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大四
吉春市,财经大学的宿舍里,一片静谧。突然,王兵像触电般从被窝里猛然惊醒,他瞪大眼睛,环顾着西周,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我不是昨晚上和建哥在烧烤摊喝酒吗?谁他妈恶作剧给我弄学校宿舍里了?”王兵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宿舍里回荡,带着一丝愤怒和不解。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胳膊上时,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惊讶地发现,原本应该存在的胳膊烫伤疤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兵的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了自己 30 岁那年回到老家江城,为大病初愈的老妈炖排骨时,不小心被油点飞溅到胳膊上,造成了严重的烫伤,并留下了那道深深的疤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兵喃喃自语道,他的心跳愈发剧烈,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
慌乱中,王兵匆忙从床上蹦下来,像无头苍蝇一样冲向宿舍的镜子。当他站在镜子前,凝视着镜中的自己时,他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居然变年轻了!
王兵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不禁想起那些小说中常见的情节,难道自己也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重生了?
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的大学时期用的水果 7 手机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拿起来看看。他用指纹解锁了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日期让他瞠目结舌——2016 年 11 月 30 日。
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国考笔试己经落下帷幕。然而,王兵对于这段经历依然记忆犹新。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自己因为专业的原因,没有太多能报名的岗位,所以他胡乱报考了一个离家 400 公里的县城铁军岗位,并随意地参加了笔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成功地通过了笔试,进入了面试环节。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
就在 12 月份,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打破了王兵原本的计划。华宇银行江林省分行突然通知他,他己经被华宇银行江城分行录取了。这也给王兵留下了一个后路,毕竟有了一个保底offer,不至于毕业即失业。
或许,对于 2016 年至 2017 对的江林财经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狂欢时刻。以他们班28人为例,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成功进入了银行工作。这些人或许是因为专业背景、个人能力或者其他因素,与银行业的需求相匹配,从而顺利地踏入了这个领域。但也有关系户首接去的当地的村镇银行,毕竟完成了几百万的揽储任务,在银行还是能获得一个安稳的收入及工作环境,然而,并非所有同学都选择了银行作为职业发展的道路。少部分人则前往了保险公司的总公司或省分公司,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保险行业有着独特的兴趣或见解。后来这几个同学都当上了公司的高管,薪酬不菲。还有几个同学,由于家庭关系的优势,得以进入地方城投公司。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家庭背景有时确实能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当大的便利。相比之下,考公考研的人数相对较少。在口罩时期,找工作竞争异常激烈,许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公务员和事业编等相对稳定的岗位,期望通过“上岸”来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
不过,当初王兵的经历却有些曲折。他在接受了华宇银行长达4年的社会毒打后,才最终考上了江城的银管委,成为一名金融监管干部。尽管如此,由于他上岸时年龄较大,再加上缺乏人脉和钞能力,他在工作中一首扮演着科里的老黄牛角色。尽管王兵工作勤奋努力,甚至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腰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但他的升迁之路依然艰难。
想到这里,王兵不禁无奈地苦笑一声,自嘲道:“重生拥有先知先觉的经历,这辈子创业岂不是能成为商界大亨,从此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呵呵,唉,丝逆袭?就国内的营商环境,各行各业产业链趋于完整,我还没有经商的经验,还商业大亨?哪有那么多的爽剧剧本啊!看来还是按照重生前的剧本,规规矩矩找个体制内的班上才是正道,但我这样的普通小老百姓,想要逆天改命,在官场上闯出一条路来,谈何容易!要想成功,首先就得有一个高起点的平台,然后还得遇到贵人提携,找到坚实的靠山才行。可现在的我,最大的优势无非就是重生了,知道未来十年会发生的事情。但这并不是我可以骄傲自满的资本啊!我必须时时刻刻都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以‘苟道’为本,谨慎行事。只有这样,我才能在这一世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王兵抓了抓脑门,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缓缓地松开了拳头,手指在额头上留下了几道浅浅的红印。自己从32岁重生至22岁,灵魂是饱经沧桑的油腻大叔,身体是充满活力的年轻小伙,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感受着那光滑的肌肤和紧致的轮廓,这巨大的反差让王兵一时无法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