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沈家院门被拍得震天响。
“三弟!快开门!”
沈大实刚拔开门栓,大伯沈大富和二伯沈大贵就带着全家乌泱泱挤了进来。沈清越被吵醒,迷迷糊糊看见院子里突然多了七八个人——大伯母李氏抱着个包袱,二伯母王氏牵着堂姐沈青苗,两个堂哥沈青石和沈青林正踮脚往屋里张望。
“听说咱家小福星满月了,特地来看看!”沈大贵嗓门洪亮。
沈清越一个激灵,彻底醒了。
——这是组团来参观锦鲤了?
王秀娘连忙把女儿裹严实抱出来,沈周氏拄着拐杖往堂屋正中一坐,眼睛在两家带来的礼物上扫了一圈。
“哟,他二伯母这虎头鞋绣得真精神。”李氏抢先开口,却把自家包袱往前提了提,“不像我,就带了几块粗布,胜在厚实。”
王氏不甘示弱,一把将虎头鞋塞进沈清越襁褓:“我们青苗穿过的,带着福气呢!”
沈清越盯着鞋面上歪歪扭扭的虎须,默默缩了缩脚趾。
——这针脚,怕是老虎本虎看了都要流泪。
沈青河突然从人缝里挤进来:“妹妹该换尿布了!”
趁着王秀娘抱女儿回屋的功夫,沈周氏敲了敲烟袋:“说吧,到底啥事?”
沈大富搓着手憨笑:“娘,我们就想沾沾小侄女的福气……”
“对对对!”沈大贵接话,“听说三弟家最近顿顿有鱼?”
躲在里屋的沈清越竖起耳朵——好家伙,原来是为这个!
堂屋里,李氏和王氏己经较上劲了。
“我先抱!”
“凭啥?我送的鞋更金贵!”
两人同时伸手,差点把沈清越扯成两半。王秀娘急得首跺脚:“孩子还小,经不起折腾!”
关键时刻,沈青书默默递上一碗水:“《礼记》有云,长幼有序。”
全场寂静。
沈周氏一锤定音:“抓阄!”
两张纸条扔进碗里,王氏眼疾手快地捞起一张,展开后脸都绿了——上面画着个歪歪扭?的乌龟。
“哎呀,他二伯母手气真差。”李氏得意洋洋地抱起沈清越,突然“哎哟”一声,“这丫头咋这么沉?”
沈清越无辜眨眼——她可是故意绷紧了身子。
轮到王氏时,她刚接过孩子,突然脚下一滑。
“小心!”
电光石火间,沈青山一个箭步冲上去,单手接住了妹妹,另一只手拎住了王氏的后衣领。
沈清越安然无恙,王氏的发髻却挂在了门框钉子上,晃悠悠像个风铃。
“噗——”沈青河没憋住笑。
闹剧过后,沈周氏发话:“都回去吧,孩子要睡了。”
李氏不死心:“娘,让清越去我们家住两天呗?”
“想都别想!”老太太烟袋锅敲得梆梆响,“自家媳妇没生闺女,就来抢兄弟家的?”
沈大实连忙打圆场:“要不……让青石他们常来玩?”
沈清越看着堂哥堂姐们发亮的眼睛,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人刚走远,沈青苗就折返回来,扒着门缝小声说:
“清越妹妹,我把最爱的头花送你,你让我家母鸡多下蛋好不好?”
沈青林更首接:“帮我捡个钱袋行不?”
沈清越:“……”
——这届亲戚,路子挺野啊。
夜里,沈周氏一边给孙女洗澡一边嘀咕:
“看见没?往后有的是人想蹭你的福气。”
沈清越扑腾着水花,突然捧起一截浮在水面的桂花——那是沈青书早上新摘的。
老太太会心一笑:“还是青书懂事,知道疼妹妹。”
月光下,沈青书在《异闻录》上新添一行:
“五月廿一,亲眷来访,所求皆利。唯花香可悦妹心,记之。”
窗外,沈青山和沈青河正在比谁能把石子扔得更远。
一颗石子“啪”地打在窗棂上。
沈青书笔尖一顿,墨迹晕开成朵小花。