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10日,南洋的阳光透过沈氏家族企业总部90层的落地窗,在抛光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菱形光斑。沈知意身着烟灰色真丝西装,指尖轻点桌面的全息投影,随着她的动作,"星光影视公司"六个鎏金大字在空气中缓缓旋转,下方跳动的股票曲线稳稳攀升至852亿新币。
"沈总,全球各地的艺人经纪公司己经收到合作邀约。"秘书抱着水晶数据板,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好莱坞的老牌经纪人甚至开出私人飞机,要带旗下明星前来洽谈签约。"
沈知意转动着翡翠扳指,目光扫过办公桌上摊开的演员名单。当她的视线停留在"李小龙"三个字时,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微笑——三天前,这位功夫巨星刚在浅水湾别墅签署了终身合作协议。"告诉宣传部门,"她对着对讲机说道,"重点宣传我们的'双薪计划',片酬、工资、奖金全部翻倍,再加上电影票房分红。"
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全球演艺圈。在香港,邵氏影城的演员们私下传阅着星光影视的合同条款,有人激动得彻夜难眠;在日本,东宝株式会社的艺人们看着高出传统薪酬一倍有余的报价单,纷纷向公司提出解约申请。而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商讨如何应对这个来自东方的影视新贵。
沈知意却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领域。她调出卫星地图,将光标锁定在遥远的京城。在那里,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正跟着武术教练刻苦练习基本功——他叫李连杰,未来将成为享誉世界的功夫巨星。"联系国内的秘密联络人,"她对着加密电话说道,"密切关注这个孩子,定期将他的训练视频传过来。"
与此同时,星光影视公司的签约大厅内,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们排起了长队。当一位欧洲知名影星接过签约笔时,他忍不住问道:"沈小姐,如此丰厚的待遇,您的盈利点在哪里?"
沈知意身后的全息屏幕突然切换成电影产业链图:"传统影视只关注票房收入,而星光影视要打造的,是横跨电影、电视、音乐、衍生品的立体商业帝国。"她轻点屏幕,"比如李小龙主演的《龙争虎斗》,除了全球票房,我们还将开发游戏、玩具、主题公园......这些衍生收入,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
在港城,向华强坐在向氏集团的会议室里,看着星光影视的招股说明书。"沈知意这步棋太狠了,"他将文件扔在桌上,"高薪挖角、创新商业模式,连我们这些老牌影视公司都措手不及。"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或许,这正是向氏转型的契机。"
三天后,向氏集团宣布与星光影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功夫题材电影。消息一出,两家公司的股票应声大涨。而在新加坡,沈知意正在主持星光影视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当记者问及是否会涉足大陆市场时,她举起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清末年间沈氏先祖开设的戏园子。
"从百年前的戏台到如今的影视帝国,"她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星光影视的根,始终在东方。我们不仅要拍出震撼世界的电影,更要让全球看到,东方文化的魅力无可阻挡。"
发布会结束后,沈知意收到了国内传来的最新视频。画面中,七岁的李连杰正在练习腾空侧踢,虽然身形稚嫩,但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她将视频拷贝进特制的保险箱,那里还存放着李小龙的绝密训练资料、梅兰芳的戏服手稿——这些,都是她为打造"东方影视黄金时代"埋下的种子。
老式电报机突然发出"滴滴"声,是沈宁从纽约发来的加急电报:好莱坞六大公司联合抵制星光影视,禁止旗下影院播放其出品的电影。沈知意看完后,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在回电中写道:"启动'破晓计划',我们自己建影院,从北美西海岸开始。"
夜幕降临,星宁集团大厦的霓虹照亮了滨海湾。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远处星光影视公司的巨幅广告牌——上面李小龙的剧照旁,赫然写着"下一个巨星,会是你吗?"她知道,这场影视革命才刚刚开始,而那个远在京城的七岁男孩,终有一天会踏上这片星光璀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