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孰轻孰重

第二百三十九章 孰轻孰重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作者:
醺浅月
本章字数:
58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二百三十九章 孰轻孰重

“刘生,先头部队距离固原州还有多少路程?”他问向身边的向导。

刘生是兴阳府本地人,骑在马上搓了搓手,“回王爷,约莫还有五六十里。前队已经拿下双峰堡和马刚堡,通往固原州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

“这么说,明天就能到了。”吴三桂眯起眼睛,“固原州的情况如何?”

“守将是李自成的降将,手下不过三千人马。”刘生答道,“而且多是临时征召的百姓,战力不堪一击。”

吴三桂点点头,目光投向远方。固原州向来是陕西镇总兵的老巢,也是通往凉州的要道。只要占据这里,沿着葫芦河北上,就能抵达宁夏镇的地界。

“王爷,要不要让将士们稍作休整?”郭云龙提议道,“连日赶路,人困马乏。”

“不行。”吴三桂断然摇头,“这场硬仗无非是比拼谁的体力更强,慢一步就可能全盘皆输。”

他心里清楚,虽然多尔衮许诺他一个中域王的位置,但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更何况,被朱慈烺那一招差点就变成了第二个洪守畴,这教训太深刻了。

夜色渐深,大军依旧持续行进,即使人疲马乏,但行进的脚步却没有半刻停下。

与此同时,金陵府内,李自成正在武英殿召开军议。

“皇爷!咱们终于锁定吴三桂的踪迹了!”陈麟然推开殿门,快步走进来,“他去了平凉府!是凉州节度使陈之龙传来的消息。”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李自成听完,只觉得头晕目眩,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靠在龙椅上。大顺在凉州只有陈之龙、牛成虎两个降将,带着五六千改编的明军,怎么可能挡得住吴三桂的三四万关宁铁骑?

“皇爷,臣愿带四万兵马去救凉州!”刘宗敏立刻拱手请战,声音洪亮地在殿内回荡。

李自成摆摆手,脸上露出疲惫之色:“不必了。吴三桂无非是想要凉州、西陲,给他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是鞑子!”

这话一出,在场的刘宗敏、田见秀、谷英、牛金星和宋献策都皱起了眉头。任由吴三桂在西北坐大,这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皇爷,不可啊!”宋献策上前一步,“凉州、西陲一失,西北门户就此洞开。吴三桂若是占据河西走廊,就能与准格尔部联络。到时候……”

“够了!”李自成猛地拍案而起,“现在多铎就在风陵渡,随时可能渡河。我们若是分兵西进,金陵就危险了!”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众人都明白李自成的顾虑。东有多铎,西有吴三桂,大顺军确实陷入了两面受敌的困境。

就在这时,又一名斥候匆匆进殿:“报!吴三桂大军已经过了庆阳,正在向固原州进发!”

李自成的脸色更加阴沉,大殿内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传令下去。”他沉声道,“命令陈之龙、牛成虎率部撤回。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身后的众将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声反对。

此时的吴三桂并不知道金陵城中发生的一切。他的大军依然在向固原州进发,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

“王爷,前方斥候来报,发现敌军斥候。”一名亲兵策马而来。

吴三桂眼中精光一闪:“看来陈之龙已经得到消息了。传令下去,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天亮之前,务必要赶到固原州城下!”

春日的阳光洒在摄政王府后花园的池塘边,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骑在精致的木马上欢快地笑着,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在这幽静的后花园里格外悦耳。

小女孩肌肤如玉,左脸有个浅浅的酒窝,一双丹凤眼灵动有神,琼鼻微翘,樱桃小嘴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她身着淡粉色的锦缎长裙,头上戴着镶嵌着珍珠的金钗,一举一动都透着贵气。这便是摄政王多尔衮的掌上明珠,爱新觉罗·东莪。

祖大寿穿着深蓝色长袍马褂,亦步亦趋地跟在多尔衮身后。他的目光不时瞟向那个小女孩,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这些年来,他虽然位居高位,但始终觉得自己的地位不够稳固。

“王爷,这些玩物可还入眼?”祖大寿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

这批玩具是他儿子祖可法从南方带来的。作为议亲使,祖可法驻扎在天津卫的海沙岛上,专门负责与南朝联络。三月初,大明北洋总督衙门的船队带来了不少江南特产,其中就包括给东莪格格和顺治皇帝的礼物。

多尔衮站在池塘边,看着女儿玩耍的身影,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这些精致的玩具虽然在南京也就值两三千两银子,但每一件都做工考究,最重要的是,在北京根本买不到这样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灰色长衫的太监快步走来,躬身在多尔衮耳边低语几句。太监的声音很轻,但祖大寿还是注意到多尔衮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吴三桂这个人,倒是让本王刮目相看了。”多尔衮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祖大寿心里一紧,连忙问道:“王爷,吴三桂他……”

“这厮带着四万大军,玩了一出穿越中域的好戏,把李自成耍得团团转。”多尔衮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讥讽,“不仅如此,他还打着大明西宁镇总兵官的旗号,把西宁镇和平凉府的墙头草都骗了过去。”

祖大寿暗暗咋舌,这吴三桂确实够阴险的。不说自己是清兵,反而宣称是明军,还造谣说李自成已死,西安府已被收复。更绝的是,还真有不少人信了。现在吴三桂的副将郭云龙和刘生,正带着两万人马向陇镇进发。其中一半都是投靠过来的凉州军。

“王爷,那吴三桂现在……”祖大寿小心翼翼地问道,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有意思的是,”多尔衮冷笑道,“他一面向我大清递交奏章,表忠心;一面又向南京派密使,自称是大明忠臣,还想要个凉州、西陲两镇总兵官当当。”

祖大寿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他能感觉到多尔衮话语中的危险意味。在这个乱世,玩两面三刀的把戏,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祖复宇,”多尔衮忽然转过身,直视着祖大寿的眼睛,“本王方才得到吴将军的密报。”

祖大寿的心跳漏了一拍。多尔衮没说“平西王”,而是直呼其名,这究竟怎么理解?他不敢细想,只能低着头等待多尔衮的下文。

“吴将军依然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多尔衮语气温和地说,但这种温和反而让祖大寿感到更加不安。

果然,还没等祖大寿松口气,就听多尔衮又道:“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给南京那边也上一道一模一样的折子?”

祖大寿的脸色瞬间惨白,他知道多尔衮这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