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宁静而略显雅致的芈萱住所中,周围的布置简单却又透着一种别样的温馨。芈萱身着一袭淡蓝色的裙裾,如瀑的长发轻轻垂落在肩头,她那美丽的脸庞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忧愁,眼眸中满是眷恋与不舍,静静地看着眼前英武不凡的项羽。
芈萱轻启朱唇,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怨与惆怅,缓缓说道:“马上都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可是姐姐不想离开公子,你说如何是好?”她微微蹙着眉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显示出内心的纠结与不安。
项羽则显得有些青涩和稚嫩,他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地说道:“我年龄小,也不懂得什么。”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与无措。
芈萱又紧接着追问道:“怎么才能让公子离不开我,记得我?”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项羽,仿佛在急切地寻求一个答案。
项羽想了想,天真地说道:“姐姐就给公子生个孩子,最好是男孩,我娘就是生下我才拴住我爹的心。”他说话时表情十分认真,还带着几分孩子般的直率。
芈萱听后,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有些娇羞地说道:“我也想给公子生下子嗣,可是这时间仓促,而且这生孩子也不说想要就要的,也不知道离开之后到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公子。”她的眼神中满是失落与无奈,心中的愁绪愈发浓重,仿佛那化不开的浓雾一般。
在芈萱那清幽宁静的住所门口,身材高大挺拔的项羽缓缓地站了起来。他那如同钢铁般坚实的手中紧紧地握着一根泛着寒光的长戈,犹如战神一般威风凛凛。他转过头来,望向一旁温婉动人的芈萱,用坚定而洪亮的声音说道:“姐姐,我们马上要走了,前几日那几个贸然闯入姐姐住所的男子,想必是公子大哥手下的将领,今日我想去拜会拜会,也好领略领略大秦武将的精髓。”他的目光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见识一番。
芈萱轻轻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温柔地说道:“弟弟只管去。开心就好。”她的眼神中满是对项羽的信任和鼓励。
说罢,项羽雄赳赳气昂昂地拿着长戈向着扶苏府邸的军校场奔去。今日的军校场显得格外热闹和壮观,蒙恬、章邯、王贲、李信四位将领在此训练军阵操练。只见这四位将领各自带领着 500 名威风凛凛的大秦锐士,他们整齐地排列成军阵。这些大秦锐士们身披重甲,那厚重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仿佛坚不可摧的堡垒;他们手中紧握着长戈,那锐利的矛头仿佛要刺破苍穹;他们的腰上悬着利剑,那冰冷的剑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他们的背上还挎着弯弓,犹如蓄势待发的雄鹰。整个场面看上去杀气腾腾,让人不寒而栗。
演练即将开始,硕大的军校场上战鼓如雷般齐鸣,那激昂的鼓声仿佛要震碎天地。蒙恬大声说道:“今日我和王贲为攻方,李信和章邯为守方,可行否?”他的声音犹如洪钟,充满了威严和自信。李信眨眨眼睛,调皮地说道:“蒙将军都这样说了,有何不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章邯则静静地看着蒙恬,心中暗自思忖道:“这是在培养自已?”他在心中默默念叨着,“俗话说,与高人不能失之交臂,这么好的练习机会,平时是遇不到的。这三位将军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自已初出茅庐,还是要用心体会才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和经验的渴望,仿佛要把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在那广阔而威严的军校场上,两方军阵如同钢铁长城般稳稳地摆好了状态,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激烈战斗的即将开始。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众人定睛一看,就见一名身材略显单薄的小孩骑着一匹雄健的战马,如同疾风般来到了军校场。这小孩手中紧紧握着一根长长的戈,他的脸庞还带着几分稚嫩,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远超年龄的坚毅与果敢。他来到蒙恬等将领面前,翻身下马后,恭敬地躬身施礼,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我是公子扶苏的妻妾的表弟项羽。听我恩公大哥说,这里是扶苏公子的府邸的军校场。我想和几位大哥学学军事上的操练,不知同意否?”说罢,项羽抬起头来,用那充满求救与期盼的眼光直直地看向章邯,就像一个渴望得到认可的孩子。
章邯在心中暗道:“自已欠了对方一个人情,索性今天帮他一把。”于是,他毅然站出队列,大声说道:“蒙大哥,王大哥,李大哥,这孩子在军事上颇有天分,不如今日就带着他领略领略我大秦军队的精髓。”蒙恬转头看向项羽,就见这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身材结实而健壮,那一双眼睛犹如明亮的灯盏,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手中紧紧握着的长戈也仿佛与他融为一体,还真有那么几分军人的模样。蒙恬微微点头,说道:“我大秦从来都是进攻,或者说以攻为守,今就和本将在一起,让你这孩子领略下大秦军队的精髓。”
