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梨第三次核对了电脑记录,后背爬满冷汗。
23:57,内科诊室。
患者姓名:叶小花。
年龄:8岁。
症状:高热39.5℃,扁桃体化脓。
问题在于——诊所儿科夜间停诊,而且监控显示,这个时间段根本没有患者进入。
"又来了?"值夜班的陈医生端着枸杞茶晃过来,瞥见屏幕后笑容凝固,"见鬼,这礼拜第三次了。"
唐梨的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发抖。作为医学院刚毕业的实习生,她还没学会像陈医生那样对灵异事件熟视无睹。
尤其当翻看历史记录时,这个"叶小花"从三年前就开始定期出现,最近频率越来越高。
"别管了,就当系统故障。"陈医生把茶重重搁在桌上,枸杞溅出来像细小的血点,"反正明天信息科..."
"叮咚"。挂号打印机突然自动吐出一张纸条。
23:59,急诊外科。
叶小花。
主诉:右腕骨折,伴皮下出血。
唐梨猛地站起来,撞翻了椅子。打印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继续吐纸,一张接一张,很快在地上铺成惨白的小路。
所有挂号单都是"叶小花",时间跨度从午夜到凌晨三点,科室覆盖全诊所。
"操!"陈医生摔了茶杯,掏出手机拨通保安室,"老赵!查查三楼儿科有没有人!"
对讲机传来沙沙的杂音:"儿...科...锁着...等等!"老赵的声音突然扭曲,"走廊监控...有个白影子在...在爬..."
唐梨抓起手电筒冲向楼梯间。她不信邪,更不信三年来几十个夜班医生都选择沉默的"系统故障"。
手电光扫过三楼儿科诊室的门牌时,金属牌反射出蛛网状的裂纹——就像被什么重物撞击过。
"叶小花?"唐梨对着空荡荡的走廊轻唤。回应她的是一阵窸窣声,来自走廊尽头的储物间。
储物间门缝下渗着水渍。唐梨推开门时,霉味混着奇怪的甜腥气扑面而来。
手电光照出墙角一堆发霉的玩具,最上面是个脏兮兮的兔子玩偶,右耳朵用红线歪歪扭扭缝着"叶小花"三个字。
"2019年12月的旧物。"陈医生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份泛黄的病历本,"暴雨夜有个流孩死在诊所后门,当时我值班。"
他翻开病历,夹页里掉出张照片:警戒线围着个瘦小的身影,右手腕不自然地扭曲着,身边散落着几盒药。
唐梨捡起照片,突然触电般缩回手——照片背面粘着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上凝着褐色的污渍。
"当时监控坏了,只拍到孩子爬进储物间的画面。"陈医生声音突然压低,"但诡异的是,药房记录显示那晚确实少了退烧药和绷带..."
楼下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巨响。他们冲回一楼时,药房玻璃门碎了一地,柜台上整整齐齐摆着三盒儿童退烧药和一卷纱布。
监控屏幕雪花点中,隐约有个矮小身影正从挂号窗口爬出去。
唐梨追到后门,暴雨如注。泥地上有两行脚印,大的套着胶鞋,小的赤足。
她顺着脚印走到围墙豁口,在杂草丛里摸到个生锈的铁盒,里面装着半本被水泡烂的日记:
"12月16日,弟弟又发烧了。王阿姨说诊所后门坏锁了,但要小心保安..."
"12月17日,找到药了!但摔了一跤,手腕好痛..."
最后一行字被血迹晕开:"弟弟别怕,姐姐马上..."
雨幕中传来细微的啜泣声。
唐梨拨开灌木,看到围墙根下摆着个小土堆,上面插着半截铅笔和几个空药板。土堆前的易拉罐里,三根蚊香烟袅袅升起。
"她不是来挂号的。"唐梨浑身发抖,"是来拿药的。"
陈医生的手机突然响起,保安老赵发来一段视频:午夜12:30的监控里,药架上的药品正自己移动,排列成三个歪扭的大字——"找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