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6日,墨尔本的初春带着丝丝凉意,童浩林的小舅舅童振宇站在自家食品集团总部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街道,手机贴在耳边认真聆听着侄子的叮嘱。电话那头,童浩林的声音沉稳有力:“小舅舅,新能源和芯片是未来的大势,现在布局正当时。您在澳洲根基深厚,完全可以抢占先机。”
童振宇微微皱眉,着下巴思索:“浩林,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新能源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芯片领域更是技术门槛极高,贸然进入风险不小。”
“舅舅,风险与机遇并存。”童浩林调出全球能源市场数据,继续说道,“您看,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各国都在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澳洲光照充足,风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至于芯片,我们可以先从封装测试环节切入,再逐步向设计研发延伸。我这边的星达信息科技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这时,舅妈林淑云端着热茶走进办公室,听到对话内容后也来了兴致:“振宇,浩林说得有道理。咱们家的食品集团和金融贸易虽然稳定,但也要居安思危。而且,这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个锻炼的好机会。”
童振宇点点头,心中己然有了盘算:“好,听你们的!我明天就召开董事会,讨论新能源项目的可行性。对了,你堂弟童浩轩和堂妹童雨昕今年也28岁了,是时候让他们参与家族企业的核心事务了。”
童浩林欣慰地笑了:“正是此意!浩轩在悉尼大学学的是金融,雨昕主攻食品工程,让他们分别负责金融板块和食品集团的创新业务,再合适不过。等新能源和芯片项目启动,也能让他们挑大梁。”
挂断电话后,童振宇立刻召集家族成员开会。宽敞的会议室里,堂弟童浩轩西装革履,眼神中透着精明与自信;堂妹童雨昕扎着利落的马尾,手中拿着厚厚的行业调研报告。当童振宇宣布进军新能源和芯片领域的计划时,兄妹俩瞬间来了精神。
“爸,我早就关注到新能源市场了!”童浩轩激动地说,“我整理了一份投资分析报告,澳洲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力度很大,我们完全可以先在维多利亚州建一座太阳能电站,作为试点项目。”
童雨昕也不甘示弱:“我觉得食品集团可以研发一些健康、环保的新产品,比如植物基食品,既能顺应健康消费趋势,又能和新能源业务形成品牌联动。”
童振宇满意地看着儿女,心中满是欣慰:“好!你们年轻人思维活跃,就按你们说的办。浩轩负责新能源项目的融资和落地,雨昕主导食品集团的创新研发。遇到问题,随时和你表哥浩林沟通。”
接下来的日子里,童家在澳洲的产业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童浩轩频繁奔走于各大金融机构,凭借出色的谈判能力,成功获得了澳洲联邦银行的巨额贷款;童雨昕则带领团队日夜攻关,与悉尼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系列低卡、高营养的植物肉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捧。
而在新能源领域,维多利亚州的太阳能电站项目进展顺利。工地上,童浩轩戴着安全帽,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环节。当第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缓缓升起时,他激动地拨通了童浩林的电话:“哥,项目正式启动了!等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5000万度,相当于减少4万吨碳排放!”
童浩林在电话那头笑道:“干得漂亮!记住,安全第一。对了,我这边安排了星达的工程师团队,下周就飞澳洲,协助你们解决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童雨昕的创新食品业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她推出的“GreenBite”植物肉品牌,不仅在澳洲各大超市上架,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远销亚洲市场。在新品发布会上,童雨昕自信地向媒体介绍:“我们的产品不仅美味健康,生产过程还采用了新能源电力,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
2004年的深秋,墨尔本的枫叶红得似火。童家老宅的花园里,童振宇、林淑云夫妇与儿女围坐在餐桌旁,庆祝家族企业转型的阶段性胜利。远处,童浩轩和童雨昕正在讨论下一个项目计划,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童振宇望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家族的事业,正如同这秋日的枫叶,在变革中焕发新的生机,而新一代的童家人,也必将在商海中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