在那辽阔而庄严肃穆的军校场上,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般倾洒而下,映照出一片熠熠生辉的景象。蒙恬微微扭头,看向今日的值日官,他的眼神坚定而威严,犹如一把利剑,大声说道:“给这孩子拨五百大秦锐士,让他亲自统领。”值日官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但他旋即回过神来,立刻恭敬地遵命行事。
很快,五百名威风凛凛的大秦锐士便被划拨到了项羽面前。这些士兵们看着眼前这个尚显稚嫩的小孩,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好笑,然而军令如山,他们丝毫不敢怠慢,一个个挺直了身躯,宛如钢铁铸就的雕塑。
项羽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这 500 名军士面前,他的个头虽小,但那小小的身躯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挺起胸膛,目光如炬,大声说道:“我虽然年幼,今日能有幸领略大秦军队的雄伟,更有幸和几位秦军的大将在一起。各军士听令,以我手中长戈为旗帜,我冲在哪里,你们就跟我在哪里。如果说我倒下了,你们可以选择继续冲锋,也可以选择自行离开战场,可行否?”尽管项羽年龄尚小,但他那与生俱来的豪迈气质就那样摆在那儿,仿佛一团炽热的火焰,给这些军士带来一种强烈而激烈的冲动感觉。军士们齐声高呼:“愿听小将调遣!”那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军校场上空回荡。
王贲转头看了看蒙恬,只见蒙恬目光深邃地望向项羽,意味深长地说道:“先不说军阵操练,就看这孩子气质就不同凡响,未来稍加磨练,也是一位军中的将才。”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期待,仿佛看到了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
说罢,值日官挺直了身躯,面色凝重而坚毅,他紧紧握着那面象征着指挥与权威的令旗,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随着他猛然地挥动令旗,仿佛是在奋力拨开战争的迷雾,一场激烈的操练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只见蒙恬和王贲端坐在中军,他们犹如两尊沉稳如山的巨神,身上散发着威严与自信。蒙恬那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久经沙场的睿智与果敢;王贲则神色严肃,目光冷峻地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前军、中军、后军如同一台精密运作的机器般有序地开始展开攻击。大秦的进攻策略一直以来都是犹如钢铁般坚固,盾牌兵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紧密地排列在前,他们手中的盾牌相互连接,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防线。其后的弓箭兵犹如一群隐藏在暗处的猎鹰,伺机而动,他们身姿矫健,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再往后的弩兵则是严阵以待,他们手中的弩散发着致命的威胁,那冰冷的金属质感让人不寒而栗。
随着战斗的开启,弩兵们先是发动了一轮如疾风骤雨般的弩箭齐射。无数的弩箭如飞蝗般呼啸而出,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密集的箭网,带着死亡的气息向敌人笼罩而去。当接近敌人时,弓箭兵和弩兵默契地抵近射击,他们精准地瞄准目标,每一支箭、每一支弩矢都尽可能地对对方造成最大的伤亡,让敌人在这密集的攻击下纷纷倒下。再靠近一些,便是长戈兵如潮水般向前奋勇攻击,他们手中的长戈闪烁着寒光,如同一条条凶猛的毒蛇。这些长戈兵勇往直前,毫无退缩之意,因为大秦军队向来都有着誓不后退的钢铁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如同燃烧的烈焰,照亮了整个战场。
而另一边,李信和章邯两人作为守方,虽说是守,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着进攻。因为大秦从来没有说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防守,向来都是以攻为守,用进攻来瓦解敌人的攻势。双方在这片军校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士兵们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波澜壮阔的战争交响乐,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在蒙恬那饱经沧桑的眼里,项羽还仅仅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罢了。他也并未将太多的心思放在这个孩子会如何操练之上。
然而,就在这战场上的战斗正进入到白热化的酣畅之际,只见那英姿飒爽的项羽,手提那杆长长的、闪烁着寒芒的戈,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般骑在那雄健的战马上。他那伟岸的身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头乌黑的长发随风舞动,犹如张扬的战旗。他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宛如一位无可匹敌的无畏勇士。他张开那如洪钟般的嗓门,大声喝道:“有愿意建功立业的,随小将往前冲!”那声音仿佛具有穿透一切的力量,在整个战场上回荡。说罢,项羽宛如一头被激怒的雄狮,猛然挥动手中的长戈,那长戈在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弧线,犹如一道犀利的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疾驰而去。那五百名大秦锐士在项羽这强大的感召下,眼神中顿时燃起了炽热的火焰,他们毫不犹豫地紧紧跟随其后,直接向前发起了勇猛的攻击。一时间,李信和章邯的军阵就如同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被这雷霆般的冲击打得阵脚大乱。
