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1日,香港中环的维多利亚港畔,阴云密布。向家大宅内,20多岁的向华强攥着最新的股票报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向氏家族企业的股份市值在短短一周内暴跌70%,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一定是英国人搞的鬼!"向华强将报表摔在檀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茶水西溅,"上周他们突然修改航运条例,限制我们的货轮进出港口,现在股价就崩盘了!"
向华强的父亲,那位曾在军阀时代叱咤风云的老人,此刻正靠在雕花躺椅上,剧烈咳嗽着:"儿啊,英国人向来见不得华人做大......"话音未落,书房的电话突然响起。
"向先生,我是史密斯。"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傲慢腔调的英语,"听说向氏遇到了些麻烦?我们大英资本可以伸出援手,不过......"史密斯停顿片刻,"您得让出深水埗那块黄金地皮。"
向华强一把夺过电话:"做梦!向家的地,谁也别想拿走!"他愤怒地挂断电话,眼中满是不甘与仇恨。
与此同时,新加坡星宁集团总部,沈知意坐在90层的总裁办公室内,盯着墙上的香港地图若有所思。沈宁抱着一摞情报文件快步走进来:"大姐,向氏家族的困境果然是英国人的手笔。但更有意思的是......"她推了推金丝眼镜,"那个和英国人狼狈为奸的军阀后代,暗中与A国情报机构也有往来。"
沈知意转动翡翠扳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箭双雕的好计谋。借英国人之手打压向氏,再让向家把仇恨记在英国头上,坐收渔利。"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通知港城的霍伯伯,让他放出风声:向氏股份暴跌,是因为内部有人私通A国,企图出卖香港利益。"
"离间计?"沈宁眼睛一亮。
"不错。"沈知意点头,"向华强年轻气盛,又出身军阀世家,最恨背叛。这把火,足以让他和那个军阀后代反目成仇。"
消息很快在香港的商界和黑道传开。向华强坐在家族祠堂里,听着手下汇报的传闻,脸色阴沉得可怕。"去查!"他猛地一拍桌子,"给我查查那个军阀后代,最近是不是和A国人走得很近!"
三天后,向华强得到了确切消息:那个军阀后代不仅与A国情报机构频繁接触,还秘密转移了大量资产到海外。怒不可遏的向华强带着一众手下,首接闯进了对方的宅邸。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向华强揪起军阀后代的衣领,"竟然想把香港的利益卖给A国人!"
军阀后代却冷笑着挣脱:"向华强,你以为自己很清白?沈知意暗中支持李嘉诚,打压我们这些老牌家族,你敢说和她没关系?"
这番话让向华强一愣。他确实知道沈知意与李嘉诚的合作,但从未将其与家族的困境联系起来。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英国警察闯了进来。
"向先生,有人举报你非法拘禁。"领头的英国警长皮笑肉不笑地说,"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向华强被带走的消息迅速传遍香港。沈知意在新加坡得知此事后,立即让沈宁联系国际媒体,将英国警察粗暴执法的画面曝光。《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纷纷报道此事,舆论瞬间倒向向氏家族,谴责英国殖民当局的霸权行径。
而在香港的监狱里,向华强收到了一封神秘信件。信中只有一行字:"若想翻盘,与沈氏合作。"他攥着信纸,想起沈知意在商界的传奇手段,心中渐渐有了盘算。
沈知意的离间计成功了。向氏家族与军阀后代两败俱伤,英国人陷入舆论漩涡,而那个企图坐收渔利的A国势力也暴露了行踪。更重要的是,向华强出狱后,主动找到了霍伯伯,表示愿意与沈氏集团合作。
"沈小姐,向华强想见您。"霍伯伯在电话里说。
沈知意望着窗外的新加坡夜景,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告诉他,我在星宁集团恭候大驾。香港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这场精心策划的离间计,不仅改变了香港的商业格局,更让殖民者和外来势力看到了华人资本团结的力量。而沈知意,这位商界奇女子,正以她的智慧和谋略,在殖民统治的阴影下,为华人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