间:
2025-04-18

2022年2月16日清晨,李浩然与马婉婷乘坐的量子客机划破云层,缓缓降落在东方大国西北的敦煌国际机场。舷窗外,祁连山脉的雪峰在阳光下闪耀,广袤的戈壁滩延伸至天际,这片苍凉而壮阔的土地,正是李氏家族先祖的故土。

“检测到您佩戴的家族徽章,李先生。”机场的智能机器人发出温和的提示音,“己为您开通快速通道,并安排了专属导游。”当两人走出航站楼,迎接他们的是一位身着汉服的年轻学者,胸前的工作牌上写着“李氏文化研究会”。“欢迎回家。”学者微笑着递上一份泛黄的族谱复印件,“这是我们在当地县志中找到的,与您带来的资料完全吻合。”

在前往李氏故居的路上,李浩然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车田和光伏板阵列,感慨万千。曾经荒芜的戈壁,如今己成为新能源产业的热土。“我们计划在这里投资859亿,打造融合量子技术、芯片研发、人工智能医疗和虚拟现实的高端产业园区。”他对身旁的东方大国官员说道,“不仅要推动经济发展,更要让科技文明与历史底蕴在这里交融。”

李氏故居位于一个名为“长安镇”的古村落。青灰色的砖墙、飞檐翘角的门楼,与大唐共和国的仿唐建筑如出一辙。推开斑驳的木门,院内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树下的石磨和水井诉说着往昔的岁月。“根据记载,您的先祖就是从这里出发,踏上东渡之旅的。”导游指着墙上的族训,“‘宁移寸土,不失寸心’,这句话不仅刻在祠堂里,也刻在了每一个李氏后人的心里。”

马婉婷轻抚着窗棂上精美的雕花,眼眶微微。“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让我想起长安的家。”她转身对李浩然说,“或许这就是文明的力量,无论相隔多远,总能找到共鸣。”此时,智能眼镜突然弹出全息投影,将古代李氏家族迁徙的路线在虚空中展开——从西北的这片小院,到大洋彼岸的新大陆,文明的火种跨越千年,始终生生不息。

在当地政府的会议室,一场关于产业园区规划的会议正在进行。李浩然调出三维全息模型,展示着未来的蓝图:量子计算中心将采用敦煌壁画的飞天元素作为外观设计,芯片工厂的屋顶将复刻莫高窟的藻井图案,人工智能医疗实验室则融入了中医经络学说的理念。“我们不仅要投资,更要打造一个文明与科技共生的典范。”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与此同时,在东方大国的首都,李氏集团的新项目奠基仪式盛大举行。当第一铲土落下,现场的全息投影展示出园区的未来景象: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数字丝绸之路”,连接着东方大国与大唐共和国;量子芯片生产线与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完美结合;人工智能医疗系统中,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与现代诊断技术相辅相成。

“这不仅仅是商业投资,更是文明对话的新起点。”东方大国的领导人在致辞中说道,“大唐共和国的李氏家族,用行动诠释了‘根脉相连,文明相通’的深刻内涵。”台下,来自两国的企业家、科学家和文化学者们纷纷鼓掌,他们知道,这个总投资859亿的项目,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西北的李氏故居,一场特别的文化交流活动正在进行。大唐共和国的艺术家们带来了融合现代科技的唐乐表演,全息投影的舞者在古宅的庭院中翩翩起舞;东方大国的工匠则现场展示了敦煌壁画的修复技艺,纳米级的修复材料与千年的色彩在显微镜下交相辉映。李浩然站在人群中,看着两国的孩子们一起绘制“未来丝路”的长卷,心中充满感动。

夜幕降临,敦煌的星空格外璀璨。李浩然和马婉婷漫步在鸣沙山下,远处的月牙泉倒映着点点灯火。“你说,千年前的先祖们,是否也见过这样的星空?”马婉婷轻声问道。李浩然握住她的手,指着天空中闪烁的量子通信卫星:“他们或许无法想象今天的科技,但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文明的传承从未中断。”

回到长安后,李浩然在家族会议上展示了此次东方大国之行的成果。“我们投资的不仅是产业,更是文明的纽带。”他调出两地产业园区的实时数据,“量子技术将缩短我们的距离,人工智能将共享我们的智慧,而文化的共鸣,则让我们的心永远相连。”

2022年的春天,当第一株敦煌特有的罗布麻在产业园区绽放,李浩然收到了东方大国发来的视频——在首都的新园区,象征友谊的唐槐己经种下。视频中,两国的孩子们手拉手,用两种语言共同朗诵着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首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刻,跨越国界、穿越时空的文明根系,正在科技与文化的浇灌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