此时,蒙恬那敏锐如鹰隼的目光即刻察觉到了这难得的有机可乘。他那饱经战火洗礼的脸上闪过一丝果决,毫不犹豫地抬起手臂,果断地指挥自已的军队如潮水般往上压去。一时间,李信和章邯的部队就如同被汹涌洪水冲垮的堤坝一般,在这来势汹汹的攻势面前显得那般脆弱,难以抵挡这汹涌澎湃的冲击。,虽说他们的部队没有完全溃败,但那败局已然如阴云般笼罩,注定无法逆转。
夕阳的余晖如金纱般洒落在宽阔的校场上,训练刚刚结束,蒙恬、王贲、李信、章邯,再加上还是少年模样的项羽,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训练的效果。
蒙恬微微眯起双眸,望向远方,缓缓说道:“作为统帅者,一定要稳稳地居中军,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岳,只要统帅不乱,底下的士兵便能如同精密的齿轮般有条不紊地进攻或者撤退。”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王贲紧接着道:“倘若我是统帅,进攻时切勿计较一兵一卒的得失,应当以迅猛如雷霆之势攻击对方为主,这般才是进攻的精髓所在。”说这话时,他目光炯炯,带着一种决然的气势。
蒙恬略作迟疑,继而说道:“李信将军虽说英勇无比,好似那出山的猛虎,但在统领士兵的时候,进攻有余,侧翼防守却略显不足啊,这个李将军日后定要稍加注意,否则在战场上战况瞬息万变,倘若因为防守的疏忽而发生战场失控,那便极易出现败势。”
李信重重地点头道:“当年攻打楚国,正是因为防守不足,被对方钻了空子。一时间,20 万秦军……”说到此,李信的眼眶渐渐泛红,长叹一声道:“那可是 20 万条鲜活的生命啊。”
李信说到伤心处,章邯轻轻地用手碰碰李信,李信拿眼睛瞟了一下项羽,心中暗忖:“这孩子可是楚人,当着他的面说这些话反倒不妥。”
而项羽听了,只是装作没听见,心中暗道:“在人家的地盘,自已还是低调行事为好。”他的脸上依旧平静如水,只是那微微握紧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些许不平静。
夕阳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缓缓铺开,将天边染成了一片橙红色,余晖如金粉般洒落在校场上。此时,蒙恬又转头看向项羽,皱着眉头严肃地说道:“你这孩子,操纵军队简直如同儿戏一般啊!怎么如此喜欢耍英雄主义?为帅者,应当稳稳地坐稳中央,像那掌控棋盘的棋手一样,对一切调度有序,进攻和防守都要全然在你的掌控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啊。怎么可以一人单枪匹马,像个毫无智谋的莽夫一样直接就去冲阵呢?”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和担忧。
如果对方的实力远远弱于你,你这样莽撞地冲撞,效果确实可能极好,可如若对方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帅,就凭你刚才的打法,很有可能就会被引入死地,慢慢地被对方消磨至死啊。你好好想一想自已的不足之处。”
项羽听后,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道:“嘿嘿,我现在还是个孩子呢,主要是以学习锻炼为主嘛。可是在我的骨子里呀,我还是喜欢带着士兵,身心如同坚硬的石头一般,勇往直前地冲上去。”说着,他还握紧了拳头,仿佛在展示自已的决心。
蒙恬看着项羽,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你这孩子,勇气倒是更佳啊。”他的眼神中既有对项羽的欣赏,又有一丝隐隐的担忧。
残阳如血,将辽阔的校场染成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仿佛是历史的血迹在余晖中闪耀。历史上的项羽,的确每逢大战便如一头勇猛的雄狮,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带领着一众热血激昂的士兵,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杀向敌阵。
只是,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中,项羽确实未曾与蒙恬有过真正的交锋。倘若项羽真的遇到蒙恬,那或许真的是凶多吉少。毕竟蒙恬威名赫赫,是那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章邯静静地看着面前的蒙恬、王贲和李信这三位将军,心中暗自思忖道:“据说,李信将军指挥军队作战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在战损达到四成的时候才会选择撤退。王贲将军呢,在作战失利的情况下,战损达到五成时,才会考虑撤退。而蒙恬,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哪怕战损在七成的时候,他也会坚决不退,这也正是蒙恬能在这三位将军当中高居榜首的原因啊。”
历史上,蒙恬曾带领着 30 万大军在北方与匈奴展开激战。那第一战,便如雷霆万钧之势打垮了匈奴;第二战,更是彻底击溃了匈奴的主力,迫使匈奴如丧家之犬般逃亡遥远的北方。
