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吏事本末
长安吏事本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长安吏事本末 > 第41章 朱雀街鼓鼙急

第41章 朱雀街鼓鼙急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吏事本末
作者:
用户14628180
本章字数:
3214
更新时间:
2025-04-21

元和十年腊月十五,长安朱雀大街的街鼓刚响过酉时三刻,大明宫含元殿的腊月宴正酣。李焕的七獬豸玉符在烛影中泛着冷光,目光扫过席间交头接耳的官员 —— 自百工科放榜以来,这样的暗流涌动己非首次,但今日礼部尚书王播袖口若隐若现的北斗暗纹,却让他后颈发紧。

"陛下," 户部侍郎李绛的声音突然刺破丝竹声,"匠人之子周正竟敢在策论中引用《考工记》非议漕运,此风若长,恐乱士大夫之纲!" 他展开的试卷上,"治河如治丝" 的批注被朱笔圈成墨团,"请停百工科,复匠人 ' 工户 ' 旧籍!"

殿内骤然安静,宪宗的目光落在李焕身上。春杏的指尖悄悄勾住袖中父亲的断指银梭,却在抬眼时撞见王播袖口的靛青暗纹 —— 那是市署织坊十年前专供分银案主官的 "南斗纹",与她在扬州毒衣残片上见过的完全一致。

突然,宫门外传来闷响,如远雷滚过朱雀大街。一名金吾卫浑身是火撞入殿内:"陛下!西市百工坊... 百工坊..." 话未说完便倒在丹墀上,掌心紧攥着半片绣有北斗纹的素衫残片。

李焕的验毒针刚触到血迹,针尖立即泛青黑色 —— 星尘毒。春杏抢过残片,断指梭在布纹间划出火星:"这是崇仁坊匠人新制的 ' 触邪锦 '," 她的泪痣在火光中跳动,"暗纹被改成苜蓿纹,唯有袖口还留着北斗残痕 —— 有人故意用旧纹样嫁祸!"

宪宗拍案而起:"李监丞,速查!" 李焕刚要领命,却见王播突然踉跄倒地,袖中掉出卷《匠人户籍复辟案》,首页赫然盖着范阳节度使的火漆印。更惊人的是,案中夹着片银杏叶,叶脉走向与城南废弃宅邸的暗线图完全吻合。

朱雀大街的街鼓突然乱了节奏,传来 "有贼" 的梆子声。李焕带着金吾卫闯入西市时,十二家支持百工科的织坊己化作废墟,匠人抱着烧焦的百工旗在雪地里痛哭。春杏在灰烬中发现十二枚断指银饰,每枚都刻着现任御史的姓氏 —— 正是近日联名弹劾百工科的官员。

"他们想重演分银案的故技," 李焕的玉符划过焦黑的门框,"用断指标记凶手,却忘了现在的匠人不再是待宰的羔羊。" 他忽然捡起半块烧剩的砖,砖面凹痕竟是 "丙三" 暗记 —— 与十年前分银案起点的邸店砖纹相同。

更鼓初响时,易卜拉欣的商团在城南废宅找到关键证据:十二道波斯琉璃碎片,每片都绘着北斗尾端指向大明宫。"这些碎片," 他的护身符与獬豸玉符相碰,"是用当年右藏库缺柜银铤熔铸的,内侧刻着《考课令》篡改密语。"

回宫路上,春杏突然拽住李焕的马缰,指向街角阴影里的锦衣人。金吾卫突袭后,搜出的密信让李焕瞳孔骤缩:"百工既兴,分银必亡 —— 毁其籍,断其脉,复立 ' 士农工商 ' 旧序。" 落款处的紫泥印,正是中书省勾检司旧印。

子时的御史台值房,李焕将琉璃碎片拼合成北斗图,尾端首指礼部。春杏对照《匠人户籍复辟案》,发现所有弹劾官员的考课牒,都夹着市署织坊的靛青纸 —— 那是分银案余党专用的密信纸。

"哥," 春杏忽然举起父亲的断指银梭,梭尖在琉璃碎片上划出火星,"他们要的不是复辟,是让分银案的阴魂,借旧制度还魂。" 梭尖停在 "丙三" 暗记处,"当年漏网的分银主犯,就在联名弹劾的官员里。"

五更钟响时,大明宫传来急诏:宪宗皇帝连夜召见三司大员,案头摆着李焕呈递的琉璃北斗图、王播的复辟案、还有西市匠人血书。烛影中,宪宗的朱笔在《匠人保护诏》上重重落下:"再有言复辟者,以分银案从犯论处。"

李焕走出殿门,朱雀大街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春杏正在教匠人修补烧焦的百工旗,用金线在焦痕处绣上獬豸角尖。易卜拉欣的商团运来波斯耐火砖,说要帮匠人重建工坊 —— 砖面上,中西亚文字与汉文 "触邪" 交相辉映。

长安城的晨鼓响起时,李焕望着市署门前新立的 "百工抗火碑",碑身用十二块耐火砖拼成獬豸形。这一日的御史台,《百工坊纵火案牒》正式立案,李焕的笔尖在 "主犯" 栏停顿 —— 他知道,这一次的敌人,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市令或节度使,而是整个盘根错节的旧制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