项羽默默地看着面前的这四位将军,心中暗道:“打仗,靠的就是那股子勇气,就是将帅要给士兵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哪有稳居中央畏缩不前的道理,这分明就是害怕敌人不敢上前。于我而言,我就喜欢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地冲阵。”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不羁,仿佛对自已的信念无比执着。他微微握紧了拳头,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战场上展现自已的勇武。而此时的他,心中既有对这些将军的敬佩,又有着自已独特的想法和坚持。
那辽阔的校场之上,如血的残阳如同一层浓稠的红纱,将整个场地笼罩其中,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壮。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历史上,项羽仅以两万楚军要与秦国的 20 万军队进行那生死之战。尽管在那一日历经了九战,最终残胜了秦军,但客观来说,其中缘由诸多。其一,当时的秦军已围攻赵国长达三个月之久,却久攻不下,士气已然低迷,妥妥的是一支疲劳之师;其二,项羽与秦军作战之时,战场周围竟有五十万的六国联军虎视眈眈,这迫使秦军不得不分出兵力去应对侧翼的威胁;其三,当时的将领王离在操控军队方面,与他的父亲王贲以及蒙恬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秦军在那一天当中,竟九次被项羽击败,这支在历史上曾威名远扬的长城军团,也彻底地被项羽打断了脊梁,以至于后来被项羽残忍地全部坑杀。
项羽凝望着这四位秦国将领,心中不禁感叹着他们指挥军队的卓越能力。他站起身来,恭敬地躬身施礼道:“感谢四位大哥教诲我等如此精妙的军事本领,项羽在此谢过。表姐喊我还有事,我就不在此逗留了,有空咱们再聚。”说罢,项羽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感慨,他轻轻说道,然后缓缓退了几步,接着扭身快步去找他的表姐芈萱去了。他的步伐坚定而又急切,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去追寻属于他自已的故事。而此时,他的心中既有对过往历史的思索,又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在那辽阔而略显苍凉的校场上,残阳如血,将天边染得如同一幅悲壮的画卷。天地间仿佛弥漫着一种古老而厚重的气息。
蒙恬遥望着项羽远去的背影,那挺拔如松的身影渐行渐远。他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开口说道:“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已露出了这般不凡的军事天赋。倘若将来成为咱们的敌人,那必然会成为咱们的心头大患啊。可若能将他收为我的帐下,让他作为一名大将,那必定能功成名就,建立一番辉煌功业。”蒙恬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与思索。
王贲的目光紧紧盯着项羽离去的方向,脸色阴沉,紧接着说道:“如若他将来是我的敌人,那不如现在就趁他年纪尚小,直接取了他的性命,以绝后患,如何?”他说这话时,脸上满是狠厉之色,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李信转头看向章邯,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说道:“这事就交给章邯兄弟处理,如何?”
然而,蒙恬却抬手拦住,一脸郑重地说道:“这个项羽是公子妻妾的表弟,也算是外戚,咱们还是不要轻易动手为好。毕竟我大秦国力昌盛,如日中天。只要咱们的军队还在,大秦就稳如磐石。更确切地说,只要大秦的国君不出现昏君,大臣们能够正常运作,我大秦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都是,我大秦的军队能征善战,只要后勤能够得到保证。别说是这一个项羽,就算是六国后裔全部复活又能如何?照样把他们统统灭得干干净净。”蒙恬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自信与豪情。
随后,四人便开始喝酒聊天,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畅想着未来如何能够建功立业,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留下属于自已的辉煌篇章。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蹙眉沉思,校场上回荡着他们豪迈的声音和爽朗的笑声。
在那宽阔而略显寂寥的校场上,残阳如血般倾洒,将一切都染成了红彤彤的颜色,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悲壮的氛围。
王贲皱着眉头,面容严肃,望着远方说道:“大秦统一六国之后,天下太平,我们这些军人是不是就没有用武之地,是不是就要解甲归田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和迷茫,同时目光不自觉地转向身旁的蒙恬。
蒙恬听后不禁哈哈笑道:“你呀,应该经常去找找你的妹妹,了解咱们公子的军事策略。说起北方匈奴,始终是我大秦的隐患,早晚都要打一仗,只是早打晚打的问题。公子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北方匈奴的事宜,当今的皇上也主张把匈奴一战而灭族,以后有的是仗让我们去打。”蒙恬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他与王贲并肩而立,两人的身影在夕阳下仿佛浑然一体。他们是一同经历过无数战火洗礼的亲密战友,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默契。
王贲也跟着笑道:“如若去北方,蒙将军带上我,咱们两个搭伴,真是如虎添翼。”说着,他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看向蒙恬的眼神中满是信任和依赖。
蒙恬打趣地笑道:“那谁是虎?谁是翼?”
王贲哈哈大笑起来,抬脚轻轻踢在蒙恬腿上,大声道:“虎不虎翼不翼,咱们都是大秦的将军。”他的动作洒脱而豪迈,心态轻松而愉悦,与蒙恬之间的互动自然而随意,尽显两人关系的熟稔。
这时,李信看着蒙恬和王贲,有些急切地问道:“我还有没有出头之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和渴望。
蒙恬再次笑道:“李将军将来也会有安排,放心,还有这位章邯兄弟,将来公子也会重用,只是现在公子还没有找你们谈话。”蒙恬说话时,眼神温和地看向李信和章邯,仿佛在安抚他们的情绪,而王贲则在一旁微微点头,与蒙恬一同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他们这一群大秦的将军们,在这校场上共同憧憬着未来,虽然有着各自的心思,但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对国家的忠诚始终将他们紧紧相连。
夕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色彩。项羽手持那杆闪着寒光的长戈,迈着有力的步伐,兴致勃勃地朝着表姐芈萱的住所归去。他那高大挺拔的身躯在余晖中拉出长长的影子,坚毅的脸庞上满是急切。
来到芈萱门口,项羽大声喊道:“表姐回来了。”然而,喊了一声后,四周却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回应。项羽皱起浓眉,心中暗自思忖道:“表姐去哪了?”带着满心的疑问,他脚步匆匆地转身,决定去找自已的恩公大哥扶苏。
当他踏入扶苏的寝殿时,却惊异地看到芈萱正和扶苏在亲密地说着话,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静静地坐在那里。项羽定了定神,小声说道:“恩公大哥,表姐,我回来了。”
此时,坐在扶苏旁边的女孩将目光转向项羽,眼中闪过一抹亮色,开口道:“这位小哥好生帅气,我在这里无聊,咱们俩去外面玩吧。”项羽一听,顿时有些窘迫,心中暗自嘀咕道:“这是哪来的孩子,这么主动就要让我陪她玩耍?”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手中紧握着长戈,不知该如何回应。
那是一个阳光柔和且温暖地洒落在庭院的日子,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这片天地增添了一抹静谧与安宁。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爽,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什么秘密。
在这宁静的庭院中,扶苏面带温和的笑容,犹如春日暖阳一般,他目光柔和且亲切地看着项羽,缓声说道:“这个女孩,是我的妹妹赢阴曼。”他说话时的语气极为轻柔,仿佛怕惊到了周围的一切。
接着,扶苏又转过头,看向赢阴曼,眼神中满是宠溺,他用那如潺潺流水般温和动听的声音耐心地说道:“这个就是我经常给你提起的喜欢举鼎的项羽。”
赢阴曼睁着一双灵动如宝石般的大眼睛,好奇地上下打量着项羽,那眼神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她微微歪着头,脆生生地说道:“听大哥说你喜欢举鼎,正好我大哥的院子当中有几个大鼎,你举鼎让我看看行否?”她那娇俏可人的模样,就像一只活泼的小燕子,说话时还俏皮地眨了眨眼睛,脸上带着纯真的期待。
项羽一听,顿时满脸通红,像一只煮熟的虾子,大窘道:“好……好……好……好。”他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心中犹如有一头小鹿在乱撞,紧张得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扶苏这时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看向芈萱,打趣地说道:“你的弟弟,平时说话不是很利索吗?怎么遇到我的妹妹说话都变的口吃了?”扶苏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好看的弧度,眼中满是揶揄之色。
芈萱用衣袖捂着嘴,轻笑一声,那清脆的笑声仿佛银铃般悦耳,她眼眸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脸上满是调侃的神情,说道:“不瞒夫君,我的弟弟看到漂亮的女孩,特别是他喜欢的那种女孩,就会变得口吃,从小到大都是这个毛病。”芈萱边说边轻轻摇了摇头,似乎在回忆着过往的趣事,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宠溺和无奈。“我的弟弟刚开始在我身边时,在我面前也是口吃的厉害,只是后来知道我是他表姐,嘴巴才变得顺溜起来。”她说话时,那微微摆动的衣袖仿佛也在诉说着他们之间的故事。而此时的项羽,心里既害羞又有些懊恼,暗自责怪自已怎么这么不争气,在这种时候出丑,他的脸上火辣辣的,眼神都有些飘忽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